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里攻下法是運用通便下積,盪熱除實,或瀉水逐飲類方藥,促使停留於體內的宿食燥屎、瘀血、水飲從下竅而出,達到里氣和通、邪實外泄的一種治療大法。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明確指出:『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說明里熱內結、腑實腹滿者當用攻下之法,儘管【內經】未論及具體方治,但這對後世掌握通里瀉下治法的運用原則,顯然具有指導意義。
漢末張仲景於【傷寒論】、【金匱要略】中匠心獨運,組制承氣湯瀉實,大陷胸湯、丸逐水,十棗湯滌飲,抵當湯泄瘀,開瀉下法用治陽明腑實、瘀結、水飲諸變之先河。這些方劑巧思效宏,藥應證情,絲絲入扣,無疑值得後人進一步探幽索微,借鑑效法。
宋金時期劉完素論治外感病頗多創見,提出『表證未解,可攻里』的理論,自製防風通聖散主治風淫外襲,邪郁不解,化熱成實,形成表里俱實,風火壅盛之候,療驗卓著。張從正尤以攻下法名震於世,臨床療疾推崇下法,認為『積聚陳壟於中,留結寒熱在內』均應盡逐,宜用下法。瀉下能使『陳壟去而腸胃潔,症瘕盡而營衛昌,不補之中有真補焉』。所著【儒門事親】進一步擴充下法具有磨積、逐水、通經、降氣及催生、下乳等多方面效應,諸如濁水停積、壅結不去、瘡腫杴痛、打仆閃挫、湯沃火燒、車碾犬傷等俱可投用瀉下之法。
時至明清,隨着溫病學的興起、昌盛,本法日趨發展完善。明代吳有性鳴高立異,灼見粲然,吳氏【溫疫論】首倡『溫病下不厭早』,『客邪貴乎早逐』。強調『邪不去則病不瘳,延纏日久,愈沉愈伏』,務『知邪之所在,早拔去病根為要』。認為通里瀉下不僅是通便瀉實,且乃盪熱清燥,屬治本之舉。指出『溫疫可下者,約三十餘症』,總結出一套攻下宜忌理論,立說精當,示人規範。陶華鑑於燥實內結,氣血已衰之邪實正虛病證,瀉下則元氣不支,補正則邪實益壅,遂組制黃龍湯等,藉以攻補兼施,正邪並顧,臨床運用頗廣。應用攻逐法治療水腫雜病,明代名醫張介賓獨具心法。張氏治水治腫,既注重溫陽補腎,以奮氣化法,又推崇『古法』治腫,大劑攻逐,導水浚利,以泄壅滯。他在【景岳全書·腫脹】說:『古法治腫,大都不用補劑,而多用去水等藥,微則分利,甚則推逐……如舟車、神佑丸、浚川散、禹功散、十棗湯之類,皆所以逐水也』。張氏認為只要『審證的確』,『則此等治法誠不可廢』。
溫病里實內結,其通里瀉下乃必用之法。清代著名醫家葉桂【溫熱論】指出:『三焦不得從外解,必致成里結。里結於何?在陽明胃與腸也。亦須用下法』。並針對三焦濕熱蘊蒸不解,與腸腑積滯交相搏結的病理特點,葉氏提出『下之宜輕』,法應輕下、頻下,至便燥為止,『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的運用方法。確實思慮縝密,所論切合因機,值得師法。吳瑭著述【溫病條辨】,承仲景之旨,發承氣之微,在【傷寒論】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的基礎上,靈活變通,廣為制方,化裁成宣白承氣湯、牛黃承氣湯、導赤承氣湯、增液承氣湯、新加黃龍湯諸方,極大地豐富了本法的證治內容。清代名醫陳士鐸倡導陽水腫甚,證實邪實,正尚未衰,而當下脈症俱見,務應抓緊時機,主以攻逐,『直奪其水勢』。在【石室秘錄·水腫治法】闡析說:『水勢滔天,必開決其水口;,則水旋消』。可見,濕熱壅結三焦,隧道閉塞的陽水實證,堪從盪下逐水立法。
近幾十年來,為了闡明通里瀉下法的作用機理,我國中西醫藥界的有識之士,對其進行了廣泛深入地研究。業已證實本法所屬的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等有瀉熱、通便、抗菌、抗病毒、抗炎、排毒、解痙、利膽等效應,能加速胃腸道蠕動,增加胃腸道容積,明顯地改善胃腸道血運供應,增強組織灌流和氧利用,抑制內毒素引起的腸壁血管通透性增高,維持跨膜電位差,保護腸黏膜屏障,促進腹腔內陳舊性出血迅速吸收,預防術後腹腔內粘連,以及促進膽囊收縮,使奧狄括約肌鬆弛,膽汁分泌增加,改善呼吸功能,防止肺損傷和消除肺水腫,並對肝腎功能具有良好的調節和保護作用。
概言之,其三承氣湯通腑瀉熱的療驗機理有四點:一是增加大腸蠕動,軟化糞塊,以排除腸內容物,運用於多種病證發生的不大便,或大便干硬,艱結難下;二是通過腸道排出有毒物質,消除和杜絕相關有毒物質為消化道吸收,繼而發生神經中毒症狀;三是刺激大腸,使之充血,從而誘導性地消退其他部位發生的充血症狀和炎症;四是排除腸道內發酵之腐敗物,而用於胃腸消化不良,食物發酵腐敗,刺激腸壁引起的腸炎、痢疾等。
此外,藥理研究證實,由甘遂、京大戟、芫花、牽牛子等組合的十棗湯等方,藥效峻猛,對腸黏膜有強烈刺激作用,不但可引起峻瀉,且兼有利尿效應,從而使大量水分從大小便排出,適用於水腫、胸水、腹水等病變。
目前,通里攻下類方藥主要用於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熱、急性腸梗阻、急性闌尾炎、膽系感染、膽石症、急性胰腺炎、病毒性肝炎、重症肺系感染、腦血管意外、急性出血壞死性小腸炎、中毒性細菌性痢疾等,還可應用於滲出性胸膜炎、肝硬化、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徵、急慢性腎功能衰竭等所致的全身水腫、胸水、腹水等疾病。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