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11|回覆: 0

[管子學說] 管子心術·人之可殺以其惡死也,其可不利以其好利也

[複製連結]
文化傳統 發表於 2019-5-7 17: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解悟【管子】四篇06課心術上·經六、解六
原文

(jīng)·(liù)

(rén)(zhī)()(shā)()()()()()()()()()()()(hào)()()(shì)()(jūn)()()(chù)()(hào)()()()()(tián)()()(wéi)()(zhì)()()()(yìng)()(fēi)(suǒ)(shè)()()(dòng)()(fēi)(suǒ)()()(guò)(zài)()(yòng)(zuì)(zài)(biàn)(huà)(shì)()(yǒu)(dào)(zhī)(jūn)()()(chǔ)()(ruò)()(zhī)()(yìng)()()(ruò)(ǒu)(zhī)。』(jìng)(yīn)(zhī)(dào)()

(jiě)·(liù)

(rén)()()()()(shī)()(suǒ)(hào)(chù)()(hào)()(wàng)()(suǒ)()(fēi)(dào)()()(yuē)()(chù)()(hào)()()()()。』()()(shī)()()()()(guò)()(qíng)()(yuē)(jūn)() 。『(tián)()()(wéi)()(zhì)()()』,(yán)()()()。『()(yìng)(fēi)(suǒ)(shè)()()(dòng)(fēi)(suǒ)()()』,()(yán)(yīn)()(yīn)()(zhě)(shě)()(ér)()()(wéi)()(zhě)()(gǎn)(ér)(hòu)(yìng)(fēi)(suǒ)(shè)()(yuán)()(ér)(dòng)(fēi)(suǒ)()()。『(guò)(zài)()(yòng)(zuì)(zài)(biàn)(huà)』,()(yòng)()()()()()()()()()()(biàn)(huà)()(wéi)(shēng)(wéi)(shēng)()(luàn)()()(dào)(guì)(yīn)』。(yīn)(zhě)(yīn)()(néng)(zhě)(yán)(suǒ)(yòng)()。『(jūn)()(zhī)(chǔ)()(ruò)()(zhī)』,(yán)(zhì)()()。『()(yìng)()()(ruò)(ǒu)(zhī)』,(yán)(shí)(shì)()(ruò)(yǐng)(zhī)(xiàng)(xíng)(xiǎng)(zhī)(yìng)(shēng)()()()(zhì)()(yìng)(guò)()(shě)()。』(shě)()(zhě)(yán)()(suǒ)()()()

【解釋】

① 人之可殺,以其惡死也;其可不利,以其好利也:

惡:讀wù,四聲,厭惡。

好:讀hào,四聲,喜好。

死;【說文解字】『澌也,人所離也。從歺從人。』段玉裁注『水部曰:澌,水索也。方言:澌,索也。盡也。是澌為凡盡之稱。人盡曰死。死澌異部疊韻。人所離也形體與魄相離。故其字從歺人,從 人。』【白虎通】『死之言澌,精氣窮也。』【釋名】『死者,澌也,若冰釋澌然盡也。』【莊子·知北游】『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關尹子·四符篇】『生死者,一氣聚散耳。』由上可知:死,即精氣離開人的形體。

21ac4dd5c1f5fc3265d6eb9dbcd60f3a.jpg
5edd2fe41fb23ba9b093af542fdd15e5.jpg 8e789a59c62580aed7369addcfc374c1.jpg

註:上圖右二字為古文『死』字的兩種寫法(右邊的寫法,很形象,屍體在中間,精氣上冒而走,陰魄下入地中)

利:【說文解字】『利,銛也。從刀。和然後利,從和省。【易】曰:『利者,義之和也。』,古文利。』段玉裁註:『銛也。銛者,臿屬。引伸為銛利字。銛利引伸為凡利害之利。刀和然後利。從刀,和省。依韻會本。【毛傳】曰『鸞刀,刀有鸞者』。言割中節也。【郊·特牲】曰:『割刀之用而鸞刀之貴,貴其義也。聲和而後也。』許據此說會意。……易曰:『利者,義之和也。』又引易說從和省之意。上云『刀和然後利』者,本義也。引易者,引伸之義也。』

7cc4001d720c1d8f71e559202dcaeee9.jpg
90f5ed8880c8434fd52fb148ed062773.jpg e74aabf037057695cc687ed286a93dd0.jpg

