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680|回復: 1

宁古塔发现中国九千年前的玉器

[複製鏈接]
浩然文史 發表於 2020-7-20 10: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发掘出来,足以证实古代历史真实性的,古代文物的国家,虽然西方也时常曝这样的考古发现,然而,却经不住西方学者的质疑。这一次,在中国东北地区,又出土了令人振奋的,能将中国历史往前推移至九千余年前的文物。具体情况是怎样的?文物是如何发现的?我们来看看。

宁古塔考古发现的玉器

宁古塔考古发现的玉器

宁古塔考古发现的玉器

古人说『黄金有价而玉无价』,可见美丽的玉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古人总是喜欢佩戴不同的玉器,体现自己尊贵的身份或高贵的精神。但你知道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玉器是在哪里吗?就在中俄边境的一座美丽小城里。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也荣获了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一、中俄边境的美丽小城

在中俄边境乌苏里江畔有一美丽的小城——饶河,它是双鸭山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乌苏里江下游西岸。乌苏里江东岸便是俄罗斯。这里在清朝时归『宁古塔将军』管理,是清廷发配犯人的地方。传说在远古时期,这里是『肃慎』民族的领地。种种传说和历史,将这里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也正是这个远离繁华都市的东北小城,地下埋藏着足以改写世界玉器史的珍贵宝藏。2019年,饶河县东南紧邻乌苏里江畔的『南山风景区』中的『小南山遗址』,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小南山遗址

小南山遗址

小南山遗址

二、早期玉器的惊人发现

2015年、2017年、2019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当地饶河县文物管理所对小南山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几年来,小南山遗址共出土了120多件玉器,再加上以往零星发现的玉器,目前在小南山遗址发现的玉器总数高达近200件。这么多玉器的出土,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注意。

这些玉器的造型古朴,做工虽然精湛但流露着原始,且形制与在东北地区发现的大多数早期玉器相似。那这批玉器的年代是什么时候?

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器

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器

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器

放眼东北地区,在小南山遗址发现玉器之前,中国发现玉器最早的地方是兴隆洼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的兴隆洼村,距今约8000年。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玉器以玉玦为主,玉玦即环状缺口玉器。兴隆洼的玉玦出土在遗址墓葬中,位于墓主人的耳部,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墓主生前佩戴的耳饰。

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玉玦

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玉玦

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玉玦

而此次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器也有很多『玉玦』,更让考古工作者赞叹的是,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器种类居然比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玉器更多、更丰富。除玉玦外,还有玉环、玉管、玉珠、玉斧等。

眼看着出土这么多玉器,干瞪眼是没办法知道它们的年代的。考古工作者随即在与玉器共同存在的同一期遗存中采集了7件可供碳十四测年的样本送往了实验室。对测年数据的焦急等待开始了。

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考古工作者不会浪费一点一滴的时间。通过光学显微设备和高超的拍照技术,他们对出土玉器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考古人员发现,这批玉器的制作工艺与中国新石器时期传统的玉器制作工艺大体上是相同的。

这种工艺是先用绳子带动解玉砂将玉料切开;再使用可能是竹、木类的管子带动砂子将玉料钻孔。这一技术被称为『砂绳切割技术』,最典型的特征是在玉器的切割表面会留下弯曲条形的痕迹。这也是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发现最早的『砂绳切割技术』,比中美洲早了近6000年。

此时,测年的结果已经出来了,确定小南山遗址出土玉器遗存的时代居然距今约9200-8600年。

参考之前说到的兴隆洼遗址是距今约8000年,而小南山遗址是距今约9200-8600年,这样一来,中国使用玉器的传统被大大提前了近1000年。可以想见,在漫长的历史上,小南山遗址的玉器与玉器制造技术,在中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形成了中华文明独具特色的『玉文化』。

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器

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器

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器

三、遗址情况的简要概述

在『抢先』欣赏了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目前中国最早的玉器之后,再让我们对小南山遗址的整体面貌做一个了解。小南山遗址按照文化性质与早晚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五期,第一期最早,第五期最晚。

第一期文化的遗物以打制石器与烧成温度较低的陶片为主。可以看出,此时先民的生活状态还较为落后,可能还处于旧石器-新石器交替的时期。年代大约距今17000-13000年。

