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80|回覆: 0

[醫藥臨床] 胃脘脹氣案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2-2-16 11: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孫某,男,40歲。2010年11月1日初診。自述胃脘脹氣2年。現胃脘脹氣,消瘦,口唇乾,睡眠欠佳,飲食無味,舌尖紅,苔薄白,脈弦。邱明義辨為肝鬱化火,胃氣阻滯,治當清熱疏肝,行氣除脹,方以四逆散加味。處方: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實10克,炙甘草6克,佛手10克,甘松10克,厚朴10克,黃連10克,黃芩10克,砂仁10克(後下),炒谷芽、炒麥芽各15克,炒棗仁15克(打),合歡皮15克,丹皮10克。7劑,水煎服,日1劑,分3次服。
  二診:胃脘脹氣好轉,睡眠好轉,苔薄白,脈弦。於上方加仙鶴草30克以補虛,炒萊菔子10克以除脹。7劑,水煎服。
  三診:自述胃脘脹氣輕微,睡眠時好時壞,飲食無味,苔薄白,脈弦。於二診方加炒白朮15克,生山楂20克,炒谷芽、炒麥芽加至20克以健脾消食開胃,夜交藤20克以養血安神,蒲公英30克以清胃熱。15劑,水煎服。
  四診:諸症痊癒,仍以四逆散加減以固療效。7劑,水煎服。
  按:患者胃脘脹氣2年,又消瘦,口唇乾,睡眠欠佳,飲食無味,舌尖紅,脈弦,由肝鬱化火,擾胃氣機所致。與四逆散疏肝理胃,加黃芩、黃連、丹皮以清鬱火,佛手、厚朴、砂仁以行氣除脹,又以炒谷芽、炒麥芽健胃消食,甘松醒脾,棗仁、合歡皮安神。中焦氣機紊亂,邱明義喜用四逆散疏肝解郁,調和肝脾;若脹氣較甚,加砂仁、厚朴、炒萊菔子等行氣除滿;若有胸悶,則合小陷胸湯以清熱化痰;若兼濕熱及火,則合黃芩、黃連或半夏瀉心湯清熱祛濕。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