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朱丹溪開始,江南名醫輩出,他們可以說沿襲朱丹溪注重地域差異的角度,使中醫學術面貌出現較大變化。
•至江南醫家崛起,他們在常年接觸的大量病例中,積累了諸多與北方醫家不一樣的實踐經驗,也歷經了二三百年之久的醞釀,始形成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等溫病辨證體系。
•寒溫分立,一直引來許多爭論,但持平之論者,多能從地域角度進行討論。
晉唐以前中國經濟文化的重點在黃河流域一帶,對疾病的醫療經驗以北方爲主。隨著宋元以降,經濟文化重心向東南轉移,南方的地理氣候及疾病對醫家臨床產生了重要影響,最終促使溫病學說脫離傷寒而獨立,成爲中醫學術發展的一大變化。這種變化需要在較爲典型的地域環境下才能形成,不可能主觀造就。不同地域下形成的學說都可以並存於中醫學術框架之中,只是在不同地區的應用有多少之別,從而成爲地域醫學流派分立的依據。
中醫學數千年歷史中呈現出一源多流的現象,奠基於四大經典中醫學術主幹,在後世發展分化爲多個學術流派,使中醫學術出現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對於如何理解流派的差異及爭鳴,人們眾說紛紜。其實,不同流派的產生往往有其根由,明了其根源,對於評價流派才能有一個較爲合理的角度。
從歷史上看,中國幅員廣大,各地區的氣候環境有著較大的差異。南方以嶺南閩粵爲代表,閩粵地跨熱帶,蒸發甚而腠理疏,既易受寒,又易受濕,故多用燥藥以化濕;北方以山西、陝西等地爲代表,天氣高寒乾燥,冬季寒風凜冽,人體肌腠固密,故多用麻桂重劑發表。很多中醫學術流派的形成,其實與地域環境的差異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黃帝內經】奠定『因地制宜』的法則
中醫學的運用應隨地域環境而有所變化,這即中醫『三因制宜』原則中的『因地制宜』。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對此有典範性的論述,大致上有兩種角度,即分別以陰陽與五行爲基礎。
從陰陽角度,【黃帝內經】具體以東南與西北爲例討論地域的陰陽盛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東方陽也,陽者其精並於上,並於上,則上明而下虛,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陰也,陰者其精並於下,並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素問·五常政大論】中也有類似經文,並談到兩地人群體質與壽命的區別說:『高下之理,地勢使然也。崇高則陰氣治之,污下則陽氣治之,陽勝者先天,陰勝者後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高者其氣壽,下者其氣夭。』時而還論述了地域對疾病機理及治療大法的影響:『岐伯曰:西北之氣散而寒之,東南之氣收而溫之,所謂同病異治也。故曰:氣寒氣涼,治以寒涼,行水漬之。氣溫氣熱,治以溫熱,強其內守。必同其氣,可使平也。假者反之。』
從五行五方角度,【素問·異法方宜論】記載得更爲細緻,如說:『東方之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吃魚,而嗜咸……其病皆爲痛瘍,其治宜砭石……西方者,金玉之域,砂石之處……其民華食而脂肥……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藥……北方者……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髒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南方者……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其病攣痹,其治宜微針……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這裡不僅說明了由於各地的地形、水文、氣候等地理條件的不同,使得各地居民有不同的生活習慣,而且還分析了由於環境和生活習慣的不同,往往還影響到人體的健康狀況,因而會產生不同的疾病,同時也需要不同的方法,因地制宜予以治療,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兩晉至金代對地域經驗的因循漸積
後世醫家在【黃帝內經】基礎上,對地理環境對臨床治療的影響有一些更爲具體的論述。如六朝陳延之【小品方】指出:『凡用諸方欲隨土地所宜者。俱是治一冷病,共方用溫藥分兩多者,宜江西、江北;用溫藥分兩少者,宜江東、嶺南也。所以方有同說而異藥者,皆此之類也。』唐代【千金方】說:『凡用藥,皆隨土地之所宜:江南、嶺表,其地暑濕熱,肌膚薄脆,腠理開疏,用藥輕省;關中、河北,土地剛燥,其人皮膚堅硬,腠理閉實,用藥重複。』【外台秘要】也曾談及應用灸法時注意到南方氣候炎熱的特點,在『灸用火善惡補瀉法』 中討論『灸不過三分』時,指出『若江南嶺南寒氣既少,當二分爲准』。
不難看到,晉唐乃至宋代,對地域環境的影響大多局限於用藥法則、治療分量等具體的差異上,逐步積累起較爲表淺經驗。同時在這一時期,中醫學術模式中也沒有什麼流派之說。及至金代劉河間、張從正、李東垣三家崛起,創立新說,後世爲之命名爲寒涼派、攻下派及補土派,他們的思想主要受宋代理學紛爭的影響,以及緣於對運氣學說的反思,同時他們與晉唐大多數醫家一樣,主要居於北地,學術中對地域問題並無太多討論。
