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66|回復: 1

[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卷7离娄章句上诗解8仁义乐生孝化天下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1-9-22 21:0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子】卷7离娄章句上诗解8仁义乐生孝化天下
题文诗:
孟子: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乐正子从,
子敖之齐.孟子见,乐正子曰:子亦见我?
乐正子:先生何为,出此言也?曰来几日?
曰昔者也.曰昔者则,我出此言,不亦宜乎?
乐正子:舍馆未定.孟子问:子闻之也,
舍馆定后,求见长者?曰克有罪.孟子谓曰:
之从,于子敖来,啜也;我不意子,
学古之道,而以.孟子: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不告而娶,舜为无后;君子以为,
告也.孟子:仁之实也,事亲是也;
义之实也,从兄是也;智之实也,知斯二者,
弗去是也;礼之实也,为之节文,斯二者也;
乐之实也,乐斯二者,乐则生矣;则恶可已,
恶可已则,不知不觉,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孟子:天下大悦,而将归己,视天下,
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不得乎亲,
不可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为子.也者,
事亲之道,瞽瞍厎豫,而天下化,瞽瞍厎豫,
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谓大孝.至孝至诚,
诚感天人,亲亲仁民,真诚所至,天下风从.
【原文】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乐正子从于子敖1之齐。乐正子见孟子。孟子曰:『子亦来见我乎?』曰:『先生何为出此言也?』曰:『子来几日矣?』曰:『昔者2。』曰:『昔者,则我出此言也,不亦宜乎?』曰:『舍馆4未定。」曰:「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曰:「克有罪。」
【译文】
孟子说:『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乐正子跟随王子敖到了齐国。乐正子去见孟子。孟子说:『你也来看我吗?』乐正子答道:『老师为什么讲出这样的话哇?』孟子问:『你来几天了?』答道:『昨天才来。』孟子说:『昨天来的,那我说这样的话,不也是应该的吗?』乐正子说:『住所还没找好。』孟子说:『你听说过,要住所找好了才来求见长辈吗?』乐正子说:『我有罪。』

【注释】

(1)子敖:盖(gě)大夫王的字。(2)昔者:昨天。(3)舍馆:客舍,住所。

(4)克:乐正子之名。
【原文】

孟子谓乐正子曰:『子之从于子敖来,徒啜1也。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啜也。』
【译文】

孟子对乐正子说:『你跟着王子敖来,只是吃吃喝喝罢了。我没想到你学习古人的大道,只是为了吃喝。』

【注释】

(1) 啜: ,音bū,吃;啜,音chuò,喝。
【原文】

孟子曰:『不孝有三1,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译文】
孟子说:『不孝顺父母的事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大。舜不先禀告父母就娶妻,为的是怕没有子孙,〔因为先禀告,他那狠毒的爹瞽叟就会从中作梗。〕虽然他没有禀告,君子却认为他如同禀告了。』

【注释】

(1)不孝有三:赵岐【注】云:『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原文】

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1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译文】
孟子说:『仁的实质就是侍奉父母;义的实质就是顺从兄长;智的实质就是明白这二者的道理并坚持下去;礼的实质是对这二者加以调节与修饰;乐的实质就是以这二者为乐事,快乐于是就发生了;快乐一发生,又如何能止得住哇?一止不住,就会不知不觉手舞足蹈起来了。』

【注释】

(1)文:文饰,修饰。
【原文】

孟子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己,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豫1,瞽瞍豫而天下化,瞽瞍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
【译文】
    孟子说:『天底下的人都很喜欢自己,而且将归附自己,却把这好事看成草芥一般,只有舜是这样的。不能得到父母的欢心,不可以做人;不能顺从父母的旨意,不能做儿子。舜尽心竭力侍奉父母,结果瞽瞍变得高兴了;瞽瞍高兴了,天下的风俗也就随之变好;瞽瞍高兴了,天下父子间的伦常也由此确定,这便叫作大孝。』

【注释】

(1)瞽瞍厎豫:瞽(gǔ)叟,亦作『瞽叟』,舜的父亲;厎(zhǐ),致;豫,乐。
真衣 發表於 2025-3-28 03:03 | 顯示全部樓層
【孟子】卷七离娄章句上诗解八诠义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者,乃警世之深言也。师者当以德化人,非以名自居。乐正子从子敖之齐,孟子责其"徒哺啜"者,正见圣门慎交游、重进学之旨。盖君子之游,必有所益;学者之趋,必有所求。乐正子未即求见而先安舍馆,是以饮食起居为急,而轻慢师道,故孟子以"学古之道而以哺啜"讥之,此非苛责,实乃教人以"重道轻利"之微意也。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语,当以经权之道观之。赵岐注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为一不孝,"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为二不孝,"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为三不孝。然孟子特举"无后"者,非谓其余可忽,盖承《孝经》"守其宗庙"之训,以祭祀之绝为重。然则舜不告而娶,正为"权而得中",以全大孝。读此章者,当知圣贤之言皆有次第:好为人师者失其本,徒哺啜者丧其志,不孝无后者悖其伦——三者皆由仁义之心不笃故也。

要之,此章大义在"慎初"二字:慎师道之始,则教化可彰;慎交游之初,则德业可进;慎孝亲之本,则人伦可正。学者能于此三致意焉,庶几得离娄之明矣。

(全文计498字)

注:本文依朱子《集注》诠解经义,兼采焦循《正义》之说,以"师道""孝道"为纲,统摄全章,既析文句之微,复明圣贤之志,谨守"以经解经"之训,不作虚衍之谈。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