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彥,男,出生於1956年。北京市中關村醫院中醫科主任,北京市優秀中青年中醫師,從醫30年,在婦科、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治療上具有獨到之處。曾獲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獎及多項區級科研獎。先後發表論文30餘篇。
組成炙麻黃3~10克,杏仁10克,黃芩10克,甘草10克,法半夏10克,葶藶子15~30克,荊芥10克,前胡10克,百部15克,枇杷葉10~15克,連翹15克,草河車15克。
功能宣肺平喘,化痰止咳。
主治多種原因引起的咳嗽、哮喘等。
用法水煎服,每劑2煎,每煎200毫升,口服,每日2次。
方解方名取金平飲,肺屬金,平為安,金平則肺安,故名。此方為治療多種原因引起的咳嗽、哮喘的基礎用方。其組方原則遵循『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之訓,以麻黃、杏仁、荊芥、前胡宣肺解表,止咳平喘;黃芩、連翹、草河車清熱解毒;法半夏、葶藶子化痰;百部、枇杷葉止咳降逆;甘草調和諸藥兼有止咳之功。其中麻黃、杏仁、黃芩、甘草自擬為『麻杏芩甘湯』,另有四種對藥為多年實踐摸索而成,即連翹、草河車;法半夏、葶藶子;百部、枇杷葉;荊芥、前胡。可用於多種原因所致咳嗽、哮喘等,特別適用於兒科咳嗽,經數十年臨床實踐、數千例患者治療驗證,療效顯著,易於掌握,重複使用有效。麻黃一藥,為方中主藥,不可欠缺。但有特異性敏感患者或心率過快者使用應謹慎。可用桑葉、桑白皮兩藥替代,有近似之功。
加減本方加減甚多,擇其要着敘述如下:肺熱重者加石膏、知母;合併肺炎者加魚腥草、大青葉;痰多者加浙貝母、蘇子;肺氣上逆重者加厚朴、代赭石、旋覆花;合併支氣管擴張者重用蘆根、冬瓜仁、生薏米;痰濕重者加白芥子、茯苓;咽癢者加桔梗、僵蠶、蟬衣、牛蒡子、赤芍;胸悶夾濕者加藿香、茵陳、鬱金;小便熱者加梔子;咳血者加茅根、茜草、仙鶴草,重者加三七粉;毒熱重者(急性扁桃體炎)加蒲公英、野菊花;咽喉腫痛者(慢性扁桃體炎)加皂刺、紫花地丁,甚者加穿山甲;陰虛者加麥冬、玄參(二者量宜大)、地骨皮;陰虛重者加天花粉、石斛;便秘者加瓜蔞,牛蒡子,甚者加大黃;喉中水雞聲喘者加川椒、細辛、射干;過敏者加烏梅、五味子、白芍;虛寒者加乾薑、桂枝、制附片;氣虛者加太子參或黨參、黃芪;重者加西洋參或人參;氣陰虛者首選沙參;陰虛有痰難出者加川貝母;脾虛者加陳皮、大棗、茯苓;腎不納氣者加蘇子、山萸肉、五味子、生牡蠣、桑螵蛸、芡實、白果,甚者加蛤蚧;浮腫者加車前子、茯苓、澤瀉、白朮;合併心肺功能不全者加枳實、桂枝、黃芪;久咳者加紫菀、白前、款冬花;小兒咳嗽合併積滯者加萊菔子、生山楂。
臨床應用本方為治療肺系咳嗽的基礎用方,亦可稱為通用之方,對咽炎、急慢性氣管炎或支氣管炎、過敏性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均有較好的療效。如加減得當,應獲得臨床滿意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