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悟【管子】四篇05課心術上·經五、解五
原文 經·五 天①曰②:虛③;地①曰:靜④;乃不伐<忒>⑤。潔其宮,開其門,去私毋言,神明若存⑥。紛乎其若亂⑦,靜,之而自治⑧。強不,能遍立;智不,能盡謀⑨。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名當,謂之聖人⑩。故必知不言[之言]、無爲之事,然後知道之紀⑾。殊形異執<勢>,不與萬物異理,故可以爲天下始⑿。 解·五 天,之道虛③;地,之道靜④。虛,則不屈③;靜,則不變④。不變則無過。故曰『不伐<忒>⑤』。『潔其宮,闕其門』,宮者,謂心也。心也者,智之舍也,故曰『宮』。潔之者,去好過<惡>也。門者,謂耳目也,耳目者,所以聞見也⑥。『物固有形,形固有名』,此言[名]不得過實,實不得延名。姑形以形,以形務名,督言正名。故曰『聖人』⑩。『不言之言』,應也。應也者,以其爲之人者也。執其名,務其應,所以成,之應之道也。『無爲之道』,因也。因也者,無益無損也。以其形,因爲之名,此因之術也。名者,聖人之所以紀萬物也。人者,『立於強,務於善,未於能,動於故』者也。聖人無之。無之,則與物異矣。異,則虛。虛者,萬物之始也。故曰『可以爲天下始。』 【解釋】 ① 天,地: 根據中華文化傳統,天,地,也都是氣化與形質二層存在並存一體的,可以稱爲『萬物之巨者』。【列子】曾引述上古教下『輕清者上爲天,濁重者下爲地』,『清』、『濁』用以分別描述天、地的氣化層面,『輕』、『重』用以分別描述天、地的形質層面。 天,地,也都是以氣化爲主導的。在天、地之中的萬物、人的氣形一體,更是要受到天、地的制約與規範。相比較我們身邊的萬物而言,天,地,其氣化的境界與層次更高,更爲接近道。天的氣化境界與層次,尤高深於地。 ② 曰: 【說文解字】『曰,口氣出也』。【黃帝內經】『故聖人傳精神』,『傳精神』即是此處的『曰』,是人與人之間、人與萬物之間通過口說而傳遞氣的過程的描述,這時傳遞的,是『含有充足的神的以精的狀態存在的氣』,所以叫做『傳精神』。 中華文化傳統中,涉及到交流說話,類似的詞有『說』、『語』、『言』、『談』、『講』、『話』、『曰』等,而凡用『曰』,都是很重要的、事情的關鍵,因此不能僅僅傳遞思想,更要直接傳遞精氣神,所以,『曰』不輕言。一方面是不是什麼人都能做到『曰』,只有能夠通過口直接傳遞『精』、『神』的聖人才能做到。另一方面,不是遇到重大關鍵,誰又肯輕易傳遞『精』、『神』?!故『曰』一般都是用於上古教下的經文,或用於述聖人直接的教下。 ③ 天曰虛: 虛:【爾雅】『虛,空也。』魏源【老子本義】『虛者,無欲也。』【韓非子】『所以貴無爲無思爲虛者,謂其意無所制也。』【列子】『或問:子列子何貴虛?列子曰:虛者,無貴也。非其言也,莫若虛,莫若靜。虛也,靜也,得其居也;取也,與也,失其所也。』 虛、靜、松、安,等等,要懂得、領會這些詞語要表達的內涵,必須要認識這些詞語出現的背景:當上古過度到後世之初(即公元前2500年前後),人的識神發展起來,識神的情緒、欲望、知識、經驗等,開始造成識神與元神的不協調不匹配,從而干擾並抑制了元神的運化,導致元神功能潛藏,從而人們失去了自己本能的氣化認識功能。以管仲、老子、列子爲代表的中華先賢,通過氣化實踐的逐步深入,找到了重新返回到讓人的氣化本能重新被喚醒的方法與道路,這就是,通過對識神的修煉修養,使得識神的狀態重新回到與氣化相匹配的狀態與境界,然後以此匹配的識神引領元神,元神功能重新被喚醒。而這也正是我們今天面臨的情況,只不過,今天的我們,較之2500年前,識神尤其不能領會元神了。 虛,是指識神(即肉體的行爲方式、思想方式、意識取向、生活方式)放棄自己的欲望,放鬆自己的心身,放下自己既有的思想方式與價值取向,而逐步體會體內氣化的運化規律,並且這種體會最終要達到與體內的精氣神、與自然天地的精氣神合一的境界。【道德經】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復觀』,【列子】指出『心凝形釋,骨肉都融』,這大概就是當時的列子、老子們體會到的『虛』的狀態與境界吧。 