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51|回復: 1

[中医世家] 虚不受补怎么调理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黄 發表於 2019-11-26 12: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虚不受补』就是说你的身体状态不好,没有办法食用营养或药效太高的食物或药品。

73ca716cec021e54ed8839fe043bdcba.jpg

还有可能是你的肠胃功能不佳,消化吸收状况很差,甚至湿热很重,舌苔厚腻,平时吃饭都觉得不太消化。

你想一下,当你吃的营养都不能被身体吸收了,反而被身体排斥,当它找不到地方消耗的时候,就只有往外『冒火』咯,不然还能怎么办?

『不吸收』就是你『不受补』的罪魁祸首。

脾胃与五脏的关系

我们知道从『吃』到『吸收』,这中间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而脾胃正是这个中转站。

在中医理论里,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的源头,要想吃进去的补品转化成我们需要的气血,一定要让你的脾胃畅通无阻

脾胃出了问题,很可能连累五脏。中医里有一句话,『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脾胃健康是决定人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

心与脾就像一对母子,心脏病要从脾胃治。脾负责统筹人的气血,供养心脏。一旦脾出了问题,不能益气生血,就会导致人的心血失调,引发心脏疾病。

肝与脾胃互相影响。常有病人告诉我,吃完饭还感觉饿,但肚子却是鼓鼓的,吃了胃肠药也不管用。其实,这往往和工作压力太大或情绪不好导致的肝郁气滞有关,必须先养好肝才能解决脾胃的问题。

反过来,脾胃也会影响肝脏,比如脂肪肝出现的根源就在于脾胃无法良好消化食物,使得垃圾处理困难,堆积在肝脏里,从而影响肝的供血和其他功能。

b1303248acbf191c409e96a5d770350e.jpg

脾胃虚最先影响肺。肺像个『宰相』,专门辅佐心脏这个『君主』。肺通过管理体内的气,协助心脏治理全身。然而,肺气的盛衰,取决于脾胃的强弱。脾胃虚的人往往会导致肺气虚,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脾虚往往肾也虚。人的精力充沛肾气就充足。肾的精气强弱,还和人的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营养滋养肾脏有关。长期脾虚会导致肾虚,表现为心里烦热、容易盗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凉。

脾胃生病的起因

2201973014e8a6b9e0aaf999e0b78af4.jpg

01 脾胃四怕,生、冷、撑、生气

脾胃有四怕。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撑,四怕生气。生冷的食物,如各种冷饮、生的蔬菜水果等,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最容易伤及脾胃。此外,脾胃最怕撑,饥一顿,饱一顿对它伤害最大。胃生病大多和人饮食不节制有关,脾生病则与人过度劳累有关(过劳忧思)。肝与脾胃互相影响。必须先养好肝才能解决脾胃的问题。

02 肝不郁,则脾不虚

肝不郁,则脾不虚,大家都知道『茶饭不思』『气饱了』,其实形容的都是肝脾不和的故事。常有病人告诉我,吃完饭还感觉饿,但肚子却是鼓鼓的,吃了胃肠药也不管用。其实,这往往和工作压力太大或情绪不好导致的肝郁气滞有关,生气动怒忧思郁结,都会导致肝气不疏,横逆克脾胃,导致腹胀气滞,胃脘不适诸多病症。

要让脾健康,就要养肝柔肝,顺畅肝的气机,让肝气可以正常疏泄,这样肝木与脾土处于和谐关系。因此说,养脾就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永远不要发怒,尽量减少发脾气,这是舒肝养脾的一个重要因素。

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

现代城市人普遍吃的多,运动少,工作压力大,心情抑郁多见,容易导致痰湿内滞,直接的结果是体重易超标。因此说,对于痰浊偏重的人,用补法不如用通法,通降阳明,泄去浊毒,最利于健康。

不少人有体会,平时喝萝卜汤或者吃点炒香的莱菔子粉,即觉周身舒服。总之,痰湿偏盛的人以消食通腑为主,千万别滥吃补药或各种营养品、保健品,以免壅滞气机。

〖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灵枢-决气〗说,『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可见饮食充足同时机体气化功能正常,便能很好地将其转化为精气,化生为血而濡养于神,于是人的神气充沛,生气勃勃。

