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文詩:
孔子之曰:季孫賜我,粟千鍾也,以施與眾,
而交益親;南宮敬叔,之乘我車,而道加行.
故道雖貴,其必有時,而後重也,有勢後行,
微夫二子,之貺財也,則丘之道,殆將廢矣.
孔子有曰:聖王之治,有似春秋,正其本而,
萬物皆正,文王者以,王季為父,太任為母,
太姒為妃,而以武王,周公為子,太顛閎天,
以為臣也,其本美矣.武王正身,以正其國,
正其國以,正天下也,討伐無道,刑有罪者,
武王一動,而天下正,其事成矣.春秋致時,
萬物皆及,王者致道,萬民皆治,周公載己,
正身行化,天下順之,其誠至矣.精誠所至,
不令而行,正本清源.曾子有曰:入是國也,
言信群臣,而留可也;君之行忠,於卿大夫,
則仕可也;澤施百姓,則可安也.子曰參之,
言此可謂,善安身矣.為蒲邑宰,為水備與,
民修溝瀆,以民勞苦,子路人與,之一簞食,
一壺漿也.孔子聞使,子貢止之.子路忿往,
問孔子曰:暴雨將至,恐有水災,與修溝洫,
以備之而,民多匱餓,是以簞食,壺漿與之,
賜止是止,由之行仁,子以仁教,而禁其行,
由不受也.孔子答曰:汝以民餓,何不白君,
賑發倉廩,私以食饋,是汝明君,之無惠而,
見己德美.速已則可,不則汝之,見罪必矣.
孔子曰:「季孫之賜我粟千鍾也(以施與眾),而交益親(得季孫千鍾之粟,以施與眾,而交益親),自南宮敬叔之乘我車也,而道加行(孔子欲見老聃,而西觀周,敬叔言於魯君,給孔子車馬,問禮於老子,孔子歷觀郊廟,自周而還,弟子四方來習也).故道雖貴,必有時而後重,有勢而後行,微夫二子之貺貺kuàng貺,賜也。【說文】財,則丘之道,殆將廢矣.」
孔子曰:『季孫之賜我粟千鍾也,以施與眾,而交益親王肅註:『得季孫千鍾之粟以施於眾,而交益親。』季孫,季孫氏,季康子,名肥。交,交友。益親,更加親密。鍾,鍾,古容量單位:釜十則鍾;得自南宮敬叔之乘我車也,而道加行主張更好地加以推廣。王肅註:『孔子欲見老聃而西觀周,敬叔言於魯君,給孔子車馬,問禮於老子。孔子歷觀郊廟,自周而還,弟子四方來習也。』。故道雖貴,必有時時機而後重,有勢條件而後行,微夫二子之貺kuàng,賜,贈送財,則丘之道,殆將廢矣。』
譯文孔子說:『季孫氏送我千鍾糧食,我轉送給了朋友,從此和朋友的交往更加親密;自從南宮敬叔幫我得到乘坐的車子後,我的思想學說得以更好地推行了。因此,思想學說固然重要,必須在得到有力的時機後才能被重視,得到有力的條件後才能得以推行。如果沒有二人送無德財物,那麼,我的思想主張將岌岌可危而被廢弛。』
孔子曰:「王者有似乎春秋,(正其本而萬物皆正)文王以王季為父,以太任為母,以太姒姒[sì]1.古代稱丈夫的嫂子或年長之妾為妃,以武王周公為子,以太顛閎閎hóng(形聲。字從門,從厷,厷亦聲。『厷』字形上為『公』的變形,字音繼承自『公』,字義同『公』,即『公共』、『公用』。『門』與『厷』聯合起來表示『一條裏巷的公共大門』。本義:巷門)天為臣,其本美矣.武王正其身以正其國,正其國以正天下,伐無道,刑有罪,一動而天下正,其事成矣.春秋致其時而萬物皆及,王者致其道而萬民皆治,周公載己行化,(載亦行矣言行已以行化其身正不令而行也)而天下順之,其誠至矣.」
孔子曰:『王者有似乎春秋王肅註:『正其本而萬物皆正。』,文王即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王朝的奠基者以王季為父,以太任王季之妃子,周文王之母為母,以太姒姒,sì,太姒,周文王之妃,周武王、周公等的母親為妃,以武王即周武王姬發,周文王的第二個兒子。西周王朝的建立者、周公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姬旦,人稱周公旦,西周初年接觸的政治家為子,以太顛、閎天太顛、閎天:輔佐周文王的兩個大臣。閎,hóng為臣,其本根基,根本美好矣。武王正其身以正其國,正其國以正天下,伐無道,刑懲罰,懲治有罪,一動自身一行動而天下正,其事成矣。春秋致其時四季按照天時的運轉規律而萬物皆及,王者致其道聖王遵循自然的規律而萬民皆治,周公載己行化王肅註:『載亦行矣。言行已以行化,其身正不令而行也。』,而天下順之,其誠至矣。』
