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22|回復: 0

[医药临床] 宣肺透邪治顽咳

[複製鏈接]
王三阳 發表於 2020-5-5 09: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咳嗽是以发出咳声或伴有咳痰为主症的一组肺系病症。先贤认知丰富,记述颇多,早在〖内经〗已经对其病因、病机、证候分类和治疗有专篇论述。后世医家陆续对咳嗽理论做了进一步阐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俗话说:『咳嗽、咳嗽,医生对头。』咳嗽难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病情顽固,久延难愈者,属顽咳之列。

张琼林主任医师系安徽省名老中医,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60余年,学验俱丰,善于治疗内、妇科等疑难病,疗效卓著。笔者随师临证十余年,兹将其治疗顽咳经验整理如下。

宣肺透邪为止咳大法

咳嗽既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又是独立的一种疾患。究其成因不外外感、内伤两途,主要病机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临证每见顽咳者,多为初期未予宣散,妄用清凉酸涩,外邪不解,内邪复生,内外合邪,深伏肺系,郁闭肺窍,蒂固难拔,虽借机体自我保护性反射的咳嗽,也难逐邪外出。邪不去则咳不止,咳不止则正不安,肺窍得开,伏邪外泄,清肃复常,顽咳可止。根据顽咳病因、病机,张琼林认为无论病程久暂,首当开郁透邪,宣肺止咳为证治,先去其标,后培其本。如固执于『久咳为虚,宜补宜敛』等法,往往取效不佳。

衷中参西,杂和以治

张琼林以衷中参西为要旨,诊治时参照现代医学知识,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诊断等辅检为中医四诊延伸,使之为我所用,以助于提高辨治病症的精准性,评估预后,提高中医药治疗效果。咳嗽虽为保护性反射,但症剧日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造成咳嗽相关性损伤、晕厥等。现代西医学治疗此类病症,主要选择控制感染、止咳祛痰、解痉平喘等药物。其中有一些疗效不佳,久治难愈的顽咳病患求治于中医。张琼林常结合现代西医学检查、诊断,用方选药,每获良效。

医家临证常见以咳嗽为主症,病情缠绵难愈者。非常之病用非常之法,复杂之证用复杂之方。张琼林从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更新观念不循常制,应用时根据其证候形成和转归的特点,依据三因制宜,寒热虚实辨证,加减化裁。采用多元化的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以中药汤剂内服为主,据寒热偏盛变化,合以食疗、茶饮、针罐、敷贴等多种疗法助治,多种治疗手段组合应用,提高了临床疗效,收效甚捷。

培土生金,脾肾同治

咳嗽病变主脏在肺,与脾肾密切相关。肺与脾在病理关系上两者相互影响,咳嗽日久子病累母,而脾虚又进一步影响肺的呼吸及宣降功能。肺主气司呼吸以主呼吸之气,肾主纳气,以维持呼吸的深度,肺失宣降,必累及于肾。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金不生水,母病及子,肺肾俱虚。临证辨治顽咳,要待邪去咳势不锐,方用培土生金,脾肾同治,子母兼顾之剂善后,此为处理顽咳先『宣』后『敛』的治疗大法。常有病患进开宣透邪剂一二诊后顽咳症平者,再略以健牌益肺剂,体衰年迈者略佐益肾之品,兼以食疗,作善后巩固,亦可痊愈。

创开宣透邪顽咳饮

清代怀远〖古今医彻·杂症·咳嗽〗曰:『咳嗽,微疾也;连绵不已,则又痼疾也。』治之得法为微疾,治不得法为痼疾。张琼林认为,久咳不止,咽痒即咳,痉咳声扬,虽病久延,亦非虚证,多为正虚邪恋之本虚标实之证。他在继承前贤基础上总结临证失败教训,通过反复推敲、验证、修订后制成开宣透邪顽咳饮,数十年来,用之屡验。

开宣透邪顽咳饮以炙麻黄宣肺止咳,发表散邪为君;杏仁、白前开宣行滞,降利肺气,与炙麻黄相伍,有宣有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止咳之效,且能助君药宣发,透邪外达之功为臣;苏子、紫菀性温不热,质润不燥,能润肺下气,开泄郁痰;橘红、炙枇杷叶辛行苦降,疏理气机,使宣肃有权,升降有序;射干、桔梗既能辛宣泄邪祛痰,又可苦降清利咽喉;橘红与苏子相伍,有改善和消除咽痒而诱发的咳嗽及咽喉部兴奋灶的作用,且同紫菀、枇杷叶、射干、桔梗共用,无论外感内伤,寒热咳嗽均可为佐;甘草既能助麻、杏止咳化痰,又能益气和中,调和药性为使药而兼佐药之用。诸药合用宣化有度而不伤正,温燥兼润而不耗津,共凑开郁透邪,宣肺止咳之功(加减详见〖临证碎金录〗第二版·验方集萃)。

