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87|回覆: 0

秦杜虎符:中華現存最早調兵憑證 錯金字精緻

[複製鏈接]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2-5-21 16: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廣州日報
20125219240412.jpg

杜虎符正面銘文

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眾多珍藏中,有一件鎮館之寶分外令人關注。這件藏品長僅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但傳神誇張的造型和精美絕倫的錯金工藝令人感嘆不已。它就是戰國時代秦杜縣的遣兵虎符,也是中華現存最早的調兵憑證。
價值連城錯金工藝
秦杜虎符由左右兩半組成,兩半的形狀、銘文都是相同的,合在一起就成為調兵的信物。兩半虎符的背面各有榫卯,一一對應,就好像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一樣,只有同為一組的虎符才能合在一起,才能起作用,這就是『符合』二字的來歷。
杜虎符的虎作直立行走狀,昂首,尾端蜷曲,背面有卯槽,頸上有小孔。身上有錯金銘文9行文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但是,如果遇到緊急情況,看到烽火台燃起烽煙,將軍不等到君王的右符來到,也可以自作主張出兵救駕。杜虎符銘文是所有出土虎符中銘文最長的一件,且保存完好,特別是錯金字,精緻優美。
戰國時,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充分說明了虎符的作用。目前發現的虎符都是秦國的,共三件:秦新郭虎符、秦杜虎符、秦陽陵虎符。另外一件虎符的發現還很有趣。它是原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在重慶偶然發現的。抗戰期間,郭沫若在重慶,空閒之時,他喜歡逛逛地攤。有一天,他在地攤上發現了一件造型古樸的銅老虎,認為它可能是件文物,便隨手拿起來觀看,不想這銅老虎突然分成兩半,對文物素有研究的郭老馬上意識到這可能是兵符,隨即買了下來。拿回去之後仔細考證,果然是一件古代虎符。誰也沒有想到,一件極其罕見、極其珍貴的文物,就這樣戲劇性地被發現了。
發現者:一套軍服換虎符
據介紹,秦杜虎符出土於上世紀70年代初期,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橋村少年楊東峰在村西幫助大人平整土地時,鐵杴碰上了金屬硬物,他拾起那塊拳頭大小、裹着泥土的金屬物在鐵杴背上磕了幾下,一件類似動物形狀的銅質器物便顯露了出來。拿回家的金屬動物被東峰放在了自家院中的窗台上。因為當廢銅賣太輕,值不了幾個錢,於是此後的兩年多時間裡這件金屬動物成了東峰姐姐幾個孩子手中的玩物,被他們在遊戲中丟來擺去,漸漸地便摩挲出了其上的金黃色文字。文字為篆書,楊東峰懷着強烈的好奇心,揣着這件神秘器物來到西寧市文物商店。文物商店的人員也搞不懂眼前的器物,便告訴他到碑林博物館看看。於是楊東峰來到了碑林博物館,碰巧便遇到了考古專家戴應新先生。
發現虎符的楊東峰僅僅要求一套紅衛兵穿的軍服作為代價,博物館沒有軍服,於是給了他幾十元錢。現在,杜虎符已是著名的文物而價值連城,珍藏在博物館中。
錯金文字破解歷史懸案
戴應新邂逅這件珍寶後,運用其學識及其日後的研究工作,印證和破解了眾多的歷史疑案。其間,戴應新和楊東峰交談,詳細了解了虎符發現的前後經過,還多次請楊東峰領路到北沈家橋村現場查看,結合對虎符上多個文字的破譯,最終雄辯地印證和詮釋了以下問題:
一是通過對虎符文字的研究,搞清了該枚虎符乃戰國時秦國杜縣軍事首領所有,客觀地印證了秦國在少陵原西周杜伯國封地(今西安市東南)設杜縣的歷史。二是它客觀而真實地反映了戰國時期虎符調兵遣將制度的歷史,即調動軍隊時,由君主或皇帝派出的使臣將符相合,方能調兵。
1991年3月,距少陵原不遠的雁塔區杜城村立碑追記了自西周杜伯封地於此建立杜伯國,至秦國設杜縣於此。秦杜虎符的出土地北沈家橋村距杜城村僅1.3公里,雖然已無法考證數千年前是何人在何種情況下將這枚虎符遺失在此的,但可以想象,昔日曾有多少驚心動魄的事情在此上演。(記者 吳波)

        來源: 廣州日報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