之:虛詞,賓語前置結構中突出賓語,表強調。

其:代詞,指人。可,能夠。

以:連詞,表因果關係,譯為是因為。

② 是以君子不怵乎好,不迫乎惡,恬愉無為,去知與故:

是以:因果連詞,譯為:因為這樣……所以……。

不:否定詞。

怵:【說文解字】『恐也。誘也。』意為心受到束縛,心的主持受到制約,而這種束縛、制約並非是被動的,而是主動地、自願地。可解為『在乎』,『迷惑』。

a3474904ff27e7e1d54625aece4b4378.jpg d916e2d70e1188bb576cd435b5ec1f3e.jpg

乎:介詞,表示前面的結果來源於後面的原因,於。

迫:脅迫,因……而不得不……。

不怵乎好,不迫乎惡:不為喜好所迷惑,不為厭惡所脅迫。

恬:【說文解字】『安也。從心,甛省聲。徒兼切。』【莊子·繕性篇】『以恬養志』。

cfb8fb5d0e0cefb447c14d21b5e65565.jpg
967c141da9ba74bbfc1caeadf5f98ab7.jpg

愉:【說文解字】『薄也。從心俞聲。』段玉裁注『禮記曰:『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此愉之本義也。……【周禮】『以俗敎安。則民不愉。』鄭註:『愉謂朝不謀夕。』此引申之義也。』即『愉』的本義,是以對識神的抑制、減弱,而達到讓元神不被制約而充分發揮,從而精氣神自我運化的狀態與境界的描述。

cf9ddeaebceebef04c895f16af56cc61.jpg 6aa828515b04e1f278847dcf1e78e71d.jpg

恬愉:由上恬、愉字的本義,可知:恬愉,謂識神心安而從於體內精氣神的氣化,進而順應、應和精氣神深處的元神的狀態。

無為:無,無形無相,即氣化。無為,氣化之為。

恬愉無為:通過抑制識神而達到識神的安,以便氣化之為充分發揮作用。

知:指以眼看,耳聽,鼻聞,舌嘗,身觸,意想六識來認識事物的形質現象層面以指導實踐的識神為主的認識模式。

故:故舊,指以往的經歷及由其形成的經驗實踐方式,生活習慣。

去:離開,此處意為:與……保持距離。

去知與故:不再執持識神的認識方式,以及不再執持以往依賴識神所獲得的經驗所形成的實踐模式。

③ 其應也,非所設也;其動也,非所取也:

其:代詞,指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關係。

應:感應。自然界的天、地、萬物、人,都是氣化與形質並存一體的自然存在,彼此之間在形質層面是相互作用,而在氣化層面則是彼此感應。故,此處,應,指人與人、人與萬物之間彼此間的氣化相互感應。

動:運動。此處指人與萬物的形質現象層面的運動。

所:……的地方,……的內容,……的方面。

設:設計,籌備,謀劃。

取:此處意為採納,留意,選擇。

其應也,非所設也;其動也,非所取也:人生在天地萬物之間,其與天地萬物之間的相互關係,是以其彼此之間的氣化感應為主的(因為天、地、萬、物、人都是自然存在,都是氣形一體、而氣化為主導的自然存在。),因此也就不需要什麼識神的預先思慮籌劃設計;(儘管)人與天、地、萬物、人之間的關係表現為形質現象層面的相互運動,但是,這不是聖人所關注的內容。

④ 過在自用,罪在變化:

過:【說文解字】『度也。從辵咼聲。古禾切』,【玉篇】『度也,越也』,【廣韻】『經也』。此處作動詞,意動式,以……為過,即『以……為尺度』。

自:【康熙字典】引【玉篇】『由也。率也。』,引【廣韻】『用也。』,並引【世說新語】謂有『自然,無勉強也。』之意。進而引【集韻】『己也』。己:【說文解字】『中宮也。象萬物辟藏詘形也。己承戊,象人腹。凡己之屬皆從己。,古文己。居擬切』,段玉裁註:『注曰。己之言起也。律曆志曰。理紀於已。釋名曰。已,皆有定形可紀識也。引申之義為人已。言已以別於人者。己在中。人在外。可紀識也。論語。克已復禮為仁。克已言自勝也。象萬物辟藏詘形也。辟藏者,盤辟收斂。字像其詰詘之形也。此與巳止字絕不同。宋以前分別。自明以來書籍間大亂。』由上,可明:己,『象人腹』,指人的識神的自我意識。而『自』則指人的元神主導識神狀態下的覺醒意識。

