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65|回覆: 0

[儒家學說] 【孟子】卷7離婁章句上詩解6仁富觀眸禮者權宜

[複製鏈接]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1-8-31 21:53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孟子】卷7離婁章句上詩解6仁富觀眸禮者權宜題文詩:
孟子有曰:冉求也為,季氏家宰,無能改於,
其德而賦,粟倍他日.孔子乃曰:求非我徒,
小子鳴鼓,而可攻之.由此觀之,君主不行,
仁政而富,孔子皆棄,況為之戰?爭地以戰,
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率土地,
而食人肉,罪死不容.故善戰者,服上刑也;
連縱諸侯,其刑次之;替君斂財,令民離鄉,
以辟草萊,任土地者,刑又次之.孟子有曰:
存乎人者,莫良眸子.眸子不能,掩其醜惡.
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眸子眊焉.
眸子藏神,至神至清,神清氣正,聽其言也,
觀其眸子,人焉廋哉?虛情假義,不得藏矣.
孟子又曰:恭者儉者,不侮奪人.侮奪之君,
惟恐不順,惡為恭儉?恭儉也豈,可以聲音,
笑貌為哉?淳于髡曰:授受不親,男女禮與?
嫂子溺則,援以手乎?孟子曰禮,嫂溺不援,
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手,
權宜者也.淳于髡曰:今天下溺,夫子不援,
為之何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手,
子欲以手,援天下乎?禮以適情,因事權變.
【原文】

孟子曰:『求也為季氏宰,無能改於其德,而賦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1。」由此觀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棄於孔子者也,況於為之強戰?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故善戰者服上刑2,連諸侯3者次之,辟草萊、任土地4者次之。』

【譯文】

孟子說:『冉求當了季康子的總管,不能改變他的作風,田賦反而兩倍於從前。孔子說:'冉求不再是我的學生,同學們可以大張旗鼓地攻擊他。」從這事看來,君主不實行仁政,卻去幫助他搜刮財富的人,都是孔子所唾棄的,何況為那不仁之君努力作戰的人呢?〔這些人〕為爭奪土地而戰,殺得屍橫遍野;為爭奪城池而戰,滿城血海屍山,這就叫作帶領着土地來吃人肉,死了也贖不了他們的罪。所以能征善戰者應該受最重的刑罰,鼓吹合縱連橫者該受次一等的刑罰,〔為了替君主搜刮財富而讓百姓背井離鄉去〕開墾草莽以盡地利的人該受再次一等的刑罰。』

【注釋】

(1)『求也為季氏宰』至『可也』:其史實可參【論語·先進】【左傳·哀公十一年】;求,冉求,字子有,孔子弟子。

(2)上刑:重刑。

(3)連諸侯:聯結諸侯,如蘇秦、張儀之流。

(4)辟草萊、任土地:辟,開墾;任土地,謂分土授民。不過孟子所反對者,是統治者為謀私利,驅使百姓背井離鄉,奔波路途。
【原文】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1。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2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3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4哉?』

【譯文】


孟子說:『一個人身上存於內而表現於外的,沒有哪一處強過他的眼睛。眼睛不能掩蓋一個人醜惡的靈魂。心正,眼睛就明亮;心不正,眼睛就昏暗。聽一個人說話的時候,觀察他的眼睛,這人的善惡能躲到哪裡去呢?』

【注釋】

(1)眸子:瞳仁。

(2)了:明。

(3)眊:音mào,目不明之貌。

(4)廋:音sōu,隱匿,躲藏。
【原文】

孟子曰:『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侮奪人之君,惟恐不順焉,惡得為恭儉?恭儉豈可以聲音笑貌為哉?』

淳于髡1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孟子曰:『禮也。』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2。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3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譯文】
孟子說:『恭敬別人的人不會侮辱別人,節儉的人不會掠奪別人。侮辱人掠奪人的諸侯,生怕別人不順從自己,又如何能做到恭敬節儉?恭敬和節儉難道可以靠甜言蜜語和笑容可掬裝出來嗎?』
   淳于髡問:『男女之間,不親手交接東西,這是禮法嗎?』孟子答道:『是禮法。』淳于髡說:『那嫂子掉在水裡,用手去拉她嗎?』孟子說:『嫂子掉在水裡,不去拉她,這簡直是豺狗和惡狼。男女之間不親手交接,這是平常的禮法;嫂子掉在水裡,用手去拉她,這是通權達變。』淳于髡說:『現在全天下的人都掉水裡了,您不去救援,這是為什麼?』

孟子說:『天下的人都掉在水裡,要用'道」去救援;

嫂子掉在水裡,要用手去救援——你難道要我用手去救援天下人嗎?』

【注釋】

(1)淳于髡:姓淳于,名髡(kūn),齊國人,曾仕於齊威王、齊宣王和梁惠王之朝。

(2)嫂溺不援,是豺狼也:即『嫂溺不援,此豺狼也』,嫂子掉在水裡,不施以援手,這是豺狗和惡狼行徑;是,略同於『此』。先秦漢語不用聯繫動詞(系詞)『是』,譯文中的『是』是翻譯時補出來的。『豺狼』在現代漢語中無疑是一個詞,它在【孟子】時代的語言中卻可能是一個詞組(短語)。如:『子也,熊虎之狀,而豺狼之聲,弗殺,必滅若敖氏矣。』(【左傳·宣公四年】)『熊虎』是一個詞組,『豺狼』也是一個詞組。詳見楊逢彬【孟子新注新譯】。

(3)權:變通之意。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