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42|回覆: 0

[儒家學說]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翻譯

[複製鏈接]
文化傳統 發表於 2019-6-11 09: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原文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

白話譯文

冉有退朝回來。孔子說:『怎麼這麼晚了?』冉有回答說:『因為有國政。』孔子說:『大概只是季氏的家事吧。如果有國政的話,即是朝廷不用我,我也會參與且知道。』

注釋

退朝:指退於季氏之私朝。朱子:『冉有時為季氏宰。』

晏:晚,指比平時回來晚。錢穆:『古人之朝,天微明,辨色即入。冉有退朝晚,故孔子問之。』

有政:有國政討論。政,國政。馬融:『政者,有所改更匡正。』

事:家事、私事。按:孔子校正季氏之家事、私事不能稱『政』,甚至事實上是政,由於議於季氏私朝也只能稱作『事』。馬融:『事者,凡行常事。』

雖:即使。

以:用。

與聞:參與而且知道。馬融:『如有政,非常之事,我為大夫,雖不見任用,必當與聞之。』朱子:『禮:大夫雖不治事,猶得與聞國政。』

前賢註疏

【四書解義】曰:此一章書是孔子諷弟子以警權臣也。

【論語註疏】曰:此章明政、事之別也。(按【正義】:政、事有公私之別。)

李炳南曰:孔子辨別政與事,有正名定分的意思。

朱子曰:是時季氏專魯,其於國政,蓋有不與同列議於公朝,而獨與家臣謀於私室者。故夫子為不知者而言,此必季氏之家事耳。若是國政,我嘗為大夫,雖不見用,猶當與聞。今既不聞,則是非國政也。語意與魏徵獻陵之對略相似。其所以正名分,抑季氏,而教冉有之意深矣。(聖人辨之,亦是警之,亦是正名

【四書近指】曰:魯政逮於大夫四世矣,康子與冉子謀者固政也。曰『有政』,實對也,而不知失辭也。夫子嘗曰:『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故一聞其言,而正其失曰『其事也』。

【四書訓義】曰:上下之亂也,先竊其實而猶存其名。竊之已久,則並其名而竊之,至於並竊其名而不忌,而大亂遂不可解。君子欲正其所竊之非,必先急奪其名。一言而大法昭焉,此欲正其實必先正其名之大義也。

蔡節曰:今不得而與聞,必其事而已。味夫子之言,意不但辨政與事之不同,蓋亦有所譏矣

劉宗周曰:季氏無君,將公朝之政,視為一家私事矣,雖政亦事也。冉子受季氏籠絡,墮其術中,自以為義,急國政而不之避也,亦愚矣。故夫子醒之。

錢穆曰:冉有仕於季氏而猶在孔門,退朝稍晏,孔子問之,師弟子親如父子家人,固不獨於顏子一人為然。此處當從公私言,尤見嚴正

戴溪曰:君臣禮廢已久,諛諂成俗,雖君子在習俗中浸淫不覺,語言亦不識輕重,如冉子有政之類是也。蓋冉有不曾仕於公朝,今之退朝者是退季氏之朝也。謂季氏家事為,是當時習俗之辭,不以為怪也。聖人不欲直言其,為之隱其辭以警悟冉有之意。使冉有感悟聖人之言,他日旅泰山、伐顓臾之事,皆有以處矣。此聖人之微意也

附錄

鄭康成曰:君之教令為政,臣之教令為事。

蔡節曰:卿大夫有家爾。季氏,魯卿也,安得謂之朝邪?此必魯君之朝也。案【左氏傳】魯哀公十一年齊伐魯,季孫使冉求從於朝,俟於黨氏之溝。冉有為季氏家臣,固無朝魯君之理,然以此考之,乃從季氏自魯朝而退也。觀『有政』一言,其為公朝又可知矣。

【論語講要】曰:冉子所議實是國政,不是家事,有政亦是據實而對,但季氏專於魯政,不議於公朝,而獨與家臣謀於私室,則雖政亦事也

本章參考書目

【論語集解】【論語義疏】【論語註疏】【論語集注】【論語集釋】【論語集說】【論語新解】【論語講要】【論語學案】【論語正義】【石鼓論語答問】【四書訓義】【四書解義】【四書近指】。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