临证施治中,一见咽干、咽疼,便认为麻黄不可用,未免有失偏颇。治疗顽咳,也应把握急则治标,先祛其邪;缓则治本,后培其元,以建立远期疗效。本病证善后巩固,张琼林每以六味玉屏风散加味,或根据具体情况以此为丸剂、为膏方,并配服胎盘粉,或兼服桂附地黄丸等,以期增强体质,改善呼吸系统功能,提高抗病力。再结合生活调摄,严禁烟酒,做到三防(防寒、防尘、防烟),坚持做呼吸体操,往往可彻底治愈。

『医者不贵于能愈病,而在于能愈难病』是此谓也。

验 案

辛某,女,34岁,2002年6月4日初诊。

外感后咳嗽3年余,常发于春、秋二季,发作则咳嗽难止,咽痒干疼声哑,痰白黏滞、难咯,大声言语、快步即咳,甚则呕吐。现发病已2月余,严重影响其教学工作。观其形质瘦弱,唇舌红苔薄少津,脉细数。证属久咳伤阴,正虚邪伏。治以开宣透邪,养阴止咳法。

处方:1.顽咳饮出入:炙麻黄8克,杏仁泥15克,白前12克,射干12克,苏子15克,橘红12克,炙紫菀15克,南、北沙参各15克,天门冬、麦门冬各15克,牛蒡子10克,桔梗10克,生甘草6克。6剂。2.火罐疗法(肺腧、大椎、身柱),3天1次。3.鸡蛋茶,每晚睡前饮之。4.六神丸,睡前干吞10粒。5.痉咳难忍时,以食指叩压天突穴。6.花生百合粥(酌加生蜜晚间吃)食疗。

二诊(6月22日):服药后第4天,觉得非常舒适,其咳即缓,6剂服完,咳嗽基本控制,但往往想起咽喉烦痒或进餐之际,仍现小咳,随发随止。

处方:1.抄前方6剂。2.生黄芪150克,西洋参80克,麦门冬80克,北五味子40克,甘草30克,党参60克,焦白术50克,制黄精80克,平地木60克,南、北沙参各60克、百合50克,山药50克,常规蜂蜜熬膏2000毫升,1日3次,每次30毫升。3、睡前饮用鸡蛋茶。4、预约立秋前来进行保健『截治』。

按:本例病证为久咳伤肺,耗伤肺阴,上损及下,母病及子,肾阴亏耗,子虚母累,不能上滋肺系,肺失润降,宣肃失调,久之两伤。其咽痒不已,正虚邪恋之征,邪不去则咳不止,咳不止则正难复。治以顽咳饮加甘凉滋柔之品,清金润燥。患者虽未按期前来保健『截治』,幸而一拨即应,正气乃复而得以痊愈。(王三阳 安徽省六安新华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彭岐玉 發表於 2025-4-2 08:43 | 顯示全部樓層
《宣肺透邪法在顽咳治疗中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咳嗽一症,虽属肺系常见病候,然顽咳之治实为临床难题。张琼林先生以"宣肺透邪"立法,深契《内经》"其高者因而越之"之旨,实得轩岐心法真传。余观其治咳思路,颇具三大学术特色:

一、治法上承仲景开表透邪之枢机
张氏强调"邪不去则咳不止",此论直指《伤寒论》太阳病篇要义。其治不拘病程久暂,首重宣散,实因肺为华盖,非宣不能祛其邪。此与朱丹溪"咳嗽须分新久虚实"之说形成互补,更契合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的治疗思想。临床所见,凡外邪郁闭所致久咳,以麻黄、杏仁为君药组方,佐以桔梗、前胡等轻清之品,确有拨云见日之效。

二、诊断融汇中西医学之优长
张氏"衷中参西"之策,实为当代中医学术发展之正途。其将影像学所见支气管黏膜水肿辨为"痰湿阻络",把气道高反应性归为"风邪恋肺",此乃真正意义上的"西诊中治"。尤擅以现代病理改变印证传统证候,如将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视为"伏风"微观指征,用乌梅、五味子等酸敛之品调节免疫,实开中西医结合之新境。

三、调摄兼顾脾肾先后天之根本
其"培土生金"法非简单补脾,而是熔李东垣升阳益胃法与张景岳贞元饮于一炉。常用六君子汤合三拗汤为底方,佐以补骨脂、胡桃肉等温肾之品,暗合"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奥义。更妙在食疗方中配用雪梨膏润肺而不碍脾,山药粥健脾而不滋腻,深得"王道无近功"之三昧。

今人治咳,或执消炎止咳之西法,或持养阴清肺之成见,而张氏独倡"宣透为第一要义",实为对当代中医临床的重要启示。然需注意,宣散之法当因证施治:风寒闭肺者宜辛温,风热袭肺者当辛凉,燥邪伤肺者需润宣,总以"疏其血气,令其调达"为要。此中精微,非熟读《伤寒》《温病》者不能尽得其妙。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