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02|回覆: 0

[史學] 採集狩獵時期人的身體結構特點及影響(二)

[複製連結]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10-10-11 11: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國學網――中國經濟史論壇
Tomas Berger等也指出,尼安德爾人遺留的骨骼中常有大量外傷,表明他們行獵時,常貼近大型的有蹄類動物(牛、馬等),在搏鬥中受傷。但是,還沒有證據表明他們有過度的狩獵行爲,以致引起食草動物的滅亡。反而到距今45萬年前時,歐洲的食草動物如犀牛、大型牛科動物明顯增加。這可以解釋爲當時的人口密度還很低,狩獵技術也不夠先進,只是到後來解剖學上定義爲『現代人』(Homo sapiens ) 的出現,狩獵技術改進了,狩獵群體擴大了,才對物種的生物多樣性產生大的打擊。  
    解剖學上的現代人是距今13 000~14 000年前最後一次冰河期到達美洲的,他們(指印第安人)到達美洲時),恰恰與美洲大型動物種普遍性的滅絕高峰相吻合。到冰河期末,北美洲有33個屬(或個別種)消失,包括若干個種所屬的科以及整個『目』(order ),如猛獁(mamonth )、乳齒象  (mastodons)。在南美洲的同一時期,至少有46個屬消失,包括樹猴、乳齒象、馬和各種南美洲野豬、駱駝和鹿。
    導致這些動物的滅種,當然還包括一些間接因素,如人在捕獵其他動物時,把大型食草動物趕走了;又如氣候激變引起植被的改變,迫使許多動物遷移他處。但是像舊石器早期滅絕的物種猛獁、乳齒象、樹猴、馬、駱駝和巨型龜等,都有它們的人工製品發現,則不能否認與人的捕獵無關。
    事實上,要打破一個大型的、繁殖緩慢的物種從生到死的平衡,並不需要大量的殺戳。據 Steven  Withen 的估計,一個人口膨脹的舊石器狩獵群,以每年隨機獵殺一頭猛獁計(不分性別、年齡),不需1 000年,即可把北美的猛獁獵殺至絕種。
    但是,導致長期以來動物生物多樣性毀滅的,並非都是過去的狩獵-採集者,全球膨脹很快的種植社會和家畜飼養,亦會導致大量物種的毀滅。
    島嶼上的地方性物種中,受到人的這種打擊時,顯得特別脆弱。太平洋島嶼上幾乎沒有當地的哺乳動物,鳥類的演化填補了哺乳動物的生境,人類占領了這些島嶼以後,給生物多樣性帶來致命的損失。例如在紐西蘭,島上最大的、不會飛的恐鳥(moa)))是島上最大的動物,在人類抵達以後不到300年,即徹底被消滅。光是熱帶太平洋島嶼,約2 000 種的鳥類被消滅,約占全球鳥類物種的20 % ,其中絕大多數是『秧雞』(rails ),一種不會飛翔的地面鳥。
    引起這種物種絕滅的因素中,除人的獵捕外,還有從外地引進捕食者(predators)如老鼠,富有競爭力的物種,致病的病菌等,都會引起動物生境的破壞。波里尼西亞當地物種的喪失與加拉巴哥群島(Galapagos Jslands)形成鮮明對照,後者在公元1535年歐洲人到來之前,一直有豐富的動物區系。
    在被捕食動物中,生育繁殖緩慢的物種,特別經不起人類的捕獵。那些遷徙中的物種,經過不同人群生活的領域的時候,以及那些命運不佳的物種,碰上生活來源困難的人群,都有被過度捕殺的危險。因爲物種的保留要有兩個前提,一是所有的狩獵者對捕獵的資源受到強制的約束;二是有理智的、有控制的使用動物資源(按這也就是孟子所說的『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但這種理想的境界似乎是自相矛盾的,如現今的農業社會,自然的景觀已被徹底摧毀,代之以人造的環境。[5]
以上是國外文獻的見解,聯繫中國古代的環境和文獻,亦可看到類似的問題和證據。典型的是犀牛和鱷魚(古籍作鼉)。這兩種大型動物新石器時期在黃河流域曾相當普遍生活(已見第二節)。秦漢以前,人們獵取犀和鱷的目的不光是肉食,還利用它們的皮革。古籍中充滿了犀甲、犀利等詞彙,犀牛的皮十分堅硬並有很強的韌性,故用來製作戰場上戰士防身的犀甲,還有用犀皮裝飾車廂的。【左傳定公九年】載:『與之犀軒與直蓋。』註:『犀軒,卿車。』疏:『犀軒,當以犀皮爲飾也。』【晉書・溫嶠傳】還提到溫嶠用犀角當燭,燃燒照明。這類記載反映了當時還有犀的來源。其次是鱷魚(鼉),漢字的『鼓』字,最初不是用牛皮蒙制,而是用鼉皮。【大戴禮記】說:『二月剝W(即鼉),以爲鼓也。』【詩經・大雅・靈台】有『鼉鼓逢逢』,形容以鼉皮蒙的鼓,擊鼓所發出的聲音,十分雄壯。但秦漢以後,鱷魚退到長江流域,且數量大減,犀牛更是消失很快。其原因可有兩方面,黃河流域氣候的轉涼轉旱固然是因素之一,但不能否認人們無的需求,引起大量的獵殺,是更爲重要的原因。

