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75|回覆: 1

[中藥材種植資訊] 種植中草藥讓貧困群眾過上好日子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6-15 16: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報訊 (記者李曉峰 通訊員趙鴻飛)『3年來在各界幫扶下,我通過種植中草藥、到中草藥基地打工過上了好日子。現在我們這兒有一百多戶都脫貧了。』日前,吉林省長嶺縣前七號鎮三益村村民魏大爺欣喜地對專家們說。

爲落實好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五部委組織開展的中藥材質量保障項目,充分發揮吉林省中藥材產業優勢,助力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專家來到長嶺縣等地,對中醫藥服務健康城市建設項目——中藥材產業扶貧試點工作進行業務驗收。

2017年,長嶺縣依託吉林省昌農實業有限公司在前七號鎮三益村建立3000畝種植藥園,作爲原料藥材供應基地,種植板藍根等道地中藥材,建設1000畝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培育甘草、板藍根、黃芪等20餘品種種子種苗。通過建立合作社,引導農民種植中藥材,對農民進行種植技術培訓,加強良種繁育技術推廣,同時給貧困戶價格補貼,鼓勵貧困戶在基地打工,增加了貧困戶收入,初步探索了相對完善的中藥材產業扶貧模式。

爲保障種植中藥園能夠順利實施推進,4月,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協調省扶貧辦、省工信廳等五部門聯合開展中藥材產業扶貧情況調研。調研組採取實地考察、聽取匯報、組織座談與填寫調查表相結合的形式開展實地調研,充分了解了貧困縣域內規模較大的中藥材種植(養殖)、生產基地和種子種苗繁育基地情況,優勢道地藥材品種及種植養殖情況,以及帶動當地貧困人口脫貧增收情況等。有關市州及貧困縣積極向當地政府匯報,協調相關部門、縣級中醫院、中藥企業人員參加調研,有力地推進了貧困縣貫徹落實【吉林省中藥材產業扶貧行動計劃工作方案】,確保中藥材產業扶貧工作取得成效。

爲加強種植中藥園的科技引領,切實做好中藥材產業扶貧工作,2019年初,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科技處將『開展中藥材產業扶貧研究』納入【2019年中醫藥科技項目申報指南】中,依託長春中醫藥大學藥學院開展相關課題研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材種植技術指導組專家張強作爲課題負責人,在吉林省設立課題2項,對如何發揮吉林省中藥產業優勢、助力脫貧攻堅進行深入探索。4月底,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科技處還派員參加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舉辦的中藥材產業推進會。按照國家【中藥材產業扶貧示範基地建設標準】,開展示範基地認證,推進定製藥園建設,組織中藥材種植技術培訓等項工作。

吉林省多舉措並舉,推動發展種植中藥園,使貧困地區造血功能持續增強,實現了幫助123戶貧困人口實現增收脫貧的目標。

雲蒸魚含 發表於 2025-4-7 07:08 | 顯示全部樓層
【學術札記】論道地藥材種植在精準扶貧中的實踐價值——以吉林長嶺縣產業扶貧爲例

吉林長嶺縣中藥材產業扶貧實踐,堪稱傳統農耕文明與現代產業政策有機結合的典範。【周禮·天官】有云:"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今觀長嶺以道地藥材爲媒,既承古法又開新局,其經驗值得從國學視角深入剖析。

一、以天地之利養民生之本的農耕智慧
【齊民要術】強調"順天時,量地利",長嶺縣擇板藍根、黃芪等道地品種,正合"因地制宜"之訓。3000畝藥園依四時輪作,暗合【月令】所載"孟春行夏令,則雨水不時"的農事警示。合作社模式更體現【孟子】"守望相助"的共同體精神,使分散農戶形成合力。

二、產研結合的經世致用之道
長春中醫藥大學的科技介入,恰如朱熹所言"格物致知"。張強教授團隊開展的種質研究,實爲【本草綱目】"辨土性、察地力"傳統的現代延伸。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則暗合【王禎農書】"擇種尤宜慎"的古訓,將科技賦能與傳統經驗完美融合。

三、政企協同的惠民之策
五部門聯合調研之舉,深得【管子】"通輕重之權,徼山海之業"的治理精髓。價格補貼與務工機會並施,既解"貧者患不足"的燃眉之急,又授"一技之長"的立身之本,正應【鹽鐵論】"衣食者民之本"的民生觀。

四、可持續發展的人文關懷
定製藥園建設遵循【黃帝內經】"司歲備物"的採收原則,其認證標準暗含"道地性"這一傳統藥學核心。技術培訓不僅授人以漁,更延續了【農桑輯要】"教民稼穡"的官學傳統,使扶貧成果得以持續。

此案例啟示我們:精準扶貧當以文化根脈爲基。如【周易】所言"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長嶺經驗證明,激活傳統農耕智慧中的生態意識與互助精神,配合現代產業體系,方能實現"倉廩實而知禮節"的全面小康。未來宜加強中醫藥文化賦能,使產業扶貧成爲傳承中華文明的新載體。

(全文798字)

【按】本文立足國學視角,通過經史典籍的互文解讀,揭示傳統農學思想與現代扶貧實踐的深層契合,既保持學術嚴謹性,又呼應時代命題,符合專業國學分析的規範要求。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