故而,虛,既是指一種狀態,也是指方法,還是指境界。通過放鬆、入靜、進而虛,在這種狀態下,人的識神逐步深入地被抑制、逐步得以與氣化相匹配,逐步進入、處於領會元神的狀態,並逐步學會識神引領元神,學會識神與元神相會,以便元神得以充分發揮其認識、主持精氣神的功能。 天曰虛:天處於並傳遞了它被稱爲『虛』的那種法則與狀態。『天曰虛』指出了『天』之氣化(精、氣、神)與其形質的關係,『天』是如何得一的?天是以虛之法,進入虛的境界、狀態,從而獲得了它的氣與形的得一。 天,之道虛:天,取道虛爲其道。 之:動詞,去,到,走向。 道:道路,方法,方式。 虛,則不屈:『虛』這種方法與達到的境界狀態,是依據人體內氣化層面的元神對氣化內景的知曉明悟與對體內精氣神的協調運化來決定我們的屈伸進退。 則:規則,原則,此處做動詞,以……爲原則。 不:通『無』,無形無相,指氣化,此處應是指人體內的元神。 屈:通『崛』,高起,突出,亦有『彎曲而不得伸展』之意,此處指形體的屈伸,進退。 不變則無過:通過自己的元神把握氣化的極變,以氣化中的度爲行爲的尺度。 不:氣化,人的氣化由元神主導,故此處指人的元神。 變:【黃帝內經】『物極謂之變』,即氣化走向極端而氣的內景內機改變(事物的形質現象的改變,由此而被驅動),這叫做變。【黃帝內經】『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即萬物之生,是『氣』化出來的,而一旦氣化走到極限,就會『變』。所以【管子】四篇,在後文有『罪在變化』之言,即對於生命,真正的問題是去人爲地改變『氣』層面的『化』,從而影響到生的機制,甚至導致『極』的出現而不得不『變』。故此處的變,是使動用法,導致物(即氣化)走到極端。 則:規則,原則,此處做動詞,以……爲原則。 無:無形無相,指氣化。 過:【玉篇】『度也,越也』,【廣韻】『經也』。此處作動詞,意動式,以……爲過,以……爲尺度。 ④ 地曰靜: 地處於並傳遞了它被稱爲『靜』的那種法則與狀態。『地曰靜』指出了地是如何實現其氣與形的得一的:地以靜之法,獲得了它的氣與形的得一。 靜,則不變:『靜』這種方法與達到的境界狀態,是依據人體內氣化層面的元神對氣化內景的知曉明悟到氣的極變內景內機,以此來決定我們的行止。 不變則無過: 變:……故此處的變,是意動用法,體會、返觀、把握物(即氣化)走到極端的內景。 ⑤ 乃不伐: 乃:連詞,就,才。 伐:當做『貸』,即『忒』。【說文解字】『忒,更也。』【廣雅·釋詁四】『忒,差也。』【易·豫】:『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詩·魯頌·閟宮】:『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詩·曹風·鳲鳩】:『淑人君子,其儀不忒』;【詩·大雅·抑】:『昊天不忒』;【道德經】:『常德不忒』。忒,是形聲字,從心,從弋(yì)。『弋』指『巡邏』、『遊動』,轉義爲『漫無目標』的狀態。『心』與『弋』聯合起來表示事物從內心的主導上即處於分裂而不能一致、不能一體,處於『胡思亂想』、『漫不經心』、『漫無邊際』、『散漫』的狀態。故,忒,此處意爲一個事物出現了二心分別主導的情形,即『形與神俱』(氣形並存一體)的生命走向氣形分離,精氣神與肉體不相合一的地步,最終只能是精氣神散失而不能留固,徒遺形世間而不能以氣固形,走向死亡。【列子】引【黃帝書】曰『精神入其門,骨骸返其根,我尚何存!』 不忒:不二,從內心主導上處於一致的狀態,即生命一心而合於道的狀態,形質合一於精氣神的狀態。
