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78|回覆: 2

[儒家學說] 君子不重則不威,何謂?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9-9-17 12: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

君子不重則不威

君子不重則不威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延章按

威者,懾服人也。君子之威者,言服人也。

言之服人者,非止於理,亦必行之也。

是故君子之言,言必在理,言出必行。諾而行之謂之信,令而行之謂之重不能抗也重者,人,信而服人,重而威人。

是故君子不謔言、不輕言,凡言自重。謔言者人謔之,輕言者人輕之,自重者人重之。

此之謂君子自重而後威人也。

【口語翻譯】

威的意思,是指震懾屈服他人。君子的威,除了武力震懾,更重要的是言理服人。

言辭要服人,不止要有道理,更要言出能行,言出果行。

因此君子說話,言辭一定是有道理的,說出來的話必須執行。許諾他人的話而後執行,這叫誠信,發令而後有人執行,這叫穩重。誠信能夠服人,穩重也能服人。

所以,君子不說戲謔的話,不輕易說話,但凡說話,都會注重說的話必須執行了。經常說戲謔的話,看上去是幽默,但別人就會認爲說話的人不正經;隨便說話,而不注重是否已經執行,那麼別人會認爲說話的人很隨便,不穩重;而自己很注重自己的言辭,很注重自己的話是否已經執行了,這樣的人,別人也會很注重他,畏服他,不敢有違。

這就是君子要自重,然後?能畏服別人的原因了。

道德經 發表於 2025-4-5 02:5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君子威儀之本——釋"不重則不威"精義】

孔子言"君子不重則不威"一語,實爲修身立世之樞要。今試析其三重精義:

一、威儀之本在莊敬
【禮記】有云:"君子莊敬日強",此"重"字當首解爲莊敬之態。朱子注"重"爲"厚重",非僅指形貌之端嚴,實乃心性之凝定。君子持身若鼎彝,言笑有節,舉止有度,使人望之儼然而生敬畏。昔程頤見人靜坐便嘆其善學,正爲此莊敬之氣能自生威儀。

二、言行之重在不苟
夫子所謂"學則不固"者,正恐輕浮則德業難成。陽明先生雲"知行合一",君子出言必慮其所終,行事必稽其所敝。如商鞅徙木立信,非徒示法之嚴,實彰言之必踐。故【易經】特著"修辭立誠"之訓,言重則行篤,行篤則威自立。

三、存心之重在慎獨
更深觀之,此"重"字尤在慎獨功夫。劉宗周言:"威儀三百,細行三千,皆從戒慎恐懼中流出。"君子雖獨處暗室,亦如臨師保,此心常存敬畏,自然形於外者凜然不可犯。故威非強作之態,乃德充之符,恰似古玉含章,其溫潤中自有不可褻玩之質。

今人常惑於威權之術,殊不知夫子此語直指本原。觀諸葛武侯"淡泊明志"而令敵國生畏,範文正"先憂後樂"而使佞小斂跡,皆可證真威儀生於道德之厚重。學者當於此句深玩而力行之,方知聖人之言不我欺也。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4-7 11:53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