過在自用:(聖人或上古天真之人,在事天、事地、待人、接物中,)對度的把握,在於對元神的運用。

罪:【說文解字】『捕魚竹網。從網、非。秦以罪為罪字。徂賄切』,段玉裁註:『本形聲之字。始皇改為會意字也。徂賄切。十五部。秦以為罪字。文字音義雲。始皇以罪字似皇。乃改為罪。按經典多出秦後。故皆作罪。罪之本義少見於竹帛。』【康熙字典】『〔古文〕罪。』此處意為『過失,錯誤』。

變:此處為動詞,改變。

化:【黃帝內經】『物生謂之化』,即氣化主導發生生命的過程叫做『化』。

罪在變化:意為對於生命,真正的過錯、過失在於去人為地改變『氣』層面的『化』,從而影響到萬物自然發生、調控的機制。

⑤其處也,若無知;其應物也,若偶之,靜因之道也:

其:代詞,此處指聖人。

若: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假借為如也,然也,乃也,汝也。』此處解為:如此,就這樣。

無:氣化,此處指人直接認識與實踐氣化的元神途徑。

其處也,若無知:聖人待人處事,是由元神洞悉氣化而直接獲知自己該這樣做。

應物:應,感應。物,指氣。

偶:【說文解字】『桐人也。從人禺聲。五口切』,段玉裁註:『偶者,寓也。寓於木之人也。』,即對偶,此處指對偶彼此相互感應之意。

其應物也,若偶之:聖人是以氣化感應(待人處事),就是彼此之間依靠氣化的相互感應而為。

因:造字外『囗(音wei)』內『大』。大,指一貫於人,即氣化在天地人物之間的感應貫通合一。囗,則是指事物外在的形質現象。形質現象作為房舍,內則居住着氣化的『大』。因,則是尋求事物形質現象內在的氣化根據。

道:此處意為人生方式。

靜因之道:此句當為『靜,因之道也』,意為:入靜,是求事物形質內、背後的氣化統一依據的人生方式。

⑥人迫於惡,則失其所好;怵於好,則忘其所惡;非道也:

指人的好惡是心的一個層面,傳統稱為『人心(即識神)』,人心不是道的層面,人心背後,是人生命的真正主導者——在道的層面上的『心』,傳統稱之為『道心(即元神)』。道心,才是【心術】要告訴人們去體會覺悟的生命主宰。

⑦惡不失其理,欲不過其情,故曰「君子」:

意為:人本都有人心,也有道心,生活中總是表現為人心行事,自然免不了好惡之心(人心),但是,這個好惡之心,要能夠不失其理,不過其情,這樣的人,才能覺悟到道,才能修養而深入到道心(元神)的徹底開發而復歸於真人,才能稱為『君』,稱為『子』。而要能做到『惡不失其理,欲不過其情』,則需要做到:好惡之人心在非好惡之道心的主導下。此即【中庸】所言『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君:國之君。

子:可以稱為『子』的人。

⑧「恬愉無為,去智與故」,言虛素也:

虛:即『天曰虛』。

素:【易緯干鑿度】有『質之始也』。

本句意為:『恬愉無為,去智與故』這句經文,講的是如何做到『虛』的境界,進入『素』的氣化層次。

⑨變化則為生:

為:人為,故陳鼓應先生訓為『偽』,即用人為代替萬物自然發生中氣化主導形質的過程,這是一種試圖用人力去代替自然發生生命的行為企圖,即人試圖自己做上帝,代替上帝創造與管理世界。今日,這樣的現象我們已經見到不少,這是必須引起人類警覺的事情!

⑩「其應物也,若偶之」,言時適也:

時:自然的時令節律的某個節令點,傳統又稱為『時候』。

適:到達。

本句意為:『其應物也,若偶之』,講的是人生與做事中,怎樣做到、怎樣把握時令火候到了沒有。事物、人生等都是自然發生的生命,自然發生的生命是有其過程的,這個過程中存在起伏興衰,傳統稱為火候。因此,『其應物也,若偶之』這句經文,是告訴我們在人生中,在處世做事中,如何才能做到做事中、人生中能明了到把握住當下事情與自己生命的火候,並且做到符合火候進退的恰到好處。

⑾物至,則應;過,則舍矣:

