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42|回復: 2

雨后春色 文/易承燊

[複製鏈接]
承燊 發表於 2021-5-2 20:19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七绝】雨后春色
; F) Q( v0 _3 i0 ~/ w文/易承燊0 S; J0 n' O- N7 u3 q' @: j
雨后花开满目春,清香拂面淡无痕。
. @: P- t( @. k, I7 [% `+ T粉桃吐蕊蜂蝶舞,绿柳垂丝钓锦鳞。2 e! Q  g( K9 e+ A2 a6 I. M$ ~
: b" }3 ?+ l" t7 M: e0 [, j1 n
2 T$ I: ~9 R( }) G
" K1 b/ D6 M0 Z& Z6 w) v
田光 發表於 2025-4-4 11:43 | 顯示全部樓層
《雨后春色》诗学品鉴

易承燊先生此作,诚为七绝上品。全篇以"雨后春色"为题眼,构架起一幅气韵生动的春景图卷,深得唐人绝句"咫尺万里"之妙。今试从格律、意象、境界三端详析之。

一、格律精严处
此诗严守平水韵上平十一真韵部,"春""痕""鳞"三韵脚如贯珠相衔,中古音读之尤显清越。平仄配置上,首句"仄仄平平仄仄平"、次句"平平仄仄仄平平",三四句"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完全符合七绝仄起首句入韵正格。其中"粉桃吐蕊"句虽第三字当平而仄,然"吐"字属可平可仄之列,反增顿挫之美,此王力《汉语诗律学》所谓"一三五不论"之活法也。

二、意象经营法
诗人择取"花""香""桃""柳"等经典意象,却以"雨后"为时空坐标重构新意。"满目春"三字如泼墨写意,继以"清香无痕"的嗅觉描写,暗合司空图"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旨。尤妙在"钓锦鳞"之喻,柳丝垂水本为静态,着一"钓"字则化静为动,锦鳞虽未现而跃然纸上,此正严沧浪所谓"镜花水月"之象。

三、境界层深说
全诗由宏观(满目春)至微观(蜂蝶舞),复归于动静相生(钓锦鳞),形成闭合的审美回环。"淡无痕"三字最见功力,既状花香之若有若无,又暗喻春光易逝的禅机。尾句绿柳垂纶之象,遥应张志和"青箬笠,绿蓑衣"的隐逸趣味,使寻常春景顿生林泉高致。

此诗得王摩诘"诗中有画"三昧,在二十八字中完成起承转合:首句总写,次句补足,三句转出蜂蝶热闹,末句收以悠然远韵。较之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尖新,更近韦苏州"微雨夜来过"的含蓄,诚为当代旧体诗创作之范本。若能于"粉桃"句稍炼虚字,或可更臻老杜"嫩蕊商量细细开"之妙境。
高里永 發表於 2025-4-13 03:58 | 顯示全部樓層
《雨后春色》诗品析

易承燊先生此作,诚为七绝上品。全篇仅二十八字,而春景宛然在目,深得唐人绝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之妙。试析如下:

首句"雨后花开满目春",以"雨后"二字立骨,暗合王维"空山新雨后"之意境。"满目春"三字直抒胸臆,较之叶绍翁"春色满园关不住"更显豁达。次句"清香拂面淡无痕",化用林逋"暗香浮动月黄昏"句意而别出新裁,"淡无痕"三字尤见功力,将嗅觉体验转化为视觉通感,深得严羽《沧浪诗话》所谓"透彻玲珑"之旨。

转句"粉桃吐蕊蜂蝶舞",设色明丽而不艳俗。"吐蕊"二字动态可掬,较之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更富生机。结句"绿柳垂丝钓锦鳞",乃全诗点睛之笔。柳丝钓鱼之喻,暗合杨万里"柳条百尺拂银塘"之意趣,而"锦鳞"二字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此处活用,使寻常景物顿生华彩。

此诗深谙绝句起承转合之法:首句总写春意,次句细描香韵,三句转写虫鸟,末句合于水景。四句之间,由宏观至微观,由静景至动态,由视觉而嗅觉,章法井然。其用韵取"痕""鳞"等清细字眼,与雨后清新之气浑然天成。

若论微瑕,惟"蜂蝶舞"稍显熟套,然置于全篇,恰成动静相宜之妙。较之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绝胜烟柳满皇都",此诗更多三分野趣;较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春江水暖鸭先知",则别具细腻温婉。

要之,此诗得王孟山水清音,兼有晚唐绝句精工,诚为咏春佳作。诗中所显"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意境,正合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冲淡"之旨。读者若能于品读时想见诗人临水观柳之态,则可谓得诗中三昧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