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章按:君死国,臣死君,君死其私,臣不当其死,否则是谓不仁矣。如管仲之仁,公而无私,正而不邪,固仁矣。满清一朝,以野蛮之性,而曲伪人文经典,强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竟就天下之大恶,妄役华夏之民以侍其族,满遗固然不得其死矣。 又按:国君之仁,为臣之仁,俱仁而有所相异。管仲不死公子纠,时管仲乃公子纠之家臣,亦桓公之国臣也,国为公而家为私,故管仲不当其死也;管仲相桓公,则朝廷为公,诸侯为私,故管仲尽仁以尊王攘夷。 思维启发:仁义者,人文之本,五常之基,一旦有失则祸害人文公义;是以,审察务本,明辨其情,唯公唯正,方能成就。
公正社会出自管仲之仁
公正社会出自管仲之仁 论语·宪问篇·十七章桓公杀公子纠原文简体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正体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口语解释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为公子纠而死,管仲却不死。”接着问到:“这算不上仁吧?”孔子说:“齐桓公多次会合天下诸侯,却不用兵车武力,这都是管仲出的力啊。有如他的仁啊!有如他的仁啊!” 延章疏:子路说,“齐桓公诛杀公子纠(齐桓公已立,而公子纠仍争权不臣),(公子纠的家臣)召忽为公子纠殉死,管仲家臣则不为其死。”又说,“这是未尽其仁吧?”孔子说,“齐桓公多次会合天下诸侯,却不是借用军事武器威胁,这都是管仲尽力促成的,管仲以天下为公,尊行王道,而揭发制止夷狄之无道,这是尽到他应尽的仁了!这是尽到他应尽的仁了!” 注释公子纠:齐僖公之子。他与齐襄公、齐桓公是兄弟。朱子:“按《春秋》传,齐襄公无道,鲍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及无知弑襄公,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奔鲁。鲁人纳之,未克,而小白入,是为桓公。使鲁杀子纠而请管召,召忽死之,管仲请囚。鲍叔牙言于桓公以为相。子路疑管仲忘君事雠(chóu),忍心害理,不得为仁也。”延章注:襄公弑,公子小白乃立,是为齐桓公,公子纠后知后觉,归国已迟而图谋不轨,是见诛。 死之:为之殉死。 九合诸侯:一说三九等字是虚数,表示多次,“九者数之究,一者数之总”,《左传》载有十四会,《谷梁传》载有“衣裳之会十有一’;一说九次会合诸侯,《史记》称齐桓有“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程石泉据《正义》“‘九合诸侯,不以兵车’,郑玄实指,应为鄄、鄄、幽、幽、柽、贯、阳谷、首止、宁母之九会”,《正义》:“故云‘自柯之明年,葵丘以前,已有九合也’”;一说“九合”当作“纠合”,纠集会合之意。 不以兵车:以,用;兵车,原指军用车,泛指军事武器。不用军事武器。 管仲之力:桓公称霸,管仲相之之力。管仲用正道辅佐桓公,所以孔子称其功而许其仁。 如其仁:延章注:尽其仁,做到了他应尽的仁。齐桓公九合诸侯,不需借用军事武器的威胁,而坚守大公致正,尊王攘夷,这正是管仲所处的职位应当奉行的仁义。白石钱氏注:“如其仁,如其所成之仁也。” 先贤注疏《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圣人就人论仁也。 《春秋》鲁庄公九年书曰:公伐齐,纳纠。齐小白入于齐,齐人取子纠杀之。 致堂胡氏曰:纠不书“子”者,明纠不当立也;以小白系“齐”者,明小白宜有齐也;杀纠复称“子”者,明不当杀也。 《管子·大匡篇》曰:鲁君乃遂束缚管仲与召忽。召忽曰:“子为生臣,忽为死臣。子其勉之,死生有分矣。”乃行,入齐境,自刎而死。管仲遂入。君子闻之曰:“召忽之死也,贤其生也;管仲之生也,贤其死也。” 