物:氣化,此處指氣化中此時此刻的內景內機。

至:到。此處指氣化中決定事物變化及趨向的內景已經出現。

則:法則,此處為動詞,取法,以……為法則。

應:氣化感應。

過:度。

舍:居住。此句中為:住下來,處於此中。

物至,則應;過,則舍矣:氣化之象是否已經出現,把握的法則是用元神感應。感應到了氣化內景指示的度,馬上就要依據此度來決斷去做。

在先秦沒有雙音詞,所以,先秦典籍中的『萬物』,是指自然事物是『萬』與『物』並存合一的。其中,萬,指事物的形質層面。物,指事物的氣化。中華文化傳統,認為事物的發生與改變,先有氣化,然後有形質,故【道德經】描述為『物形之』,即萬物發生首先是在氣化中醞釀出其精氣神,然後精氣神再通過聚散、驅動出形質的形器。從返觀體會中,即是先在氣的世界出現事物的象,然後才有形質的改變。

⑿ 復所於虛也:

又重新回到虛的狀態,居於虛的境界。

所:處所,此處用為動詞,以…為處所,即居住。

【體會】

(註:以下體會來自2016年12月5-11日,【管子】四篇學習群的學友交流)

體會1:來自學友@旅敬靜

中華傳統經典,明師曾傳下『經是路,理是法』的教下。即我們讀經典,要領會其境界,體會其狀態。

這裏,『會』這個字很重要。會,是湊到一起,互相溝通,融入一個狀態。所以,傳統上講學習,要到『會』的地步,才是真學到家了。

這一節經文與解釋,講出了二層境界,以及這二層境界如何統一在我們的人生處世中。

『好惡』,『怵乎好,迫乎惡』,『知』,『故』,是一層生命的機制、心的機制。人處於此境界,是人心用事,是『非道也』。

『不怵乎好,不迫乎惡,恬愉無為,去知與故』,『其應也,非所設也;其動也,非所取也』,『其處也,若無知;其應物也,若偶之』,是一層生命的機制。人處於此境界,是道心用事。是『君子』的境界。

『其處也,若無知;其應物也,若偶之』,是『靜因之道』,其境界是『虛』,其層次,是『素』,訣竅,則在『時適』的進退火候把握中,從『若偶之』的標準去體會。

在人生中,要警惕『自用』,『變化』,『為生』,這是人與宇宙萬物生命的保障界限!

【解六】中言:『因也者,舍己而以物為法者也。感而後應,非所設也,緣理而動,非所取也。』即是:因,是這樣的一種方法,放棄自己的『知』與『故』不用,而以氣化為法。感通到氣化變化的象,然後依據氣化的象應對,自己的『知』與『故』的預設也就不需要了。循着氣化的機制(緣理,緣,循着,順着走。理,氣化的規則機制)而採取對策達到結果(而動),也就不需要在頭腦人心中估計結果設定目標了(因為結果與目標已經在氣化的內景呈象中顯現了,返觀看到了,還需要預想設計嗎!)。則,『自用則不虛,不虛則仵於物矣。變化則為生,為生則亂矣。』即可悟:自用,不再處於深深合於氣化的虛的境界,不能處於深深合於氣化的境界,就會與氣化相違背,就會有不符合氣化的行為出現,就會傷害氣化(仵,讀wǔ,上聲,仵逆,違背。)。因此也就會改變氣化的生萬物的化,這是試圖用人為代替自然發生萬物的機制,必然會引發萬物內在生命機制的混亂。

這也就是中醫所言『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不是沒有病,而是病在氣化層面已經有象,氣化已經病了,只不過尚未在形質層表現出來而已。所以中醫是不會去預防疾病的,中醫是要通過氣化實踐洞悉氣化的病變,針對氣化之病,解決氣化之病,根本不需要預防。因此預防醫學,其實是擾亂氣化,進而擾亂生命的做法。

則可悟:【道德經】曰『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即:實踐氣化,能夠返觀到氣化的象,是可以在形質發生改變之前,知道事物會怎麼變化的,這是修道行道有所成就的華彩表現,達到這個境界,人也就開始不需要知識與智謀了,表現得像愚鈍沒有知識的樣子。

這時,我們再回頭讀【經一】『勿先物動,以觀其則』,我們的人心,是不是就能做到基本放下了呢?

