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某些常見疾病,症狀不多或不典型者,可直接引述歷代著名醫家的理論,或個人經過臨床反覆驗證的治療經驗,以冀言之有理,用之有據,且不贅述,簡單明了。
病案1:宋某,男,66歲。
陳士鐸謂:『消渴之症,雖分上、中、下,而腎虛以致渴之由則無不同也。故治消渴之法,以腎為主,不必問其上中下之消也,況患者兼見風眩、胸痹之疾,此乃擬從肝、腎、心並治之由。藥用天麻10克、干地黃15克、山藥15克、山萸肉10克、葛根20克、薑黃10克、僵蠶10克、茯苓10克、菊花10克、柴胡10克、枸杞15克、丹參15克、白芍15克、杏仁10克。
病案2:徐某,女,49歲。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故風眩之疾,若見頭暈痛,目眩,膝腿疼痛,舌暗紅苔薄黃,脈弦細。血壓160/100mmHg者,宜作肝腎虧損,肝陽化風上亢所致。藥用天麻10克、雙鈎15克、白蒺藜10克、干地黃15克、山萸肉10克、山藥15克、茯苓10克、澤瀉10克、丹皮10克、白芍15克、懷牛膝15克、煅牡蠣30克、珍珠母20克、龍齒15克、炒棗仁20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