⑥ 『潔其宮,開其門,去私毋言,神明若存』: 開其門:[解五]寫爲『闕其門』。陳鼓應先生在【管子四篇詮釋】中解釋『闕其門』,引張文虎注及【老子】文『閉其門』,即『關其門』,意爲『安靜感官』。並言『作「開其門」亦通。』 愚以爲當是『開其門』,是打開識神的感官認知的局限,通過放棄識神的局限認識,開啟元神的氣化認知的通道,即打開從以眼、耳、口、鼻、舌、身、意等感官在形質層面通過視、聽、償、聞、觸、想六識來認識事物的局部的認識境界局限,回歸到以元神對氣化的認識把握爲主導,而以識神領會元神的認識境界。『潔其宮,開其門』,與後面【內業】文中『靈氣在心、一來一逝』相呼應,是簞掃識神這個房舍,開門恭迎以待體內氣化深層的元神這個真人之意。 去私勿言: 拋卻己見以待天言之謂也。即不要固執自己識神的視角、想法、意願來行動,不固執自己的識神認識及意願,松下心身來、靜下心來、虛下心來(讓元神重新出來直接從氣化認識與實踐)。 私:【說文解字】『對公而言謂之私』,【韓非子】『古者倉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厶,背厶謂之公』。【康熙字典】『私,形聲。從禾,從厶(sī),厶亦聲。……按【說文】專以禾訓私,而厶自爲部,訓奸邪也。引韓非、倉頡作字,自營爲厶,則私不兼公私義』。意爲:私,己見也,指人實踐於形質層面的識神認識方式。 毋言:不要說,此處用言代表行動。 神明若存:仿佛元神就在那存在著,明明郎朗地洞悉到主導著事物變化的氣化內景。 若:如同,仿佛,好像。 神:『精』『氣』『神』的神。此處指元神。 明:造字左日右月,意爲明澈,洞徹,洞悉。 ⑦ 紛乎其若亂:我在入靜、如虛中,體會到、返觀到精氣神紛紛然此起彼伏,仿佛混亂的樣子。 紛:紛紛然。 乎:語氣詞,可譯爲……的樣子。 其:指人在修行狀態中的體內精氣神的運化。 若:仿佛,好像。 亂:混亂。 ⑧ 靜,之而自治:人取法地之『靜』法,『靜』作爲法得以執行,則人生命自己就會運行起來恢復常態。 靜:動詞,進入靜的狀態境界。靜,是返觀到氣運化內景的境界。 之:代詞,指體內的氣化,即精氣神。 而:連詞,就。 自:生命整體的自調整。 治:氣化失常得以恢復常態,謂治。 常:指氣形一體的天、地、萬物、人,其氣化貫徹於形質之中而令形質運動有秩序。亦指此秩序。 ⑨ 強不,能遍立;智不,能盡謀:通過氣化實踐開發元神來從精氣神強化自己,就能夠走到哪都站得住腳。通過氣化實踐開發出元神來獲得智慧,才能達到真正的智謀。 強:加強,動詞,此處爲意動用法,以……而加強,憑藉……而加強。 不:通『無』,指人體內以氣化存在的元神。 遍:遍及。 立:站住腳,生存的下去。 智:智慧。動詞,獲得智慧,意動式,由獲得智慧。 盡:盡頭。作動詞,達到盡頭。 ⑩ 『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名當,謂之聖人』: 物:指事物中氣化的那層存在。 形:指事物中形質的那層存在。 固:形聲。從囗(wéi),『圍』的古體字,象四周圍起來的樣子,古聲。造字意爲事物中從古(源頭)即有的那部分,即原來,本來。此句中,固,爲動詞,來源,做謂語。 『物固』、『形固』此處均爲賓語前置,以強調『物』,強調『形』。 名:【說文】『自命也』,朱壁修先生認爲『名』這個字最初是指事物的功用、功能,然後才引申爲以事物的功能來對事物進行命名(見朱壁修【字以載道】)。 當:對等,相當於,此句中,當指對應於整個天地宇宙而言,事物各自的功用發揮恰如其分。 『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名當,謂之聖人』:此句中省略了主語——事物。全句意爲:(氣化與形質並存的事物)其形質來源於氣化,其功用來源於其形質,其功用恰與其存在於天地宇宙中的位置地位合拍符節,能夠在這整個的事物內外次序中明了並做到結果與原因的相符相乘(讀chèn,對應,符合),這才叫做聖人。[解五]解釋爲『[名]不得過實,實不得延名,……以形務名』,很恰當。 姑形以形,以形務名:從形如何由氣化發生驅動主導來認識形,才能從形理解其作用帶來的名。 形:第一個、第三個『形』,形質存在。第二個『形』,形之所以爲形的原因,即是氣化的驅動。 姑:通『詁』(gǔ)。做動詞,詁訓,解釋,此處引申爲認識。 督言正名:審視言語所表述的功用(背後的氣化機制依據),來確正名所表述的內涵。 督:【說文】『察也』。審視,探究。 言:言語。 正:糾正,確正。 ⑾ 『必知不言[之言]、無爲之事,然後知道之紀』: 無爲之事:無(即氣化)的作爲導致事物。 之:動詞,發生,導致,驅動,主導。 不言之言:不(氣化的元神)直接認識氣中的內景而傳遞給識神,識神懂得後由口說出。 