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59|回覆: 1

[醫藥臨床] 益氣健胃湯

[複製鏈接]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周信有(1921~2018年)男,漢族,山東牟平人,甘肅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第三屆國醫大師,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理事,第一批、第二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首屆甘肅省名中醫。2010年入選全國名老中醫藥傳承工作建設項目專家,2015年榮獲甘肅中醫藥大學『特殊貢獻獎』。從事中醫醫、教、研事業80餘年,先後出版了【內經類要】【內經精義】【周信有臨床經驗輯要】【國醫大師周信有醫學精華】等著作。

組成:蜜炙黃芪10~15克,黨參15克,麩炒白朮12克,茯苓10~15克,炒山藥12~15克,蔻仁9克,陳皮6~10克,炒谷、麥芽各6~10克,炙甘草6~9克。

功效:益氣健胃,開脾助運。

主治:腎病綜合徵後期噁心作嘔,厭食納差。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頭煎二煎藥液相混,去渣重煎5~8分鐘,早、中、晚分3次服用。

歌訣:五味異功谷麥芽,黃芪山藥白蔻加;

開脾健胃兼益氣,諸虛滯滿用無差。

方解:本方是在『五味異功散』基礎之上選用助運消食之炒谷芽、炒麥芽,益氣補中之蜜炙黃芪,甘淡健脾之炒山藥,醒脾開胃之白蔻仁而成。縱觀全方,藥味簡潔,諸藥氣味甘、淡、薄,適合虛弱患者受納。若選用辛燥之藥,反傷胃氣。

臨證備要:本方原為周信有為胃氣虛弱,噁心作嘔,厭食納差的腎病綜合徵患者而設,臨床亦可用於胃癌放化療術後、大病初癒、癌症晚期、產後納呆、久服諸藥以致損傷脾胃及年老體弱等患者。臨床治療需顧護後天之本,開脾助運,扶正增食。

(甘肅中醫藥大學圖書館 殷世鵬 蘭州天瑞源藥業有限公司 任 修 整理)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25-3-26 11:12 | 顯示全部樓層
周信有教授"益氣健胃湯"方解

此方乃國醫大師周信有先生積八十年臨證經驗所創,深得【內經】"脾胃為後天之本"之旨。方以五味異功散(參、術、苓、草、陳)為基,妙在加減化裁,尤宜腎病綜合徵後期脾胃虛弱之證。

立方要旨有三:一者重健運,取谷麥芽消食和中,白蔻仁醒脾開胃;二者補中氣,以蜜炙黃芪助黨參補脾肺之氣,山藥補脾陰而固腎;三者調氣機,陳皮理氣化痰,使補而不滯。諸藥相伍,暗合"脾升胃降"之機,尤妙在"去渣重煎"之法,使藥性醇和,更利虛體受納。

周氏此方,藥味精簡而配伍嚴謹,甘淡平和而不峻補,既承東垣補土之法,又融自身臨證心得。觀其用藥,麩炒白朮、蜜炙黃芪等炮製講究,足見大家風範。歌訣"諸虛滯滿用無差"一句,正道出本方調補兼施之妙。

今人用此方,當師其法而不泥其方。若兼濕濁者酌加藿佩,陰傷者佐以玉竹,方為善學。周氏學術精華,於此可見一斑。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