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791|回復: 0

[儒家学说]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全文翻译

[複製鏈接]
文化传统 發表於 2019-5-22 10: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原文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全文翻译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全文翻译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白话译文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回答说:『君尽君道,臣尽臣道,父尽父道,子尽子道。』景公说:『说得好啊!确实如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的话,即使有米,我能够吃得到吗?』

注释

齐景公:姓姜,名杵臼,齐国之君。朱子:『鲁昭公末年,孔子适齐。』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尽君道,臣尽臣道,父尽父道,子尽子道。按:两字连用,第一个作名词,第二个作动词,如『君君』解释为『君尽君道』或者『君像君』。第一个『君』是『名』,第二个『君』是『分』,处在什么角色中就要各守其职,各尽其道。

孔安国:『当此之时,陈恒(按:此处当为陈乞)制齐,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故以对。陈氏果灭齐。(〖论语偶记〗:陈恒制齐,在景公卒后七八年。)』

〖论语后录〗:『夫子以昭公之二十五年至齐,当景公三十年。是时,陈僖子乞专政,行阴德于民,景公弗能禁,是不能「君君、臣臣」也。』

〖论语述何〗:『时景公宠少子舍而逐阳生,后阳生因陈乞弑舍而立,大乱数世,国移陈氏,是不能「父父、子子」,以致臣得篡国也。夫子早见及此,故其对深切如此。』

善:好。

信如:确实像……的话。

虽:即使。

得:能够。

食:吃。

诸:兼词,『之乎』。

先贤注疏

戴溪曰:齐自庄公之乱,又陈氏久专国政,无君臣之分久矣。景公之时,君臣父子之道皆失,故圣人之对及此。

〖论语注疏〗曰:此章明治国之政也。政者,正也。若君不失君道,乃至子不失子道,尊卑有序,上下不失,而后国家正也

张栻曰:为政以叙彝伦为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彝伦所为叙也。虽尧舜之治亦不越乎此,贵于尽其道而已。

朱子曰:此人道之大经,政事之根本也。是时景公失政,而大夫陈氏厚施于国。景公又多内嬖而不立太子。其君臣父子之间,皆失其道,故夫子告之以此。景公善孔子之言而不能用,其后果以继嗣不定,启陈氏弒君篡国之祸

〖管子〗曰: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

〖说苑〗曰:此非一日之事,有渐以至也。

刘宗周曰:政有大纲,君臣父子是也君尽君道,臣尽臣道,父尽父道,子尽子道,而政无馀蕴矣。虽然君仁则臣忠,父慈则子孝,故曰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远近莫敢不一于正,而无邪气奸于其间者,此政之说也。

杨氏曰:景公知善夫子之言,而不知反求其所以然,盖悦而不绎者。齐之所以卒于乱也。(郑汝谐曰:此所以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徐英曰:〖春秋〗以正名分为要务,夫子之所以告景公者,即庄生所谓『道名分』也。

〖史记〗曰:夫〖春秋〗明三王之道,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先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拨乱世反之正,莫过于〖春秋〗。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大学〗曰:为人君,止于;为人臣,止于;为人子,止于;为人父,止于

〖孟子〗曰: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

唐文治曰:〖易传〗言:『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此天地之常经,人道之根本也。由此者,家盛而国兴;不由此者,家衰而国亡。

李炳南曰:陈氏灭齐,在景公时已见其兆,所以孔子示以根本之图。后世治国平天下的人果能力行孔子的人伦之教,自然绝其祸乱之源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见为政在于尽伦也。为政者必以敦伦为要也。

附录

陈祥道曰:景公之时,庆封灭崔氏,田鲍髙栾谋庆氏,而田氏又私其德于民,此臣不臣也。景公以少子荼为太子,而逐群公子于莱邑,而群公子皆亡于外,是子不子也。臣之不臣,以君之不君;子之不子,以父之不父,故孔子答以君则臣臣,父则子子也。

戴溪曰:昔景公欲用孔子,以尼溪之田封之。晏子沮之曰:『儒者滑稽而不可执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揖逊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呜呼!晏子知礼之可以已齐乱,而不知夫子之可以行礼也。使景公略知用夫子,则陈氏之乱,不动声色而齐可无事。今晏子之言及此,是亡齐者非陈氏也,晏子也

本章参考书目

〖大学〗〖孟子〗〖论语集解〗〖论语集注〗〖论语注疏〗〖论语正义〗〖论语新解〗〖论语学案〗〖论语意原〗〖论语集释〗〖论语全解〗〖石鼓论语答问〗〖论语大义〗〖论语会笺〗〖癸巳论语解〗〖论语讲要〗〖论语述何〗〖论语后录〗〖论语偶记〗〖管子〗〖史记〗〖说苑〗〖四书解义〗。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