不:通『無』,氣化,指人體內的元神。 言:第一個『言』,指元神直接認識氣中的內景而傳遞給識神懂得,是一種發生在元識神之間的無聲的話語。第二個『言』指識神以口說話。 之:動詞,發生,導致,驅動,主導。 不言之言,應也: 應:【說文解字】『當也,從心『當也,從心聲』,【周語注】『猶受也』,【集韻】『答也』,此處是『感應』的意思。氣化存在,是彼此感應。形質存在,則是彼此相互作用。 以其爲之人者也:用元神直接認識到氣化內景並傳遞給識神懂得來做人做事。 其:指『不』,元神。 其爲:指『不言』,即元神直接認識到的氣化內景並傳遞給識神懂得。 之:動詞,做。 執其名,務其應,所以成之:把握住事物的功能作用,而探求其背後的氣化感應,(聖人)是憑藉著這種認識方式來成就事業,成就人。 執:把握。 其:代詞,指事物。 務:追求,探究。動詞。 應:氣化感應。 所以:所,的原因。以,因爲。所以,因爲……的原因而……。 無爲之道:遵從氣化之爲而爲的道路。 因也者,無益無損也:因,是說遵循氣化,而不人爲地做一點的增減改變。 因:從口大。口,象房舍,指事物的形質存在層面。大,人以氣而一貫謂之大。因以大與口造字,是指事物的原因,必須人通過氣化實踐而得一貫才能從事物的形質表面的內部認識到。故在中華傳統上,一說到事物的『因』,就是指事物形質表象內部的氣化內景依據。 益:增加。 損:減少。 以其形,因爲之名,此因之術也:(雖然)依託著形質,但是卻從內在的氣化之爲上認識與實踐其作用功能及其導致的名稱,這就是因術。 然後知道之紀:然後才能知道事物在道層面的變化軌跡。 然:這樣的話。 後:連詞,表遞進,而後。 知:知道,懂得,了解。 紀:【說文】『絲別也』。【史記·本紀注】『索隱曰:紀者,記也。本其事而記之。』紀,是從事物所存在的整體環境、全過程角度,對事物整體的全程的描述。『道之紀』,指事物在道層面的全貌、規律、軌跡。 ⑿ 『殊形異執<勢>,不與萬物異理,故可以爲天下始』: 執:應爲『勢』。 殊形異勢:事物的表現形式、變化趨勢不同。 不:通『無』,指人體內以氣化存在的元神。 萬:事物的形質現象層面。 物:事物的氣化層面。 不與萬物異理:人在做事時,自己的精氣神在元神的主導下會與萬物的物發生感應,人們處理事務這一過程中,懂得氣化、實踐氣化與不懂得、不從氣化實踐的人,其彼此與事物相互作用時背後的氣化變化不同。 本句意爲:(不同的人做事,)事物的表現形式、變化趨勢各異,(那是因爲)懂與不懂氣化的人,在與萬物作用時他們的元神主導氣與萬物的氣彼此之間的感應不同,事物發展變化的機理就會差異。 名者,聖人之所以紀萬物也:事物的功能作用,是聖人以此來描述萬物的整體變化的。 人者立於強,務於善,未於能,動於故者也:一般的人(稷下學派學習討論【心術】經時,普通的老百姓已經失去了從道的層面把握事物的能力,故有此言),總是立足於用強,追求事物表面結果的完美,而把事物背後的驅動功能的探討放在最後(不加注意),因此這些人們的行動,大多數是依據其過往經歷的經驗而行事。 故:以往的經驗依據。 聖人無之,無之則與物異矣:聖人依靠無(氣化)來處理事務,依靠氣化來處理事務,則與一般眾人處理事務時在這整個過程背後的氣化內涵就會有很大差異。 無:氣化。此處用爲動詞,依靠氣化。 之:事物,此處爲動詞,處理事務。 與:參與。此處指人在做事時,人的氣與天地的氣會相互彼此感應。 物:氣化。 與物:此處指人們處理事務這一過程中,懂得氣化、實踐氣化與不懂得、不從氣化實踐的人,其彼此與事物相互作用時背後的氣化變化。 異則虛:異(的原因是因爲)取法於虛。 虛者,萬物之始也,故曰「可以爲天下始」: 這種虛的狀態,是萬物的發生初始時的狀態,也是聖人得以進入並把握到萬物發生端倪的狀態,因此【經五】才會說『可以爲天下始』。此處,『可以爲天下始』,是天氣下降,萬物開端的意思。 【體會】 (註:以下體會來自2016年11月28-12月4日,【管子】四篇學習群的學友交流) 體會1:來自學友@旅敬靜 本段經文『天曰虛』、『地曰靜』,可聯繫【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可悟:虛,是法天。