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93|回覆: 2

[醫藥臨床] 蒲黃·活血化瘀,鎮痛通淋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蒲黃入藥歷史悠久,始載於【神農本草經】,被列爲上品,爲臨床常用中藥。蒲黃爲香蒲科植物水濁香蒲、東方香蒲或同屬植物的乾燥花粉。性平、味甘微辛;歸肝、心、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止血鎮痛、通淋的功效。主治: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傷出血、經閉痛經、脘腹刺痛、跌扑腫痛、血淋澀痛等。

蒲黃爲黃色粉末。體輕,放水中則飄浮水面,手捻有滑膩感,易附著手指上。氣微,味淡。夏季採收蒲棒上部的黃色雄花序,曬乾後輾軋,篩取花粉。生蒲黃可揉碎結塊,過篩。蒲黃炭:取淨蒲黃,照炒炭法炒至棕褐色。臨床的常用量爲5~10g,包煎。外用適量,敷患處。孕婦慎服。孫桂芝教授治療腫瘤中最常見的中藥之一就是蒲黃,她使用蒲黃治療胃癌、肺癌、食管癌等。

蒲黃治療癌症機理

孫桂芝教授臨床常用蒲黃治療癌症,不僅符合中醫理法方藥,且有現代藥理學基礎,具有科學性,臨床療效切實可靠。在應用時,主要有生蒲黃和炮製品兩種。破血、消腫,即生使;補血、止血即炒用。現代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藥物通過修復胃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抑制其增殖,可有效改善組織缺血缺氧的『血瘀』狀態,從而抑制腫瘤新生血管形成。蒲黃化學成分主要有異鼠李素、槲皮素、黃酮苷等,其水提物對Lewis肺癌(簡稱尤文氏瘤)小鼠移植瘤的生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可促使腫瘤細胞凋亡及細胞周期阻滯,水提物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對人胃癌細胞SNU16具有細胞毒作用。

除此之外,當患者有咯血或黑便等出血傾向時,則可將生蒲黃改爲蒲黃炭,並增加三七、仙鶴草等中藥,可以增強止血、生血、生肌祛腐的作用。

蒲黃的配伍應用

蒲黃配伍白茅根、小薊:蒲黃涼血、活血、止血;白茅根清熱、涼血、止血、利濕;小薊涼血止血。三藥伍用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之功效。用於治療濕熱之邪所致之血淋、尿血等。

蒲黃配伍青黛、梔子:蒲黃活血祛瘀止血;青黛清肝涼血;梔子清熱泄火涼血。三者合用,有清肝泄熱、涼血止血之功效。用於治療肝火上攻或肝火犯肺之衄血、咯血、吐血等。

蒲黃配伍烏賊骨:蒲黃甘辛性涼,有活血祛瘀、涼血止血之功用;烏賊骨味咸性溫,可收斂止血。二者伍用收斂止血之功效更著。用於治療外傷出血。

蒲黃配伍元胡:蒲黃活血祛瘀消腫;元胡理氣止痛活血。二者伍用有活血祛瘀、行氣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療血瘀氣滯之痛經、產後瘀血腹痛等。

蒲黃的食療方

北京孫桂芝中醫腫瘤研究所所長王遜主任介紹了一些關於蒲黃的常用食療方:

蒲黃五靈脂煨烏骨雞

[原料]蒲黃10g,五靈脂10g,烏骨雞1隻。

[製法]先將蒲黃、五靈脂分別揀雜,曬乾或烘乾,研碎,放入多層紗布袋中,紮緊袋口,備用。將烏骨雞宰殺,去毛及內臟,入沸水鍋中焯透,撈出,用清水過涼,把藥袋裝入雞腹,再將雞放入沙鍋,加水適量(以浸沒雞身爲度),大火煮沸,烹入料酒,改用小火煨煮至烏骨雞熟爛如酥,取出藥袋,濾盡藥汁,加蔥花、薑末、精鹽、味精、五香粉,再煨煮至沸,淋入麻油即成。