391790dc10c93f5fd33df0c3b05e57a8.jpg

黄化搞调脾胃,目的有二:一是,让脾胃升降正常(解决『气机不通』),二是,将中焦湿气祛除(解决『中焦湿阻』)。对黄化膏不太了解的朋友可以仔细看下它的配方,这款膏可能不会给你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会慢慢帮你纠正气机升降,让脾胃恢复到正常的运行机制。

服用后可能出现的正常反应:排气(升清降浊,胃气下降的正常反应),早起痰多(湿剩则生痰,会促进排痰,进一步代谢湿浊),小便增多(利尿渗湿的正常反应)。

e8e78ace337319cb6acda3c5c92686bd.jpg

病由脾胃生,脾胃是人体营养供给的基地,发挥着扬清降浊的重要作用,把食物中的水谷精微化生清气,上扬于心肺,从而推动人体气血循环,而食物化后的残渣通过肠道下行,最终排出体外。

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关键,正因为有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作用,通上连下,平衡阴阳,才维持了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如果你的脾胃功能不好,无法消化和吸收这些补益的精华,淤积在身体里,就容易出现上火的症状。

所以,在补之前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的体质。脾胃功能虚弱要先调脾胃,身体气血不通了要先通后补,这样才能补得其所,不增加身体的负担。

这个冬天,你可以『补』了吗?

闫吟 發表於 2025-4-14 14:4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虚不受补"之调理要旨》

"虚不受补"实为脾胃失和之象,诚如《黄帝内经》所言:"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调理之道,当以运化中焦为先,不可骤进滋补。今就调理要旨,分述如下:

一、明辨虚实夹杂
《景岳全书》有云:"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然临床常见虚实夹杂之证,尤以脾虚湿困为甚。舌苔厚腻者,当先化湿醒脾,可予藿香正气散加减。若见口干咽燥而舌苔黄腻,此乃湿热胶结之象,宜用三仁汤先祛其湿,待苔化薄白,方可渐进补益。

二、调理脾胃枢机
脾胃为后天之本,其调理当分三步:
1. 消导为先:取保和丸之意,以焦三仙(山楂、神曲、麦芽)配合陈皮、半夏,助其运化。
2. 健脾为要:选用四君子汤为基础,气虚甚者加黄芪,阳虚者佐干姜,此即理中汤之意。
3. 升降相因:仿补中益气汤法,以柴胡、升麻佐参术,使清阳得升,浊阴自降。

三、兼顾五脏生克
1. 心脾同治:归脾汤为典范,以龙眼肉、远志交通心脾,枣仁、当归养血安神。
2. 肝脾同调:逍遥散为妙方,柴胡疏肝,白术健脾,佐薄荷以解郁,此即"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之应用。
3. 肺脾同补:参苓白术散最宜,以桔梗载药上行,合扁豆、薏苡仁培土生金。

四、饮食调摄要诀
1. 忌口为先:生冷黏腻之物当禁,烹调宜用姜、葱、蒜等辛温之品为佐。
2. 食疗渐进:先从米油、山药粥始,次加莲子、芡实,待脾胃健运,方可少量进食羊肉汤等温补之品。
3. 进食有节:遵《千金要方》"食欲数而少"之训,每日可五至六餐,每餐七分饱。

五、生活调养要点
1. 起居有常:辰时(7-9点)胃经当令,务必进食;巳时(9-11点)脾经旺时,忌久坐伤脾。
2. 情志调畅:《养生论》云:"神躁于中,形丧于外。"可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一式,配合深呼吸以疏肝健脾。

结语:
调理"虚不受补"之证,当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切记《医学心悟》"欲速则不达"之戒,以"轻可去实"为法,循序渐进,使脾胃功能渐复,自能受补。若不明此理,妄投峻补,反致"闭门留寇",甚则变生他证,可不慎欤!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