譯文孔子說:『聖明的王者,具有像四季至於大地,他的根本合乎於自然規律而萬物皆合於正道。周文王有王季為父,太任做他的母親,太姒做夫人,有周武王和周公這樣的兒子,還有太顛、閎天二位輔佐大臣,所以,他的根基很好。周武王首先修正其自身而致使他的國家得以治理好,國家治理好了,進而使天下得以很好的整治。在此基礎上,討伐暴虐無道的國家,懲罰有罪之人。由此,他自己一動,天下就得以明治,歸於正道,事功有成。春夏秋冬四季按照天時運轉的規律更替變化,無需做什麼,萬事萬物都依順着它就會生發正常,為王的人,只要遵循大道而行,天下就能得到大治。周公以行己而行化天下,天下的百姓都歸順了他,他的誠心已經達到了最高的境界。』
曾子曰:「入是國也,言信於群臣,而留可也;行忠於卿大夫,則仕可也;澤施於百姓,則富可也.」孔子曰:「參之言此可謂善安身矣.」子路為蒲宰,為水備,與其民修溝瀆溝瀆gōudú指田間水道;猶溝洫;比喻困厄之境,以民之勞煩苦也,人與之一簞食(簞笥dānsì鄭玄註:『簞笥,盛飯食者,圜曰簞,方曰笥。』)一壺漿.孔子聞之,使子貢止之.子路忿不悅,往見孔子,曰:「由也以暴雨將至,恐有水災,故與民修溝洫xù(形聲。從水,血聲。本義:古井田制,城與城之間的水道。田間的水溝)洫,田間水道也【說文】。方十裏為成,成間寬八尺,深八尺,謂之洫。此井田之制【考工記·匠人】以備之,而民多匱[kuì]1.缺乏:~乏。~竭。~缺。匱[guì]1.古同『櫃』餓者,是以簞食壺漿而與之.夫子使賜止之,是夫子止由之行仁也.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由不受也.」孔子曰:「汝以民為餓也,何不白於君,發倉廩以賑之,而私以爾食饋之,是汝明君之無惠,而見己之德美矣.汝速已則可,不則汝之見罪必矣.」
曾子姒姓,曾氏,名參(shn),字子輿,春秋末年思想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曰:『入是國也,言信於群臣,而留可也;行忠於卿大夫,則仕可也;澤施於百姓,則富【說苑】作『安』,安身,立身(安)可也。』孔子曰:『參之言此,可謂善安身矣。』子路為蒲宰蒲邑,地名,位於今河南省長垣縣境內。蒲宰,蒲邑的地方長官,為水備為了防備水患,與其民修溝瀆溝渠,水渠。與下文『溝洫』同義,以民之勞煩苦也,人與之一簞食、一壺漿。孔子聞之,使子貢止之。子路忿不悅,往見孔子,曰:『由也以暴雨將至,恐有水災,故與民修溝洫以備之,而民多匱餓因糧食匱乏而飢餓者,是以簞食壺漿而與之。夫子使賜止之,是夫子止由之行仁也。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由不受也。』孔子曰:『汝以民為餓也,何不白於君,發倉廩cangbin,糧倉以賑之,而私以爾食饋之,是汝明君之無惠,而見己之德美矣。汝速已則可,不則汝之見表示被動,相當於『被』罪必矣。』
譯文曾子說:『當你進入一個國家時,如果國君的言論能取信於眾大臣,那麼就可以留下來;如果他的行為忠實於卿大夫們,那麼就可以在這個國家做官了;如果他的恩澤能施行於老百姓,那麼就可以在這個國家求得富裕了。』
孔子說:『曾參的這些話,說他善於立身還可以。』(是批評還是表揚?)
子路做蒲邑的地方做長官時,為了防備大水,就率領蒲邑的民眾修建水渠。因為百姓勞動煩重辛苦,子路就發給每人一筐飯食、一壺湯水。孔子知道這件事後,就派子貢去阻止子路。子路很不高興,就去拜見孔子,說:『我以為暴雨將要來了,擔心有大水災,所以就率領民眾修理溝渠以作防備,但民眾卻因缺少糧食忍受飢餓,所以就發給他們每人一筐飯食、一壺湯水。老師您讓端木賜制止我,這是老師阻止我施行仁德。老師用仁德教育弟子而禁止弟子施行它,我沒有辦法接受。』
孔子說:『如果民眾飢餓,你應當向國君報告,請求開放糧倉的糧食救濟他們,而不該私自以自己的食物救濟民眾,因為這是向民眾表明國君沒有恩惠,而顯示自己的德行之美呀!你馬上停止這種做法才是正確的,否則,你將被治罪是不然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