[功效]活血止痛。本食療方適用於宮頸癌疼痛,對瘀血內阻型宮頸癌疼痛尤爲適宜。

蒲黃爲香蒲科水生草本植物水燭香蒲等的花粉,性味甘,平,功專止血、散瘀,中醫臨床多用於婦科瘀血內阻所致痛經、產後腹痛以及淋濁瘀血等;五靈脂性味苦、甘,溫,擅長活血止痛、化瘀止血,臨床用於出血夾瘀痛者。上二味相輔相成,共組爲方,其活血止痛效果更爲顯著,與烏骨雞煨燉,既可以提高宮頸癌患者的食慾,又可取得較好的輔助治療效果,改善臨床症狀。

蒲黃五靈脂山楂蜜飲

[原料]蒲黃粉30g,五靈脂40g,生山楂15g,蜂蜜60g。

[製法]先將五靈脂、生山楂(洗淨後切片)同放入沙鍋,加水適量,濃煎30分鐘,用潔淨紗布過濾,去渣,取汁回入沙鍋,調入蒲黃粉,視濾汁量,可再加清水適量,再煎煮15分鐘,離火,待煎汁溫熱時調入蜂蜜,拌勻即成。

[功效]活血化瘀,抗癌止痛。本食療方對患者胃脘刺痛,舌質紫暗屬血瘀者尤爲適宜。

蒲黃粉功專止血散瘀,五靈脂有較強的化瘀止血功效,且多用於出血夾瘀者,此二味配伍,對患者由瘀血凝滯所致的胃脘刺痛以及胸腹疼痛等,有較明顯的緩解和治療作用。(丹溪 北京民生中醫門診部 王遜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沙舟 發表於 2025-3-27 17:18 | 顯示全部樓層
【蒲黃藥性考辨及腫瘤應用闡微】

蒲黃一物,誠如【本經】所言"主心腹膀胱寒熱,利小便,止血消瘀",其藥性之妙在於生熟異治。考其質地,花粉輕揚,實得草木精華,故李時珍謂其"能走血分而活瘀滯"。今觀孫桂芝教授用藥法度,深合古人炮製精義:生用則取其辛散之性,能破症瘕積聚;炒炭則存其收澀之功,可止離經之血。

現代藥理揭示,蒲黃所含異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確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之效。其活血機制,非獨在促進血行,尤妙在能調節血管內皮功能,此正暗合【血證論】"瘀去新生"之旨。至於抗腫瘤之用,蓋因"血瘀"爲腫瘤微環境關鍵病機,蒲黃既能改善局部微循環障礙,又可抑制VEGF表達,雙重阻斷"瘀血生瘤"病理環節。

臨床應用須明辨三要:一者察瘀血輕重,暴瘀宜生用,久瘀當制用;二者觀出血傾向,見血證必炒炭;三者顧護脾胃,宜佐健脾之品。孫氏治胃癌配莪朮破瘀,療肺癌伍杏仁降氣,皆體現"活血不忘調氣"的配伍智慧。然孕婦忌用、虛寒慎服之戒,尤當恪守。

要之,蒲黃乃化瘀止血之良將,用之得法,可使血活而不妄行,瘀去而不傷正。學者當於生熟炮製間細究其變,於氣血調和中深味其功,方不負先賢"上品"之譽。
沙坡 發表於 2025-3-29 14:28 | 顯示全部樓層
【蒲黃藥性考略及其在腫瘤治療中的運用】

蒲黃一藥,實爲血分要劑。考其源流,【本經】謂其"主心腹膀胱寒熱,利小便,止血消瘀",誠爲的論。其質輕揚,色黃入脾,味甘和血,微辛能散,故能通行三陰而調氣血之滯。觀其製法,生用則性滑利,炒炭則味苦澀,一物而備雙向之效,此正先賢用藥之妙也。

今孫桂芝教授以之治癌,深得古法新用之旨。蓋腫瘤之成,多因氣滯血瘀,痰濁凝結。蒲黃既能活血以通其滯,又可止血以防其潰,更兼現代研究證實其所含黃酮類成分能抑制血管新生,此正合【內經】"疏其血氣,令其調達"之旨。其用生者取破瘀之力,用炭者求止血之功,法度嚴謹,非深通藥性者不能爲也。

然用藥之道,貴在權變。蒲黃雖爲良藥,究屬動血之品,孕婦忌之,虛寒者慎之。今人用治血淋、痛經諸症,每與五靈脂相須爲用,此即【局方】失笑散之遺意。至若腫瘤之治,更當辨證施治,或伍以參芪補其正,或佐以半枝蓮攻其毒,未可執一而論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