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瘙癢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症狀,或單獨出現,或可伴隨著一些疾病而出現。瘙癢通常比較難纏,若身癢難忍,遷延不愈,真是太折磨人了。治療瘙癢,下面這個醫案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瘙癢通常比較難纏,若身癢難忍,遷延不愈
患者田某,男,63歲。2005年12月22日初診。 主訴:全身瘙癢,手足心尤甚,伴胸腹四肢斑丘疹2月余。患者自10月1日進食螃蟹後,即全身發癢,手足心尤重,伴皮膚時起紅色斑丘疹,隱顯不定,致心煩不安。曾到蘭州鐵路中心醫院就診,西醫診斷爲過敏性蕁麻疹,內服蘇迪、強的松、撲爾敏等藥,外用爐甘石洗劑。初時身癢減輕,但不日復癢如初。後又到藥店自購敏迪、維生素C片等藥,服後效不顯,以致病情遷延2月余,遂求中醫診治。症見全身瘙癢,手足心尤重,胸腹、腰部及四肢部起紅色風疹塊,隱顯不定,心神不安,舌淡紅、苔薄黃,舌下靜脈青紫,脈細弦略數。 中醫診斷:瘙癢,證屬血虛風燥,熱毒內郁。
血虛風燥熱毒內郁可致瘙癢
血虛風燥可致瘙癢 治法:養血活血,涼血清熱,祛風止癢。 處方:丹連四物湯加味。 丹參30g,黃連10g,生地黃30g,赤芍12g,當歸15g,川芎10g,蒲公英15g,藕節炭15g,桔梗15g,蘇梗30g,白茅根30g,炒荊芥12g,炒防風12g,三七粉(分沖)10g。取5劑,水煎服,早晚飯後1小時服。 2005年12月27日二診。患者自述服藥3劑後,身上風疹塊已消,全身瘙癢減輕,唯手足心瘙癢加重,患者形容爲『鑽心癢』,欲用針刺方快,但服第4劑藥後全身及手足心癢全消,風疹塊未再起。原方繼服3劑,以鞏固療效。3天後來電話告知瘙癢風疹已徹底消失,未再發作。 按語:本病中醫學又名『痞癗』『風癮疹』,俗稱『風疹塊』,發病機制與內傷七情及飲食起居失調有關,亦與外因誘發有關,外因中又以風邪爲主要因素。風爲陽邪,善行而數變,故風疹塊發無定處,此起彼伏,頑癢異常。【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痛癢瘡,皆屬於心。』心火旺則見心煩不得安。
【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痛癢瘡,皆屬於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