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27|回覆: 0

[論史] 漢武盛世的歷史透視 (4)

[複製鏈接]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09-3-19 17: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光明日報
200931917938705.jpg

漢代的素紗單衣  


盛世光環下的社會問題  

  由於時間的關係,最後這個問題我只能簡單概括一下,就是漢武盛世光環之下掩蓋的社會問題。  
  第一個問題表現在兵連禍結,百姓因此受盡困苦。漢武帝的軍事征伐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也是極為明顯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戰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最終都要轉嫁到百姓的頭上,於是生活在漢武帝統治下的臣民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過殘酷。  
  第二個方面就是漢武帝窮奢極欲的生活,加大了政府的經濟開支,導致了民眾生活的困苦。漢武帝是非常喜歡搞大型土木建設工程的,他把原有的甘泉宮加以擴大,又興建了建章宮、明光宮,規模都非常宏大。甚至建章宮、明光宮還有未央宮三個宮殿在空中建成了相連的閣道,漢武帝率領着他的一批後宮佳麗遊走其間,可以不經過地面的道路,這是何等大的工程,要費多少人力物力。所以武帝時期的社會危機有的是屬於與國家有關的舉措,有的則是出於專制君主一人的私慾。  
  第三個危機是爆發在統治集團上層,表現的形式是戾太子兵變,這也是漢武帝晚年一個最大的政治慘案。漢武帝的太子被人誣陷,說他要用巫蠱之術來陷害皇帝,結果漢武帝對他產生了懷疑。太子要面見皇帝加以解釋,皇帝根本不給他這樣的機會。太子在情急之下起兵來捍衛自己的生命,結果漢武帝下令征討平叛,一場長安城之內的上層軍事濫殺由此產生。當時幾千人被殺,朝廷百官牽扯其中的很多人,事後朝廷位置半空。在追查處理案件的過程中,各地又有上萬人被株連。這直接動搖了武帝后期的統治。  
  幾年前我在【光明日報】發表過一篇文章,題目是【論中國古代的盛衰巨變】,我在那篇文章裡面特意強調對古代的盛世應該有一個清醒的歷史分析。我們之所以重視歷史,其中一個原因是歷史可以給我們提供借鑑,可以讓我們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  
  ■博談雜議  
  2009年第5 期【中華民族的生命之根】  
  楊義先生的演講交融着理性與情感,讀後讓我很受啟發。燦爛輝煌的民族文化是我們和祖先溝通的渠道,也是我們滿懷自信走向未來的文化根基。在建設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要珍惜優秀的民族文化,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其中糟粕和落後的部分,我們應擇善而從之,同時以更加博大的胸懷來面對世界。  
  瀋陽軍區駐遼寧丹東某部 李祥輝  
  談起中華民族文化,有兩件事我至今記憶猶新。我所在的石城縣是漢族客家民系的重要發祥地,是客家人南下閩粵的重要中轉站。讀書時,老師教我們擬寫對聯,但對聯的平仄規則讓我犯了難。老師得知我是石城人,便對我說『用石城的客家方言念字讀詞,就能方便地把平仄分清』,原來客家方言保留了許多的『中原遺韻』。第二件事是,一個台商來我縣考察投資,聊到了各自的方言,沒想到兩地方言對許多東西的稱呼竟有異曲同工之妙,原來他是台灣客家人,細考起來其祖先竟和石城頗有淵源。於是,他欣然答應在石城『祖家』投資辦廠。這兩件事讓我深切地體會到,華夏兒女遷到哪裡,便會把文化的血脈帶到哪裡。正是這種文化的同根同源,才讓各民族、各支系、各地域的中華兒女緊緊團結在一起,也正是這強大民族凝聚力,才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  
江西省石城縣縣委宣傳部 廖小斌  
  楊義先生的演講,說理透徹、舉例恰當、耐人尋味。世界各民族文化豐富多彩,中華文化獨樹一幟。如今開放的世界,給中華文化的傳播提供了大好機遇,我們要抓住這種機遇,利用傳媒、演出活動、學術交流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通過廣泛的宣傳和文化交流活動,讓中華文化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民族文化互通有無,取長補短。【中華民族的生命之根】是楊義先生在【光明日報】光明講壇刊登的第三篇演講。為此我有個建議,光明講壇不妨邀請同一大家根據受眾所關心的不同命題進行演講。一則可以展示大家豐厚的文化修養和寬泛的研究領域;二則不致於發生『學術』撞車。  
  河南省濮陽縣民政局 梁星毯  
楊義老師的演講,讀來非常親切。我是一個中華文化的痴迷者,喜歡讀傳統經典著作,這些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寶庫,是中華民族團結向上的動力源泉。通過閱讀和學習,我想,不要說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幅員遼闊,經過30年改革開放,經濟總量已排名世界第四,就是憑中華文化已浸入56個民族的血脈這一點來講,任何國家、任何人要想分化瓦解或顛覆中國,都是白日做夢,是註定要失敗的。  
山東肥城礦業集團電力公司 石長榮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