南方地域促使中醫學術帶來變革
宋室南渡後,江南經濟文化日益繁盛,在此背景下,學術水平較高的醫家漸次增多,其中當其沖者即浙江的朱丹溪。他在融前人學術之長的基礎上,大力讚揚金代三家的創新,但又鮮明地指出不同。其立論的基礎,相當強調地域區別。如在討論李東垣昇陽益氣之法時說:『西北之人陽氣易於降,東南之人陰火易於升,苟不知此,而徒守其法,則氣之降者固可愈,而於其升者亦從而用之,吾恐反增其病。』由朱丹溪開始,江南名醫輩出,他們可以說沿襲朱丹溪注重地域差異的角度,使中醫學術面貌出現較大變化。
這裡以溫病學說的產生爲例進行討論。眾所周知溫病學派誕生於明清時期,但其源頭實可溯源於朱丹溪。【丹溪心法】論外感說:『【內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內傷者極多,外感間或有之,有感冒等輕症,不可便認爲傷寒妄治……西北二方,極寒肅殺之地,故外傷甚多;東南二方,溫和之地,外傷極少,所謂千百而一二者也。』這裡所說『外傷』即指寒邪所傷,認爲在南方較爲少見。隨後即有元末王履(江蘇崑山人)鮮明地提出『溫病不得混稱傷寒』,開啟了新的發展方向。及至明末清初,經過5位江南醫家(江蘇吳縣吳又可、葉桂、薛生白,江蘇淮陰吳鞠通,浙江杭州王孟英)的努力,確立了溫病學說,傷寒學派與溫病學派形成分野。
其實,自【傷寒論】以來,歷代醫書並非不言溫病,無論是【諸病源候論】【千金方】還是【傷寒總病論】【聖濟總錄】等,都設有專篇,但何以始終未深入發展下去從而突破傷寒體系呢?筆者認爲並非後世紛爭中所說前人因循守舊、識力不夠等,重要的原因是在長江以北地域裡,此類疾病的發病數量以及典型性都不足夠,北地醫家雖加重視,但尚未具備條件提出新說。像【備急千金要方】所說:『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爲病,而以傷寒爲毒者,以其最爲殺癘之氣也。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其寒毒藏於肌骨中,至春變爲溫病。』相較之下他們覺得溫病危害並沒有那麼重要。【傷寒總病論】開始將『天行溫病』作爲專節,但所列的病名如青筋牽、赤脈 、白氣狸、黑骨溫、黃肉隨等,實際源自【千金方】的五臟陰陽毒,其病名頗爲怪異,似只是套用五臟五色理論模式,而非來自充分實踐基礎上的經驗總結。
至江南醫家崛起,他們在常年接觸的大量病例中,積累了諸多與北方醫家不一樣的實踐經驗,也歷經了二三百年之久的醞釀,始形成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等溫病辨證體系。
其實江南醫家早期也嘗試改良傷寒體系來治療溫病,最有名的是明代陶節庵(浙江餘杭人),其【傷寒六書】,認爲『若言四時俱是正傷寒者,非也。此三者,皆用辛涼之劑以解之。若將冬時正傷寒之藥通治之,定殺人矣。辛涼者,羌活沖和湯是也』。其所創羌活沖和湯一方號稱爲『以代桂枝、麻黃、青龍、各半等湯』的神藥,又有柴葛解肌湯等名方。然而他既被傷寒家批評『其六經分證,牽入【內經】熱病法與仲景傷寒法,一併砌入,混同無別』,以致被視爲『仲景罪人』,又被後世溫病家批評說『蓋溫病誤表,縱不成死候,亦必不易愈矣,麻黃、桂枝,人猶膽怯,最誤人者陶節庵之柴葛解肌湯也』,兩不討好。由此可見,溫病學說脫離傷寒而獨立,在當時實有其必要性。
寒溫分立,一直引來許多爭論,但持平之論者,多能從地域角度進行討論,如清代新安醫家程鍾齡說:『東南之地,不比西北,隆冬開花,少霜雪,人稟常弱,腠理空疏,凡用汗藥,只須對症,不必過重。予嘗治傷寒初起,專用香蘇散加荊、防、川芎、秦艽、蔓荊等藥,一劑愈,甚則兩服,無有不安。而麻黃峻劑,數十年來,不上兩餘。可見地土不同,用藥迥別。』他針對麻黃湯指出:『此方不宜於東南,多宜於西北。西北稟濃,風氣剛勁,必須此藥開發,乃可疏通,實爲冬令正傷寒之的劑。若東南則不可輕用,體虛脈弱者受之,恐有汗多亡陽之慮。』
當然這不等於說南方地域誕生的學說就只能適用於南方,王孟英在【溫熱經緯】中評陳平伯【外感溫病篇】曰:『獨是西北風高土燥,風寒之爲病居多』一語時指出:『亦不盡然。』 他不但認同陳氏『而凡大江以南,病溫多而病寒少』 的意見,更進一步指出『北省溫病亦多於傷寒』,『投以發表不遠熱,攻里不遠寒諸法,以致死亡接踵也』。反之亦然,南方也並非不能用傷寒法,具體全在於辨證而已。
【黃帝內經】所確立的『因地制宜』原則,隨著中國經濟文化中心的變遷而不斷得到充實。在晉唐以前,中國經濟文化的重點在黃河流域一帶,對疾病的醫療經驗以北方爲主。隨著宋元以降經濟文化重心向東南轉移,對南方的地理氣候及醫藥特點的認識逐步加深,推動了明清溫病等學派的形成,促使中醫學術發生明顯變化。
以前對這種變化有許多爭論,其實從地域角度來看,這些變化是因客觀條件而促成,並非某些醫家的『標新立異』或『背古』。參考現代臨床科研的概念,可以說地域條件的差別越大,氣候條件和病證特徵越典型,同時可供觀察的病人樣本數量越大,就越有利於理論與治法的創新。而這種創新,當然不可能用於否定其他典型地域誕生的理論,它們都可以並存於中醫學術框架之中,從而帶來中醫學術的深化,這也最好地說明了中醫基本理論的包容性和可擴性。
同時,基於地理環境、四時氣候、人群體質以及臨床疾病的多樣性,雖然各個學說誕生的地域不同,但它們在所有地域都是有其應用價值的,只是如果從『大數據』來看,各地應用的情況有多有少,範圍有廣有狹而已,這就在總體上表現爲不同地區的醫藥特色異同,成爲地域醫學流派分立的依據。(鄭洪 浙江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
(本文摘自【中醫藥文化】2017年第一期)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