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拿按摩,源遠流長,相傳上古時代,人們某處不適,用手按揉幾下,很快就感到輕鬆一些。人們感受風寒濕邪,或某處慢性勞損,以致酸脹疼痛,活動不便,只要用手推捏揉摩一會兒,酸脹疼痛就可減輕,活動不便也隨之好轉。人們從這些偶然的發現,逐步發展到有意識的運用,強身治病的推拿按摩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隨後,醫生也逐漸採用推拿按摩防病治病,甚至用來救治危急重症。【史記】就記載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在搶救虢太子的屍厥症時,配合使用推拿按摩,收到『起死回生』的卓越效果。
魏、晉、隋、唐時期,推拿治病和自我保健按摩都已相當盛行,並相繼傳人朝鮮、日本、印度和歐洲。到了宋、金、元時期,推拿按摩防治病症的範圍更加擴大,涉及內科、外科及婦科。及至明、清時期,又擴展到治療小兒疾病,形成獨具特色的小兒推拿科。
新中國成立後,推拿按摩更加受到重視,專門的研究機構相繼成立,專門的醫療單位日益增多,防病治病的實踐也更加豐富多彩。
按摩的最大特點,就是以中醫經絡理論為指導,在人體皮膚或穴位上施行各種手法,從而達到強身保健和治療疾病的目的。
按摩為何能保健、治病呢?中醫認為,要維持人體的身體健康,必須經絡疏通,血脈流暢,陰陽調和,而通過按摩,就能疏通經絡,流暢血脈,調和陰陽。正如【黃帝內經】所說:『按摩可使筋節舒暢,血脈流通』;著名醫學家王冰也說:『按摩者,開通閉塞,導引陰陽。』所以,適當地進行按摩,常能收到良好的保健效果。
一旦患病,往往影響經絡、血脈的暢通;特別是筋骨、肌肉的損傷,更易引起經絡阻滯,血脈瘀結。而按摩又長於疏通經絡、流暢血脈,所以常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清代的醫書【醫宗金鑒】在分析按摩治病的道理時說:『按其經絡,以通鬱閉之氣,摩其壅聚,以散瘀結之腫,其患可愈。』
按摩通過各種手法,刺激人體的皮膚、肌肉、關節、神經、血管以及淋巴等處,可以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改善新陳代謝,從而促進機體的自然抗病能力。按摩又能增強皮膚、肌肉的彈性,緩解肌肉的痙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按摩對穴位的刺激,還能調節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降低大腦皮層對疼痛的感受性,因而具有止痛功效。
總之,由於按摩能起到這些良好作用,所以對正常人來說,能增強人體的自然抗病能力,取得保健效果;對患者來說,則可使全身情況得到改善,從而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由此可見,用按摩來保健、治病,確有科學道理。
按摩長於舒經通絡、流暢血脈、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所以常用於各種痛證以及傷科疾病、慢性勞損。肌肉、筋膜、韌帶的各種損傷,包括扭傷、挫傷、拉傷,使用按摩治療都能取得一定效果,有些還能取得良效,如『落枕』、急性腰扭傷等。神經痛、風濕痛、胃腸痙攣性疼痛,使用按摩,也能取得一定效果。各個部位的疼痛,包括頭痛、牙痛、頸痛、胸脅痛、肩背痛、腰痛、四肢痛、腹痛等,一般說來,大多可以配合使用按摩治療。一些慢性勞損,也宜使用按摩治療,例如腰肌勞損、肩部肌肉勞損、腕關節勞損等。
按摩能治的病雖然不少,但也不是『按摩萬能,包醫百病』,有的病可以主要靠按摩治療,有的病只能用按摩作為輔助治療,還有些病則根本不能按摩。如患有流行性感冒等急性傳染病、患有急性炎症、四肢關節結核等慢性炎症、大面積皮膚病等的患者均不宜進行按摩推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