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89|回覆: 1

[醫藥臨床] 中醫藥治療肋骨骨折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張某,男,45歲。2017年11月16日初診。訴2017年11月12日晚上騎摩托車躲閃不及摔傷,額頭、左肩、左胸多處受傷,在河北省保定市某醫院對症治療4天。診斷:左鎖骨骨折。左肩胛後中線5、6、7肋骨骨折。醫生建議手術治療。檢查可見左鎖骨及肩部腫脹、畸形、局部壓痛明顯,活動肩關節疼痛加重;左胸略有下陷,不對稱,左肩胛後中線5、6、7肋骨部腫脹、壓痛明顯,骨擦音產生,咳嗽時疼痛加重,有痰,轉動身體及下蹲功能受限。X線檢查左鎖骨外1/3段骨折,骨折外側段向內下移位,骨折兩端對線尚可;左肩關節未見脫位。未見異常;胸廓不對稱,左5、6、7肋骨見橫行骨折線,斷端明顯移位,局部胸廓輕度塌陷,左側胸肋膈角有少量積液改變,左肺未見異常,心影大小外形在正常範圍內,左膈光滑,左肋膈角銳利。

左鎖骨外1/3骨折、左肩胛後中線5、6、7肋骨骨折、移位明顯。(復位前)

左鎖骨對位對線、左肩胛後中線5、6、7肋骨對位對線。(復位後)

診斷:左鎖骨外1/3骨折。左肩胛後中線5、6、7肋骨骨折。

治則:活血化瘀,接骨續筋,補腎壯骨。

內服藥:①自擬中草藥:當歸9g,熟地9g,赤芍9g,川芎9g,柴胡15g,瓜蔞根9g,紅花6g,甘草6g,穿山甲(炮)6g,大黃(酒浸)30g,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50個。上藥除桃仁外,銼如麻豆大。每天分3次,共15g。

②【李氏正骨】骨傷散(該方屬於河北省第二批『燕趙老字號』『古代貢品』保護名錄的項目):每日3次,每次5g,飯後白開水沖服。

前方中前四味是四物湯,養血補血;柴胡疏肝膽之氣;當歸養血活血;山甲破瘀通絡;桃仁、紅花祛瘀生新;蔞根潤燥散血;甘草緩急止痛;重用大黃蕩滌凝瘀敗血。諸藥合用,氣血暢行,肝絡疏通,則脅痛自平。

李氏正骨】骨傷散具有活血化瘀,接骨續筋,補腎壯骨的作用。

外敷藥:【李氏正骨】白公雞接骨丹:患者雙腿伸直坐在床面中央,先將兩份接骨丹藥分別攤在左肩及左胸肋骨下面,患者仰臥於藥物上,紗布包紮固定,24小時後解除外敷藥,繼續將左鎖骨固定帶固定,三角巾將前臂懸吊於胸前;左肋骨腹帶加壓固定。注意固定帶調節鬆緊適宜,咳嗽等對症治療。

手法復位:①患者坐在凳子上挺胸、雙手叉腰,術者雙手握住患者雙肩頭,左膝屈曲左腳踏在凳子上,膝關節頂住患者後背,雙手用力向後拉拽,打開後術者雙手握住患者上臂向上用力抜伸,右手拇指按壓斷端左手將上臂自然放下,患者挺胸雙肩及前臂自然下垂,斷端放紙墊膠布固定,鎖骨固定帶固定,X線檢查左鎖骨對位對線,復位成功。②患者繼續坐在凳子上,術者雙手握住患者上臂,向上用力提拉,然後患者雙手自然放在頭頂自然交叉,術者右膝頂住患者後背,手抓住患者雙肩中部向後拉動,然後下垂雙臂,仰臥在台面山,術者雙手分別按壓骨折遠近端,再推動骨折遠近端對位,胸廓平復後雙手撫摸胸肋疏通筋脈,X線檢查左肩胛後中線5、6、7肋骨對位對線,復位成功。

11月26日複診:傷處腫消痛緩,X線檢查對位對線,繼續外固定內服藥療養。

12月10複診:腫脹、疼痛消失,X線檢查骨折線模糊,骨已癒合。解除外固定,傷肢功能鍛鍊。(李彥清 河北省廊坊市彥清骨傷科中醫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賈況奕 發表於 2025-4-2 21:12 | 顯示全部樓層
中醫藥治療肋骨骨折醫案分析

張某之症,屬典型骨傷科疾患,其病機爲外力撞擊致氣血瘀滯、骨斷筋傷。今以中醫理論剖析其診療思路,並闡釋方藥配伍之精要。

一、病機與辨證
患者摔傷後呈現局部腫脹畸形、骨擦音及功能障礙,此乃【醫宗金鑒】所言"跌打損傷,氣血俱傷"之象。肋骨骨折伴胸廓塌陷,屬"骨斷筋傷"範疇,其病機核心在於:
1. 血瘀氣滯:外力致脈絡破損,血溢脈外而成瘀,氣機受阻而作痛;
2. 腎虛骨弱:【素問】云"腎主骨",中年男性腎氣漸衰,骨失所養而易折;
3. 肝失疏泄:脅肋爲肝經所布,瘀血阻滯則肝氣不舒,故轉側咳唾皆痛。

二、治則解析
活血化瘀、接骨續筋、補腎壯骨三法並舉,深合【正體類要】"專從血論,兼調氣機"之旨:
1. 內服方以【醫學發明】復元活血湯化裁,其配伍精妙處在於:
四物湯(歸、地、芍、芎)養血活血,奠定生新基礎;
柴胡引藥入肝經,合穿山甲破瘀通絡,解肝經郁滯;
桃仁50枚配酒浸大黃,取【傷寒論】桃核承氣湯意,峻藥緩攻,滌盪瘀熱;
瓜蔞根潤燥散結,防瘀久化熱傷陰。
2. 外敷白公雞接骨丹遵"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通過皮膚吸收直達病所,配合腹帶固定體現"動靜結合"原則。

三、手法復位要點
1. 挺胸拔伸法符合生物力學原理:膝頂後背對抗牽引,使骨折端牽開復位;
2. 拇指按壓斷端實現精準對位,暗合【仙授理傷續斷秘方】"相度損處,依法夾縛"之訓。

四、調護關鍵
1. 固定帶鬆緊需隨腫脹消退調整,防血運障礙;
2. 咳嗽時以手按壓患處,減輕胸廓震動;
3. 配合導引吐納,預防肺不張等併發症。

五、現代醫學印證
X線顯示骨折移位及胸腔積液,與中醫"瘀血內停"判斷相符。中藥活血成分可改善微循環,促進血腫吸收;補腎藥能刺激成骨細胞活性,此與現代研究證實淫羊藿苷促進骨痂形成機理相通。

此案體現中醫"整體調治、內外結合"的特色,將手法、藥物、固定、功能鍛鍊有機結合,避免了手術創傷。然須注意,若出現血氣胸等急症,當及時結合現代醫學處理,此乃"衷中參西"之要義。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