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07|回覆: 2

[醫藥臨床] 胃痛、反酸、燒心,中藥效果更好

[複製鏈接]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谷某,女,2019年7月19日初診。訴胃痛、反酸、燒心4年余,加重3周。自訴因患高血壓、高血脂,故常年服用降壓、降脂藥。2015年出現胃痛、反酸、燒心等症狀,在協和醫院行胃鏡檢查,顯示淺表性胃炎,服用醫生開具的達喜酸鋁碳酸鎂片等藥後,覺症狀減輕可以忍受,遂未再繼續治療,直至2019年6月24日,胃痛、反酸、燒心等症狀加重,不可忍受,在火箭軍總醫院住院4天,住院期間做了腸鏡及胃鏡檢查,顯示萎縮性胃炎伴食管反流。出院後服用醫生開具的瑞巴派特片、安達鋁鎂加混懸液、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兩周,感覺症狀絲毫沒有減輕,反而逐漸加重。經人推薦,來張雪亮老師門診求診。刻下症見胃痛、反酸、燒心,性急,舌淡苔薄白,脈弦緩。

診斷:胃痛(肝鬱脾虛型)。

治則:疏肝健脾,制酸止痛。

方藥:枳術丸加減:枳實15g,生白朮15g,蒲公英15g,煅瓦楞子15g,海螵蛸15g,敗醬草15g,威靈仙15g,鬱金15g,木香6g。14服,水煎服,早晚分服。

2019年8月2日複診:自述服藥1周後,胃就已經完全不痛了,效果甚佳,現僅剩些許反酸、燒心。原方加一味紫蘇梗10g,仍開14服。

8月16日複診:述症狀全消。張老師囑患者原方續服,以鞏固療效,病情痊癒,不用再來複診。

按語:本病以枳術丸為主方治療,針對其肝鬱脾虛之本,健脾行氣,恢復脾胃氣機。敗醬草性味辛、苦、微寒,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祛瘀止痛之功。敗醬草再加上煅瓦楞、海螵蛸等常用制酸藥,以治其標;蒲公英中所含物質可以起到抗幽門螺桿菌和保護胃黏膜的效果。鬱金、木香、紫蘇梗合用,疏肝行氣止痛。全方標本兼治,共奏疏肝健脾,制酸止痛之功。(張雪亮 彭麗媛 中國中醫科學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25-3-27 08:18 | 顯示全部樓層
醫案分析:肝鬱脾虛型胃痛辨治心得

本案患者胃痛、反酸、燒心反覆發作四年,西醫診斷為萎縮性胃炎伴食管反流,然西藥療效不顯。細究其因,當屬中醫"肝鬱脾虛"之證。患者性急脈弦,乃肝氣鬱結之象;久病及舌淡苔白,則為脾虛失運之徵。肝鬱克脾,胃失和降,故見酸逆灼痛。

治法解析:
張師以枳術丸為底方,深得"治胃先調肝,健脾必理氣"之旨。方中枳實配白朮,一消一補,復中焦升降之機;煅瓦楞子、海螵蛸制酸護膜,直折標症;更佐蒲公英、敗醬草清鬱熱而不傷胃,威靈仙通絡止痛,鬱金、木香疏肝解郁。全方標本兼顧,肝脾同調,故一周即痛止。

複診調方:
二診加紫蘇梗10g尤見匠心,此藥辛溫芳化,能宣肺胃之氣,【本草匯言】謂其"散寒氣、消脹滿、通噎膈",既助鬱金木香疏肝,又協枳實降胃,於殘餘反酸燒心之症尤為切要。

此案啟示:慢性胃炎見肝鬱脾虛者,不可專事攻伐或單純抑酸。當以調和肝脾為樞機,佐以制酸護膜,方能取得持久療效。西醫所謂萎縮性胃炎伴反流,在中醫辨證施治下,亦可收速效。
付巧 發表於 2025-4-2 21:28 | 顯示全部樓層
【病案析微】從肝鬱脾虛論治萎縮性胃炎伴反流之驗案

本案呈現典型脾胃病標本夾雜之候,其治療思路深合【內經】"土得木而達"之旨。患者久服西藥損傷中陽,情志不暢又致肝木橫逆,形成肝鬱乘脾、胃失和降之病機。張師以枳術丸為底方加減,實得仲景"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三昧。

辨證要點有三:其一,脈弦緩提示肝鬱脾虛之象,【四診抉微】云"弦為肝脈,緩主脾虛";其二,性急乃肝氣不舒之徵,朱丹溪謂"氣鬱則脘痛";其三,雖見萎縮性胃炎之器質病變,然舌淡苔薄白,顯屬本虛標實。治療上謹守"治中焦如衡"之則,以枳實、白朮為君,一升一降,暗合東垣枳術丸運脾消痞之意。煅瓦楞、海螵蛸並用尤具巧思,前者取【本草綱目】"治胃痛吐酸"之效,後者用【神農本草經】"主女子漏下赤白"之制酸奇功,二藥相須,制酸而不斂邪。

組方特色體現在三組藥對:蒲公英配敗醬草,清解鬱熱而不傷胃;鬱金合木香,疏肝解郁而暢氣機;威靈仙佐紫蘇梗,通絡降逆而和胃腑。其中威靈仙之用頗見匠心,取其"宣通十二經絡"(【開寶本草】)之功,針對久病入絡之機。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方中蒲公英含蒲公英甾醇確有抑菌護膜之效,與傳統理論"清熱解毒"相印證。

本案啟示有三:首辨病機層次,肝鬱為本,脾虛為基,胃逆為標;次重方證對應,古方新用不離法度;三貴階段性調方,初診主攻止痛,二診加強降逆,三診鞏固療效。這種"標本緩急有序,攻補進退有度"的診療思路,正是中醫辨證論治精髓所在。然需申明,萎縮性胃炎屬癌前病變,即便症狀消除,仍當定期胃鏡複查,不可徒恃藥石。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