《管子·小匡篇》曰:兵车之会六,乘车之会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荀子·王霸篇》曰: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伯(霸)长。 《论语正义》曰:桓公假仁义以服诸侯,诸侯皆来就桓会盟,不用兵车驱迫之也。 朱子曰:不以兵车,言不假威力也。如其仁,再言以深许之。其利泽及人,则有仁之功矣。 郑汝谐曰:死固人之所难,然不贵于必死也。义所当死,君子死之;可以无死,死则伤勇。召忽之死,匹夫匹妇之谅也。子路之意,以召忽之死为仁,管仲不死为未仁,夫子对以如其仁、如其仁,谓召忽不如管仲之仁也。 钱穆曰:不以兵,乃不假威力。所以必著不以兵车者,乃见齐桓霸业之正。然则管仲之相桓公,不惟成其大功之为贵,而能纳于正道以成其大功之为更可贵。本章孔子以仁许管仲,为孔门论仁大义所关。 《四书辨疑》曰:仲为霸者之佐,始终事业不过以力假仁而已。所假之仁,非其固有之仁。管仲乃假仁之人,非有仁者真实之仁,所成者无异,故曰“如其仁”。(犹如“知者利仁”之义。) 李光地曰:盖管仲虽能使桓公以义率诸侯,然未免所谓五霸假之者。若仁,则王者之事矣。语意犹云似乎亦可称仁也,盖未成乎仁者之德。而其功固不可没也。 刘宗周曰:夫子生于衰周,目击僭王、猾夏之祸,而身不能用。一腔热血,无处可洒,不觉追念管仲之功,至以为到今受赐。盖伤今之无仲也,自是痛痒相关,子路、子贡只从一身起见故云。(按:其时不惟无王者,且连管仲之才者亦无。) 戴溪曰:说《春秋》者曰:信其信,仁其仁。衣裳之会十有一,未尝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兵车之会四,未尝有大战也,爱民也。所谓仁其仁者,即如其仁是也,如其所成就,是亦管仲之仁也。大抵有功于生民者,皆可以言仁。 相关材料群弟恐祸及,故次弟纠奔鲁,其母鲁女也,管仲、召忽傅之。次弟小白奔莒,鲍叔傅之。小白母,卫女也,有宠于釐公。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及雍林人杀无知,议立君,高、国先阴召小白于莒。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详(佯)死,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为桓公。桓公之中钩,详死以误管仲,已而载温车中驰行,亦有高、国内应,故得先入立,发兵距(拒)鲁。秋,与鲁战于乾时,鲁公败走,齐兵掩绝鲁归道。齐遗鲁书曰:“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自杀之。召忽、管仲仇也,请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将围鲁。”鲁人患之,遂杀子纠于笙渎。召忽自杀,管仲请囚。(选自《史记》) 子路问于孔子曰:“管仲何如人也?”子曰:“大人也。”子路曰:“昔者管子说襄公,襄公不说,是不辩也;欲立公子纠而不能,是无能也;家残于齐而无忧色,是不慈也;桎梏而居槛车中无惭色,是无愧也;事所射之君,是不贞也;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是无仁也。夫子何以大之?”子曰:“管仲说襄公,襄公不说,管仲非不辩也,襄公不知说也;欲立公子纠而不能,非无能也,不遇时也;家残于齐而无忧色,非不慈也,知命也;桎梏居槛车而无惭色,非无愧也,自裁也;事所射之君,非不贞也,知权也;召忽死之,管仲不死,非无仁也。召忽者,人臣之材也,不死则三军之虏也;死之则名闻天下,夫何为不死哉?管仲者,天子之佐,诸侯之相也,死之则不免为沟中之瘠;不死则功复用于天下,夫何为死之哉?由!汝不知也。”(选自《说苑》) 本章参考书目《春秋》《论语集解》《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新解》《论语学案》《论语正义》《论语大义》《论语札记》《石鼓论语答问》《论语意原》《论语集释》《论语集说》《论语读训》《史记》《说苑》《荀子》《管子》《左传》《谷梁传》《四书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