小南山遗址第一期出土的石器

小南山遗址第一期出土的石器

小南山遗址第一期出土的石器

第二期文化便是出土玉器的文化了。这一期的文化遗存较为丰富,有两片墓葬区,墓葬是竖穴土坑墓,墓内有人骨,保存状况不佳,随葬有玉、石、陶器。有特点的是,在墓葬上方还有封土积石,最大的重400斤。可想而知当时建造墓穴的工程之浩大,人力之耗费。专家推测,此时可能已经产生了具有组织能力的社会结构了,年代距今约9200-8600年。

第二期墓葬上的封土积石

第二期墓葬上的封土积石

第二期墓葬上的封土积石

第三期文化的遗物以平底筒形罐为主,专家认为这种文化可能是来自俄罗斯境内的人群带来的。说明这一时期,可能有外来人群到达了小南山地区,年代距今约4700-4500年。

第四、五期文化则是西周中期和西汉时期的文化了。它们与之前小南山地区的文化是否存在联系,还有待考古工作的继续开展。

文史君说

如何探索中华文明,就是要抓住中华文化与众不同的精髓。通过对人类文明原初时代的考察与探索,学界普遍认为『西方重金、东方重玉』。而小南山遗址距今9000多年的玉器出土,正说明中华文明发源之早,体现了9000年前先民手工业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已经相当发达。正如林沄先生所说,小南山遗址闪耀着『中华玉文化灿烂之光』。


参考文献

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72年第2期。

赵宾福、孙明明、杜战伟:〖饶河小南山墓葬出土玉器的年代和性质〗,〖边疆考古研究〗2013年第2期。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饶河县文物管理所:〖黑龙江饶河县小南山遗址2015年Ⅲ区发掘简报〗,〖考古〗2019年第8期。

李有骞:〖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发掘获新收获,为乌苏里江及黑龙江下游新石器考古编年谱系研究提供重要资料〗,中国文物信息网,2016年6月21日。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无人者 發表於 2025-4-7 12:18 | 顯示全部樓層
小南山玉器:九千年前东亚玉文化的曙光与文明密码

宁古塔地区小南山遗址出土的九千年玉器群,实为东亚史前文明研究之重大突破。此发现非仅将中国玉文化源头向前推移千年,更揭示了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精神世界的复杂图景。笔者以为,此批玉器之价值,当从材质工艺、文化内涵、文明启示三重维度深入剖析。

一、玉料选择与工艺技术的文明先声
小南山玉器以透闪石软玉为主,其材质精选与加工技艺已显现明确的技术传统。玉玦之环形切割、玉管之钻孔技术,尤其是厚度仅0.2厘米的薄片玉器,均需特定解玉砂与旋转工具。考古学家邓聪教授曾指出,这种"砂绳切割技术"代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技术革命。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玉料经检测源自贝加尔湖地区,暗示当时已存在跨区域的玉料贸易网络。

二、礼器体系与精神信仰的雏形
玉器组合中,玉玦作为耳饰体现身份标识功能,玉斧虽具刃部却无使用痕迹,当为权力象征。尤为关键的是玉璧雏形的出现,与后世《周礼》"以苍璧礼天"的祭祀传统形成呼应。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朱乃诚研究员认为,这种器类组合已超越实用范畴,标志着原始宗教仪轨的形成。墓葬中玉器的摆放位置与组合方式,更暗示当时可能已存在"玉殓葬"的原始观念。

三、东北亚玉器文化圈的文明意义
小南山玉器与俄罗斯滨海地区、日本列岛同期玉器的比较研究显示,北纬40-50度区间存在活跃的"东北亚玉器文化圈"。北京大学赵朝洪教授提出的"玉器之路"假说在此获得实证。这些跨越现今国界的文化互动,证明九千年前东亚先民已建立超越部落的交流网络。玉器作为精神文化的载体,其传播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深远。

小南山玉器的学术价值,不仅在于改写中国玉器编年史,更在于它揭示了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如何通过物质文化建构精神世界。这些温润的玉石,实为远古先民跨越时空传递给我们的文明密码,提醒我们重新审视东亚文明的深度与广度。未来研究若能结合古DNA分析与残留物检测,或可进一步揭开这些玉器使用者真实的生活图景。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