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29|回覆: 0

[醫藥臨床] 昇陽益胃湯治療中虛發熱

[複製連結]
田曉玲 發表於 2019-12-7 04: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發熱一症是指體溫高於正常標準或體溫雖未上升而自覺身熱不適者。中醫認爲發熱的病因可歸於外感或內傷,病位涉及表、里、半表半里。究其病機,外感發熱當屬肌腠失和,內傷發熱當屬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陰陽失衡。一般來說,外感發熱多因感受外邪而起,起病較急,病程較短,熱勢較高,病性屬實者居多。內傷發熱起病較緩,病程較長,多爲低熱,病性屬虛者居多。湖北中醫藥大學成肇仁教授臨床50年,擅用經方、時方治療各科疑難雜病,多取得滿意療效。現選取其治療中虛低熱驗案一則,以饗同道。

王某,女,73歲,2018年11月初診。自訴因腹部脂肪肉瘤於某醫院先後行兩次手術治療,術後復發並發熱,西醫給予退熱等對症處理後無明顯好轉,後隨求治於中醫治療,予以補中益氣湯及小柴胡湯退熱治療效果不明顯,後經人推薦遂求治於成肇仁。現患者自覺身熱,體溫波動在37.5~38.2攝氏度之間,伴有腹部脹痛,納差,口中乏味,形體消瘦,精神倦怠,自覺口鼻咽喉乾燥伴輕度咳嗽咳痰,大便偏稀不成形,無惡寒、汗出。舌脈:舌暗紅苔黃膩,脈沉細滑。

處方:黃芪30克,太子參15克,蒼朮、白朮各12克,茯苓15克,法夏10克,陳皮10克,柴胡16克,白芍15克,防風15克,黃連6克,澤瀉15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瓜蔞15克,焦三仙各15克,炙甘草6克,蘇葉、蘇子各10克。

七劑後,身熱已退,余症亦有所改善。

按:本案發熱辨證當屬中虛發熱兼濕熱阻滯之證,病位在里。脾主肉,其榮唇,脾氣盛則肌肉豐滿充實,今脾虛則氣血津液生化乏源,陰火傷其生發之氣,榮血虧耗,無以充養形體肌肉則消瘦。脾胃爲氣機升降之樞紐,升降失常,濕熱困阻中焦,則腹脹便稀。中氣虛陷,陰火內傷,氣化不行則口鼻咽喉乾燥。

處方昇陽益胃湯。原方出自李東垣【內外傷辨惑論】,主治『脾胃虛則倦怠嗜臥,四肢不收,時值秋燥令行,濕熱少退,體重節痛,口乾舌干,飲食無味,大便不調,小便頻數,不欲食,食不消,兼見肺病,洒淅惡寒,慘慘不樂,面色惡而不和,乃陽不升故也。』方中黃芪、人參、甘草補益肺脾之氣以固其本,易人參爲太子參防其溫燥太過傷陰;茯苓、澤瀉、半夏、蒼白朮健脾滲濕而降濁陰;【本草綱目】言柴胡『治陽氣下陷,平肝、膽、三焦,包絡相火及頭痛、眩暈……及肥氣寒熱,婦人熱入血室,經月不調,小兒痘疹發熱,五疳羸熱』取其解肌退熱之功是時須重用;防風升舉清陽之氣,且風藥兼可祛濕;加陳皮以防黃芪過於壅補;東垣謂之:熱淫所盛,治以甘寒,以苦泄之,以黃連之苦寒,去心煩,除濕熱,元氣虧虛,濕熱中阻易化毒傷人,故佐以黃連清濕熱解毒退陰火;白芍斂陰和營,可防諸風藥辛散太過,全方佐以宣肺寬胸化痰之藥以止咳嗽,焦三仙以健脾和胃消食。諸藥合用,共奏補脾益氣,昇陽調中,瀉陰火,止咳化痰之功。

值得一提的是,成肇仁認爲與脂肪細胞分化異常及脂質代謝紊亂的相關性疾病在中醫診斷上多與痰濁相關。痰濁亂於體內,清濁相干,故處方以東垣之昇陽益胃湯爲首選,方中寓以清化痰濁之首方二陳湯。

較李東垣『甘溫除大熱』之代表方補中益氣湯,昇陽益胃湯在培補中氣的基礎上升清降濁之力更勝。脾胃虧耗,多易致中焦氣機失暢,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昇陽益胃湯在補中益氣湯上增加諸風藥以升清陽祛濕熱,佐以健脾滲濕藥以泄濁陰,苦寒之黃連以除濕熱退陰火。故在針對中虛兼夾濕熱(或痰濁)困阻之氣機失暢者更契合病機,若此案用補中益氣湯治療則無明顯療效。(田曉玲 湖北中醫藥大學)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