二,前農業採集時期人的植物知識
    農業社會的人往往對於前農業時期的採集者的植物知識估計不足,認爲他們的植物知識是很差的,遠不及後人,這是一種無知和偏見。中國的神話傳說則把人們的植物知識歸功於神農氏一個人的發明和傳授,說是神農氏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才把所得的植物知識傳授給人們。George  Grey (1841) 描述 1770 年庫克船長在一次航行中,水手們看到當地土著吃一種蘇鐵科植物的種子,他們也去採集一點試吃,結果病倒了。他們認爲這些土著人的身休非常強壯,所以吃了沒事。後來,他們拿這些種子去餵豬,有幾頭豬竟死了,他們更驚嘆士著人身體的強壯。卻不知道土著人是先行去毒,然後才食用的,真正無知的不是土著人,卻是當時這些歐洲人。
    採集者不但知道許多去毒的方法,而且還知道許多植物可供藥物、麻醉、醫療、制魚毒、毒箭頭、樹脂、樹膠、染料和漆料,樹皮作衣料,樹木枝幹作槍矛、箭頭、弓、盾、火棒、獨木舟等知識。並把知道的植物知識應用於紡織、編籃子、家用器具、魚網、面具、小塑像以及祭祀用品等。Coon (1971) 在其【獵人】(The  Hunting  Peoples )一書中,提到加彭和西非一帶的侏儒俾格米人(Pygmies)製造毒箭頭的技能很是複雜,包括使用10 種不同的植物,其中 8 種有毒,2 種爲粘膠植物,使毒物粘著於箭頭上,另外又加2 種動物毒汁(甲蟲的幼蟲和有角蝰蛇的毒汁)。[6]
    狩獵時期的人都知道利用放火焚燒樹林,把野獸驅趕到空曠處,以便圍獵。中國古籍上稱『x獵』。x,亦作佃。【易・繫辭】曰:『以佃以獵』。狩獵而與『田』字相聯繫,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濃縮歷史的造字過程。原來當初的焚林,目的只是爲了狩獵,後來發現焚燒過的土地,其新生的植物,又嫩又好吃,會招引許多食草動物來吃食,更便於打獵。於是人們逐u積累起經驗,有意識地放火,有意識地選擇某些很會吸引動物的植物,進行種植。而其中一些植物的種子特別是禾本科植物的種子,人亦可以採食,於是原來焚燒是爲了招引野獸的,這時變成也是爲了採食這些植物的種子,這就是種植業邁出的很自然的第一步。到了這一步,放火的目的起了變化,狩獵退居其次,採集行爲卻反客爲主,成爲第一位了。
    焚燒不是S意的行爲,需要一定的知識,加上一些不成文的s束。如澳大利亞的土著,他們舉火的時間和地點都要小心挑選,並有嚴格的措施,使火勢控制在規定的邊界之齲舉火的設計放在促進某種期望的採食植物的生長,狩獵變成放火之後的一個附帶的收穫。每一群人都有他們的『領地』,採集他人領地的植被認爲是很嚴重的侵犯事件。這和中國古代的『以佃以獵』一樣。
     George  Grey (1841) 有一段很有趣的記載:『在維多利亞省,我曾看到一片達數平方公里之大、密布著當地土著人挖掘山藥後所留下的洞穴,使人走路跨步都十分困難。又,在西澳大利亞的 Perth鎮,一個廢棄了的沙荒村落,其周圍的數英里都生長著另一個種   Haemadorum  的植株。』很難區別那些大片『天然』生長的山藥和同樣很大的栽培山藥,後者往往在收穫後把山藥的頂部放回原處。[7]在撒哈拉,野生植物群叢在收穫種子以前,常被有意的加以保護,以防野獸齧食。這在游牧和半游牧族中都可以看到,但不能認爲他們現在還處於採集階段,因爲非洲的農業起源很早,與其說他們現在還處於採集階段,無寧說他們這種保護野生植物、以便採食的措施,是前農業時期傳統的遺留。





[1] Ann  Gibbons, 李大衛、何方淑譯,那些基因造就了人類,【世界科學】,1999,4,7~9
[2] Walter , L. , Voegtlin , M. D. , F. A. C. P. , The  Stone  Age  Diet, 1975 ,44~45. From: http://www. panix.com./paleodiet /comparision.html  99-2-12
[3] Giffford, H. , et  al. , Pleistocene Extinction of Genyoris newtoni : Human Impact on Austrarian Megafauna ,  Science , Vol,  283, No. 5399, 1999, 1, 8
[4] Richards , Mike , "First  farmers" with  no  taste  for  grain , British  Archaeology ,no. 12, March ,1996
[5] James  Steel,  "Eco-noble  savages"  who  never  were ,  British  Archaeology , no. 12 , March , 1996
[6]  Harlan,J. R. ,  Crops  and  Man  ,  Chapter  1,  Prologue:  The  Golden  Age ,    24~27,  1976
[7] Harlan,J. R. ,  Crops  and  Man  ,  Chapter  1,  Prologue:  The  Golden  Age ,    24~27,  1976
(作者 游修齡,原載【中國農業通史・原始農業卷】第七章第三節 )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