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62| 1
|
[儒家學說] 恭寬信敏惠,溫良恭儉讓是什麼意思 |
儒學有五德之說,謂之『溫良恭儉讓』,出自【論語·學而】:『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也有仁德的行為標準,謂之『恭寬信敏惠』,出自【論語·陽貨】:『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 又,【論語·陽貨】:『子張問仁。孔子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 恭寬信敏惠、溫良恭儉讓作為孔子直接定義的五德,及仁德行為標準,二者的內涵原本十分深刻,意義廣遠,直透人性。雖然短短八個字,卻勝過厚沓沓的【顏氏家訓】千百倍。深刻地論證了人為什麼要與他人和諧相處,又如何才能與他人和諧相處,如何與他人共事,如何打造『人和』的環境並成就事業,等等(這個他人,包括親友和陌生人)。 然而,在儒學史上,二者的地位及應用,卻並不十分顯著,甚至不如後人總結的五常:『仁義禮知信』,又加,在當今的流行解釋中,二者的內涵被進一步簡化,今人不但無法從流行解釋中觸及其本質內涵,甚至流於表象化、感性化的認知。 那麼,恭寬信敏惠、溫良恭儉讓是什麼意思呢? 恭寬信敏惠現代流行解釋是: 恭敬、寬容、誠信、勤勉、好施。恭敬就不會被侮辱,寬容就能得人心,誠信就會得信任,勤勉就會有成績,好施就容易使喚人。 更深刻的解釋: 溫良恭儉讓現代流行解釋: 『溫』是『溫和』,現代語彙來講就是平和的;『良』是善良的、道德的;『恭』是恭敬的,也就是嚴肅的;『儉』是不浪費的;『讓』是一切都是謙讓友好的、理性的、把自己放在最後的。 更深刻的解釋:
購買主題
已有 1 人購買
支付 300 文錢幣 給作者可瀏覽全文
|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