靜,是法地。 法地有二層: 一層是法形質,即形質科學所發現的物理、化學、數學形式邏輯的法則及人由此獲得的認識實踐方法——形質科學方法。 第二層即是面對大地與萬物的氣化方法——靜。氣化統御形質,關鍵是存精保氣,即氣化要穩定,要保守住道的境界而不跌落到術的層面。因此其法爲『靜』。 法天:氣化實踐的關鍵是御神,即保持精統一於神。因此其法是『虛』。【列子】曰『心凝形釋,骨肉都融。』虛是精、氣氣化提升到神,神再凝精,於是精、氣得此而凝練,形得以深度統御於此『精』此『神』。後世時期,修煉上講在『煉精化氣』,繼而『鍊氣化神』之後,則要『煉神還虛』。 【黃帝內經】『歧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由此悟:德,其實是虛之法才能接近、進入的境界。氣,則可以靜之法得之。 稷下學派在學習這段經文中,用『應道』,『因術』來闡述如何踐行與體會經中提出的『虛之道』,『靜之道』,指出經中的上述二層境界的道法,是不同於形質層面認識與實踐方法的整體方法,是均以無爲(即氣化之爲)爲依據的道與法,故『應道』乃由『不言』而『之言』,『因術』乃由『無爲(氣化之爲)』而『爲』。因、應之道術,是要提升實踐過程中的人的氣化境界,以便能夠進入到深層的『虛』的狀態,真正體悟、證悟大道之『德』。 【黃帝內經】中描述的中醫境界和技術,有二層: 高層次的是『上守機』,又稱之爲『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這即是本段經文所述『天曰虛,地曰靜,乃不忒』,『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名當,謂之聖人』,『故必知不言之言,無爲之事,然後知道之紀』。即中醫上工是直指氣機的。 低層次的是『粗守形』,又稱『司外揣內』,也稱『審證求因』。即在不能直接把握生命氣機、病機時,以理智把握氣化與形質這生命整體的二端,權衡取捨,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相互印證,以證悟氣機、病機。並進而以『四兩撥千斤』之術,順勢而爲,輔助人體氣機回覆中和的趨向,啟發之順應之,充分依從人體自身氣機發揮作用來康復人體。 所以,『粗守形』與『上守神』,是針對人修悟的不同層次境界而言,二者本無高低貴賤之分,對不同的人,適於其境界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就能促進其升華。 所謂『道不可言』,是說:道,是只有不(元神)方能言(通過元神直接認識氣的內景內機,並由元神告訴識神懂得這個氣化內景將要落實到形質層面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的含義)的。 體會2:來自學友@南山 夜半靜心拜讀完今晚的分享,甚爲通透。遂想起,聖人立言已是他們生命境界之外化——我們學習的經典。然如何使經典文字和我們的生命相應,變化氣質,升華性命,升華性命又何爲?本段經文,文中有法,老師的解經使得今人得以領會古傳之法,體會之,思悟之,感通之,得之。 愚以爲『塞其兌閉其門』和『潔其宮開其門』兩句話結合起來就說全了,既要開門也要關門,更要掃除到潔淨。人本來就是開放複雜的巨系統(錢學森),氣在人體升降出入(【黃帝內經】)和轉化,體內外進行著進行著精氣神層面、物質信息能量層面的交換,在這個過程中,人的主觀意識起著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是否交換,交換的性質,以及交換的導向。 用錢學森先生的話:整體論和還原論結合起來,才是系統論。竊以爲,在生命系統里,更要考慮有機的系統論,而且是在道天地大系統下的有機生命觀。如此,古傳之『日新其德』,則不僅僅落實在自我檢醒和行爲上,更有更深層的操作——獲得大道賦予我們的德,其中蘊含著與道協同的精氣神。【管子·內業·一】中所述境界之法即在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