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某,女,82歲。患潰瘍性結腸炎已20餘年。2004年因多發性直腸息肉、糜爛,切除直腸30mm。術後腹瀉不減。2005年復做腸鏡,診示『全結腸黏膜充血,水腫、點狀糜爛及出血點,腸腔內肉芽組織增生』,細菌培養(-)。日便十幾次,時有遺屎。經中醫辨治2年後,日便3~5次,已無黏便和便急遺尿,可維持正常生活。2010年9月,患者右股骨莖骨折行置換術。住院1月後,食量日減,便次日增,偶有黏液血便,雖用蒜油、整腸生等9種藥治療,未見好轉;逐增厭食或嘔吐,每日靠10多小時輸液維持生命。日便20餘次,褐色溏便,偶有黏液血便,量少便急,時有遺尿,無腹脹腹痛。刻診:面色萎黃,消瘦,舌質暗,苔片剝,邊有齒痕,全腹瘦癟,左少腹右臍腹稍有拒按,脈弦細,沉取無力,全日臥床。辨爲脾虛失運,腎虛失固的『腸澼』病。治宜補益脾腎和酸澀固腸爲主,有兼證再行兼治,初擬兩法,適時選用。
主方:黃芪400g(先取細末250g),整烏梅250g(取肉110g),生曬參100g,山萸肉120g,蒼朮100g,地榆炭100g,五倍子100g,白頭翁100g,赤芍120g,木香120g。各藥除參芪、山萸肉外,分別洗淨、晾乾,共爲細末;再把黃芪渣與烏梅核及群藥取細末後的粗渣水煎2次,濃縮成稠膏與細末混合後晾乾再粉成細末,裝膠囊,每粒0.5g,每次6粒,日3次,空腹服。
在服藥期間,凡飲食減少,便次增多或欲便不便,屎和矢氣異臭時,是腸有積滯之兆,此時需服下方排除積滯:川大黃50g,木香25g,菖蒲20g,生內金15g,肉桂10g,吳茱萸10g,砂仁10g,當歸10g,炒白朮10g。各藥共爲細面,煉蜜爲丸。每丸3g,每次2丸,日服2~3次。
患者服藥2周好轉;服藥2月時,日便2~6次,已無黏液血便和遺屎。服藥4個月,日便1~2次,飲食正常,體重由44kg增至54.5kg。共服藥5個月,停藥至今已半年余,日便1次。
按:患者術後潰瘍性結腸炎復發並逐步嚴重,導致脾腎虛極,失於健運,難於收攝。其病狀特點,便溏而瀕,時有遺屎而無水便;無腹脹腹痛,不同於一般瀉痢。說明正氣已衰,邪氣不盛;脈證合參未見嚴重的陰陽、寒熱偏頗之象。擬定治療兩法:一法的主方用參芪、蒼朮、山萸肉健脾益腎,補中固下以治本,用烏梅、五倍子、地榆炭、白頭翁酸澀固腸,托里斂瘡;赤芍活血,木香理氣調和氣血,協同諸藥在扶正的基礎上促進腸道息肉、潰瘍的修復,並防澀藥斂邪,補藥雍滯。在主方的治療過程中,凡出現腸道積滯,糞便腐敗,便次增多之症時用副方通因通用法,排除滯邪以安正。兩個方藥,據證交替應用,一補斂,一導滯,起到相反相成、標本兼治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