我們是不是也就能悟:民俗所謂『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原來是祖先教下我們,萬事萬物,根本在無(氣化)的作為,能實踐體會於氣化,見無而動,則可免庸人用自徒然擾亂真心之憂慮也。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下:形而下者,形質層面,非道的是非、得失層面。有身,身的有的層面,專注於此,則必然是寵辱,患憂。

無身:身的無的層面,氣化層面。

及:達到。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是讓我們達到氣化的身的層面,這是道的層面,是不存在禍患,寵辱,得失的層面。

『故物至則應,過則舍矣。舍矣者,言復所於虛也。』此句需要深味句前全段話,才能悟到位。

『人迫於惡,則失其所好;怵於好,則忘其所惡;非道也。故曰『不怵乎好,不迫乎惡』。

惡不失其理,欲不過其情,故曰『君子』。『恬愉無為,去智與故』,言虛素也。』:是講心的境界有層次深淺,淺的規律是好惡,處於淺則不免好惡。修心有素,則能深入靜虛,居於道境界,則好惡為虛靜所規範,其所以如此的基礎,是『智與故』所以能去,乃以其做到了『恬愉』,而所以能做到『恬愉』,是找到了『無為』並做到了『無為(根據氣化之為而為)』,故能因於中,而呈現和態。

『「其應非所設也,其動非所取也」,此言因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為法者也。感而後應,非所設也;緣理而動,非所取也。「過在自用,罪在變化」,自用則不虛,不虛則仵於物矣。變化則為生,為生則亂矣,故道貴因。因者,因其能者,言所用也。「君子之處也若無知」,言至虛也。「其應物也,若偶之」,言時適也,若影之象形,響之應聲也。』:這是講完全做到了依從氣化,達到無知無故(即實踐體會到氣化,從氣化中獲得即時的告知,因此已不需要再以邏輯思考以及形質方面的知識經驗做預設與取與。)而行。並由此體會到放棄氣化實踐,影響到氣之『化』而導致的深刻危害。於是更進一步體會到印證了這種實踐的根本在深入到氣化時獲得的直接感應告知(即前識,即全文首段末句『勿先物動,以觀其則』),其把握竅門在對『度』的『偶之』(即【黃帝內經】所謂『故與萬物浮沉於生長之門』)的把握。故此句可解為:所以,返觀到氣化出現變化之象了則應對,氣化中的變化之象過去了,則就要把剛才的應對都放下。心中見氣化有象則應、氣化之象過去了則心即放下,是說氣化的端倪萌動,是發生在氣化深層的境界,因此也就只有處於深味氣化的虛的境界才能體會到覺察到。復,氣化萌動,此處用為動詞,觀氣化萌動,即復卦、觀卦之意。前一個舍,與後一個舍,意義稍有差異。前者為捨棄,後者則為既有捨棄意思,也有居舍意思。是心處於道,則萬物畢得,動則失位,靜乃自得之意。

體會2:來自學友@Lulu

旅老師講的經六這章內容我看了一遍,講的特別精彩。通過老師的講解對【道德經】中『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有了更深的理解。老師講了兩個層面的心,人心和道心。我理解人心是後天,道心是先天本心。不修行的人一般會以人心(好惡,前識經驗來處事),修行逐漸過渡到先天道心行事,就是老師說的感受無形的氣化,順道而行。這一章老師還聯繫第一章:勿先物動,以觀其則。也告訴我們放下後天的思辯(人心),真心如如不動。體會無形的氣,隨氣而動。【清淨經】有一句: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心順氣行,氣隨人意。修道是逐漸放下的過程,就是人心全部放下了,大自在。體會先天氣,隨氣而動,最終就是孔子說的: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體會3:學友間小議『想明白的,靠不住?』

隱龍在淵:人之好惡皆出乎人的心欲,認為對自己有利的有益的就是好的,認為對自己不利的不益的就是惡的,那麼眼前的好就一定能帶來將來的好嗎?眼前的惡就一定能確定帶來將來的惡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從道的整體視角看並不存在好惡之分,因為萬事萬物在道面前都是均衡的,故也就都是平等的,因為他們本身就是道體,就是道跡。一粒沙與一粒金本無區別,人心爾。所以有道君子不會用好惡之心看待事物,如此就不會有得失的心欲。故可以以道心平等的看待一切,心平若鏡,事來以應,事去不留跡,無有牽掛,也就不會有波瀾,心亦靜,復歸於道。

