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42|回覆: 0

[制度研究] 武士的悲劇 楊門女將與宋朝兵制(1)

[複製連結]
夏知 發表於 2008-10-8 14: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經濟網
2008108145629438.jpg
前方戰士身負重傷才有賞賜,而圍繞皇帝身邊的『三官』無功也享有豐賜,甚不寒了將士們報國殺敵之心,重文輕武由此可見一斑。
楊家將的故事從宋代開始流傳,被寫成小說系統地反映楊家三代抗遼的過程始於明代,小說中的英雄形象受到了人民的喜愛和景仰。而使楊家將深入人心、家喻戶曉的功績,則應歸於各劇種的強力傳播。
清代有關楊家將的戲曲劇目多達二百四十多出,僅就京劇、揚劇、豫劇而言楊家將的戲就有四十三種之多,其中『三關排宴』、『轅門斬子』、『寇準背靴』、『穆桂英掛帥』、『楊八姐遊春』、『三岔口』、『擋馬』、『楊門女將』等劇目深受群眾歡迎。
『楊門女將』歌頌了以佘太君、穆桂英爲代表的楊家婦女英雄的群體形象,劇情大概是說:仁宗時,西夏進犯,宗保陣亡,焦贊、孟良回京報喪,時值佘太君正在府上爲宗保慶賀五十壽辰,聞訊悲憤。朝中主戰主和意見不一,佘太君以百歲高齡毅然親自掛帥,率領一門十二寡婦及曾孫文廣出征,將士們英勇作戰,一舉擊敗西夏,班師回朝。這種『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的壯闊胸懷和剛強之氣觀後感人肺腑。我爲她們以國家利益爲最高境界的高尚情操而折服,也爲楊家女將失去丈夫成爲寡婦而悲哀。
楊門女將失去心愛的丈夫其罪魁禍首是宋代的兵製造成的。自唐安史之亂後,驕兵悍將演繹了一幕幕叛亂、割據和混戰的悲劇,兵聯禍結的狀況在中原大地持續了二百餘年,【新唐書・兵志】說:『兵驕則逐帥,帥強則叛上。』五代末周世宗時,中原地區開始了由亂入治、由分裂逐漸走向統一。後周顯德七年(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帝位於恩人周世宗的孤兒寡婦之手。他既能以武將奪人天下,人家亦能效仿他以武將再奪之。要革除武將敢於取代皇帝的積習成了宋太祖苦心焦慮的中心問題。他深知不改革兵制、不剝奪武將們的震主之威,趙宋天下就不能長治久安。北宋初年的一系列改革中,兵制改革是頭等大事,簡單的說就是建立樞密院―三衙體制,實現了『發兵之權』和『握兵之權』的分離,以防止發生兵變。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