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觀察細微的問題。題主問的教科書應當是指義務教育吧?高中以上基本屬於高級教育了,應當是不限制學習及閱讀範圍的。題主能提這個問題,說明題主對道家是有一定的涉獵的,也說明題主學習認真,這個學習態度值得肯定。
回歸正題。
我們首先要了解,義務教育,是出於什麼宗旨的,然後再回顧道家、儒家的學說,各是什麼宗旨,那樣才好思辨清楚。
義務教育,是公民應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權利,爲何是基本權利呢?因爲接受這個教育,才能適應這個社會並在這個社會上生存。
義務教育有幾部分:科學數學技能;英語技能,語文素養及技能;政治、思想素養。這幾部分,都是人們在中國社會上生存的必須素質。所以,義務教育的宗旨其實就是塑造人的基本生存技能,及社會素養,用官方的解釋是『(1)發展基礎教育;(2)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3)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三點,有兩點直接點明『社會主義文明建設』。
基本權利與其本義務是對等的,也就是說,國家義務教育你,你接受教育之後,就要爲國家做回報,什麼回報?『物質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通俗些就是繳稅。也就是說,義務教育,只是培養你的基本社會生存技能和素養,保障你將來爲社會做建設的基本能力。
明白這一點,回到儒家、道家。
儒家學說,總統概括,是人文倫理學說,是一種積極的,向上的,合作性的集體關係學說。而道家呢?道家的學說,更注重於術,而且是個人的術,對於集體倫理關係並無太多涉及——道家本身是一門出世的學派。
社會的發展,畢竟是需要每個人積極去相互合作的,和諧共處的,並不需要相互之間『你逍遙你的,我逍遙我的』,相互之間『天地...以萬物爲芻狗』——不管道家在這些理論上,與社會是否契合,也不管它的內涵多高深,在義務教育階段的人來看,這些立論,都是消極的,對社會的和諧共處並無多大的幫助。
中國從西周開始,就進入了人文倫理社會,脫離了神鬼宗教社會,儒家雖然是孔子發展光大,但儒家學說,是繼承西周開始的人文倫理、王道學說的,迄今三千餘年了。當然道家也是繼承於【易】的,但在【詩】【書】【禮】方面並無多大的繼承。爲什麼呢,因爲道家講的是『天道』,而人文、王道是人道,道家認爲人在天道面前是脆弱的。
通俗表述就是現代的『存在就是合理的』,這句話是『天道』的寫實。然而,這句話也會令絕大多數的人迷茫,爲什麼?因爲雖然存在是合理的,天地也確實不以善惡而有所偏好,但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佛釋語)也是天道之一,只是大家的適用範圍都 有一定的限制,不是普天之下都適用的。
所以,思辨一下,你會發現,雖然存在是合理的,天地不以善惡偏好,但是在人類社會上呢?人道應該是怎樣的?人類的存在,當然是因爲人道的合理而存在嘛。再者,拿人體而言,病症也是一種合理的存在呢,爲何你病了不任其自然,要去醫治?這就是醫道、人道吖。
對於人類社會而言,公義才是常道,而儒家的人文倫理,要倡導的就是人類社會的公義,王道本身就是『天下爲公』的政治應用。
扯遠了。
由此可見,儒家學說才是人們必須的基本社會素養,而道家學說,可以放在高中以上研修,那時候,受教之人都 有一定的社會歷驗了,不至於因爲接受道家學說的薰陶而背棄社會。
題外話:【道德經】自王弼注以後,對社會人文風氣影響極壞,其後五胡亂華、元蒙亂華、滿清亂華,與中國社會人文風氣墮落緊密相關,自兩晉以後,政權合法化的理論依據由『王道』演變到『大一統』,並爲今天所鼓吹,也與之有嚴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