故老子才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旅敬靜:@隱龍在淵,您的解,是想明白的[呲牙],想明白的,靠不住!現在思緒平穩,這樣想,回頭激情澎湃,想再這樣想就很難做到,做到了也左右不了自己的情懷。

人之好(hào)惡(wù),不完全在思想是非,而是在情感欲望,換個角度說是在身體氣化與人或物的氣化的相感,是拒絕還是親近。正是這種相感,造就了我們的怒喜思憂悲恐驚。

所以,不怵乎好,不迫乎惡,是要修出比好惡更深層的氣化來主持好惡層的氣化。才能真正做到。

隱龍在淵:@旅敬靜[強,]老師言之有理。所以能做到『惡不失其理,欲不過其情,故曰君子。』已經是很不易了,更何況是有道之君。我只是嚮往,一時有感而發。所以人明知好惡不對,卻還要為之,還是沒修到位啊!所以還是要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體會4:學友間小議『天地不仁』

甘露:為什麼講天地不仁和聖人不仁,個人從旅敬靜老師講得機制角度來理解,天地站在德的層面行事,就不考慮仁、義、禮,智,信,而聖人是站在大道角度行事,維護是更高層面事情,就沒有考慮老百姓的事情。不知道是否正確請老師們指點。

常順:天地不仁是沒有分別心,超越人的心意識,完全是自然而然,天地是自性的常寂,之體,聖人是悟道者,明體發用教化眾生,以天地的道體顯德之用,以五行之性延伸人道之五常之德,故大學之道在於明明德而止於至善。

微明:我覺得天地不仁是沒有仁,也沒有不仁,對萬物造化都一樣,人法自然,聖人待人待物也沒有區別,對土坷垃和鑽石是一樣的,對狀元和乞丐是一樣的,大胸懷。

旅敬靜:人的根本出發點,是每個人個人自己健康,人人健康,家家健康,社會健康,天地宇宙健康。這個健康,現在人們意識到要身心健康,進而意識到心往往起主導作用,但是身仍然是基礎,因為中醫,中國文化傳統,發現心的活動是身提供支撐的。所以現在說:心身健康。

旅敬靜:我們先回到【管子】四篇的學習。仁義禮智信,是精氣神按照陰陽五行運轉正常時的表現。這當中,充滿着心身互動,我們現在要學習的,是如何把握心來體會這個氣化與形質並在的身的運化,並在這當中逐步學會調攝修正心,使得心能真實反應身的氣化與形質並存互動的真相,從而保證心對身的主導能健康,才會有心身的健康,並進而深入到修悟性命健康的深層。

那麼問個問題:是什麼促成了仁義禮智信?精氣神怎麼就能正常?仁義禮智信,背後管着它們的是什麼呢?仁義禮智信,以及它背後的深層,與【管子】四篇說的心是什麼關係呢?

體會5:學友間小議『刻舟求劍』

天然:重讀旅敬靜老師的體會,意味深遠,應、因、舍,其根本在於自己對氣化世界的真實體悟,所謂和者是跟得上上層的節奏,而這個節奏感到的比我們推理得到而判的要真實,失去了感知氣氣,又想跟的上,才有理推理,或依據經驗,這裏的風險就是,推的理可能是錯的上層已變,經驗更是如此,這跟刻舟求劍一個道理。所以要提高自己感應氣化的能力,就像打球,游泳靠的還是我們的身體自身對球對水的感應。有了這個能力才能無設無取,隨之而動卻能和。

本周心術上已經全部解讀,昨天前天靜心誦讀了兩遍,感覺到了其娓娓道來的節奏,古人學習讀書要處靜室寧心神,的確感覺不同,爭取在參加沙龍之前,貫通原文[微笑]。

旅敬靜:@天然,[強]刻舟求劍,應該不僅僅是現在理解的意思,在稷下學派人眼中,刻舟求劍,應是對於完全以前人或自己已有氣化認識為依據去做事的諷諫,氣化是隨時在動的,只有深入氣化實踐,證得虛靜境界,乃至更深境界,才能真正『與萬物浮沉於生長之門』[呲牙]。

天然:經驗主義害死人。

旅敬靜:學【易經】,都知道『易』有三意,其中的變易,就是永遠在動,這是氣化存在的本質特徵。另一個意思是『不易』,我理解,『不易』的,是永遠以深入氣化,體會證悟氣化為我中華兒女的基本素養方式。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