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國中醫藥報】2011年12月21日載『學習扶陽,重在得法』(以下簡稱【得法】)一文,受益良多。文中就學習扶陽學派的方法和門徑給出了一些指導意見,特別是盧崇漢先生『盲目地用超大劑量的附子並不能提高臨床療效』、劉力紅教授『跟師學習的秘訣關鍵是「悟」』等觀點,對學習扶陽理論十分有益。今就其中若干觀點提些不同看法,冀能引起中醫界重視,補偏救弊,使扶陽理論趨於理性與平和。
學習扶陽要謹防走偏
扶陽論壇已經開了四屆,『扶陽學派以其卓越的臨床療效及治法方藥得到中醫從業者的追崇,掀起了一股扶陽熱潮』。不可否認,扶陽學派作爲中醫各家學說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對中醫理論和臨床的豐富及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隨之而來的偏執扶陽、濫用附子而出現毒副作用的也屢見不鮮,應該引起中醫界的注意。
目前對扶陽法的研究和宣傳也有許多過激之處,有違中醫的辨證論治、三因制宜等原則。中醫最講究陰陽平衡協調,主張凡事不可太過不及,過則爲災。扶陽學派應該博採眾長以補其理論的缺陷和不足,一味地以偏賅全必然會扼殺其生命力。正如李寅在【溫法縱橫】中所說的那樣:『任何一個成熟的流派,大都需要幾代人的努力,並聽取反對者的意見。火神派創立時間尚短,更需如此。爲了避免把理論探討演變成無謂的口舌之爭,研究蒲輔周等雖善用附子、善用溫法,卻不專用、不拘泥、不屬於火神派的眾多醫家的經驗,對完善火神派有更大的實用價值和更積極的現實意義,願與同習者戒』。
學習扶陽法應該通曉中醫基礎理論
扶陽法是中醫治病的一種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學習扶陽法應該在通曉中醫基礎理論、對中醫的八法有一個整體認識的前提下開始。【得法】一文認爲:『許多中醫愛好者從此(扶陽法)登堂入室』。這是對中醫愛好者的誤導,因爲不懂中醫基礎理論,就開始學習扶陽法,往往造成先入爲主,產生所有疾病皆陽虛,扶陽可治一切病的偏見。
不要把扶陽法的適應範圍任意擴大
如同傷寒、溫病、攻下等學派的治法各有其適應範圍一樣,扶陽法也應該有其特定的適應範圍。【得法】引盧崇漢先生的話說:『人身之疾病雖多,重點卻在太陽、少陰兩經,相應的治法即是桂枝、四逆二法。』這段話如果針對傷於風寒的傷寒病而言,還勉強說得過去(其實陽明、少陽、太陰、厥陰病也不少見),如果針對感受溫熱的溫病而言,則大謬,是對溫病學辛涼解表、清營涼血、甘寒養陰、息風止痙諸法的全盤否定。盧先生此處言『人身之疾病』,包括了所有的疾病,有隨意擴大扶陽法適應範圍之嫌。
六經辨證不可精簡、替代
執簡馭繁是一種處理問題的重要方法,【傷寒論】六經辨證就具有綱舉目張的作用,由此奠定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基礎。然而【得法】一文卻以太陽、少陰兩經,桂枝、四逆二法,來統領『人身之疾病』,簡則『簡』矣,其實質是將許多重要內容(其中有綱也有目)『精簡』掉了。如張仲景在太陽病篇還有麻黃、青龍、五苓、抵擋諸法,都不是桂枝法所能概括的。這種精簡,不但不能起到執簡馭繁作用,反而會產生臨床治病偏執扶陽的後果。又如【得法】一文認爲:『太陽經爲人體抵禦外邪的第一道屏障,邪犯太陽是疾病的第一階段。』這種說法是不全面的,因爲許多內傷病、傷寒直中三陰病等,不會出現邪犯太陽經情況,按照盧先生的說法勢必被『精簡』。
【得法】一文認爲:『太陽病失治、誤治則病邪入里,最易侵犯少陰,此時則需用四逆法。』太陽病失治、誤治究竟病邪傳到何經,主要取決於病人的體質:陽盛之人,病邪多入陽明、少陽;陰盛之人,病邪多入三陰。筆者臨床所見,太陽病誤治入里的陽熱證候並不少,豈能只強調少陰,而不管其他幾經的病變。其實少陰病也有寒化、熱化,即或是寒化證也非只有四逆一法。
扶陽學派如果將中醫的治法一再『精簡』,並將扶陽法的治療範圍一再擴大,會產生以扶陽法簡化、替代最後否定六經辨證的嚴重後果。
扶陽法應遵從辨證論治的原則
【得法】一文認爲:『桂枝法是四逆法的先行官,四逆法才是真正的目的,才是治病求本的究竟之法,也是收功之法。』難道說用桂枝湯徹底治癒了疾病,既不算達到目的,也不是治病求本了嗎?如果疾病始終在表,沒有入里,就不能治本,不能收功了嗎?難道病人沒有經過太陽階段,直中於里的三陰病治療時就沒有『入手之法』了嗎?【得法】一文認爲:『無論何種疾病,都需要用四逆來收功……坎陽不足是一切疾病發生的基礎,用四逆來收功就能啟動生命的自愈機能,使人體獲得持續的健康。』此言也過於絕對化。【傷寒例】曾說『桂枝下咽,陽盛則斃』,用比桂枝還要熱很多倍的四逆來治包括陽盛在內的『一切疾病』,能不僨事?
筆者認爲,疾病是複雜多變的,治病的方法也應該像【傷寒論】中所說的那樣:『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扶陽治法也應該遵從這一辨證論治的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