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卷19詔策詩解3戒者慎也教者效也詔重命輕古今有變 題文詩:戒敕為文,實詔之切,如周穆公,命臣郊父, 以受敕憲,此其事也.魏武曹操,稱作敕戒, 當指事語,勿得依違,曉治要矣.晉武敕戒, 備告百官;敕都督以,兵要亦戒,州牧董司, 警郡守以,恤隱百姓,勒牙門將,以御衛也, 有訓典焉.戒者慎也,夏禹乃稱:戒之用休. 君父至尊,在三罔極.漢高祖之,敕太子書, 東方朔之,戒子書亦,顧命之作.及馬援下, 各貽家戒.班姬女戒,足稱母師.教者效也, 出言民效.契敷五教,王侯稱教.昔鄭弘守, 南陽條教,為後所述,乃事緒明;孔融之守, 北海文教,麗而罕施,乃治體乖.其若諸葛, 孔明約詳,庾稚恭之,明斷並理,得而辭中, 教之善也.自教以下,則又有命.詩經有雲: 有命自天,明命為重;周禮有曰:師氏詔王, 明詔為輕.今則詔重,而命輕者,古今之變. 皇王施令,寅嚴宗誥.我有絲言,兆民伊好. 輝音峻舉,鴻風遠蹈.騰義飛辭,渙其大號. 【原文】全文3 戒敕為文,實詔之切者,周穆命郊父受敕憲,此其事也。魏武稱作敕戒,當指事而語,勿得依違,曉治要矣。及晉武敕戒,備告百官;敕都督以兵要,戒州牧以董司,警郡守以恤隱,勒牙門以御衛,有訓典焉。 戒者,慎也,禹稱"戒之用休"。君父至尊,在三罔極。漢高祖之【敕太子】,東方朔之【戒子】,亦顧命之作也。及馬援以下,各貽家戒。班姬【女戒】,足稱母師矣。 教者,效也,出言而民效也。契敷五教,故王侯稱教。昔鄭弘之守南陽,條教為後所述,乃事緒明也;孔融之守北海,文教麗而罕施,乃治體乖也。若諸葛孔明之詳約,庾稚恭之明斷,並理得而辭中,教之善也。 自教以下,則又有命。【詩】云"有命自天",明命為重也;【周禮】曰"師氏詔王",明詔為輕也。今詔重而命輕者,古今之變也。 贊曰∶皇王施令,寅嚴宗誥。我有絲言,兆民伊好。 輝音峻舉,鴻風遠蹈。騰義飛辭,渙其大號。 【原文分段釋解】 戒敕為文,實詔之切者;周穆命郊父受敕憲11,此其事也。魏武稱作敕戒當指事而語12,勿得依違13;曉治要矣。及晉武敕戒14,備告百官:敕都督以兵要15,戒州牧以董司16,警郡守以恤隱17,勒牙門以御衛18,有訓典焉19。
【譯文】 至於戒敕之文,是詔令中更為切實的一種;如【穆天子傳】所載周穆王命郊父接受戒敕的教令,這就是戒敕文了。魏武帝曹操曾說,作敕戒應根據事實,寫得明確果斷,而不要依違不決。這就通曉治術之要了。到了晉武帝,就把敕戒普遍用於各種官吏:如告戒都督掌握軍事要領,告戒州牧嚴格督察其下屬,警戒郡守要體恤百姓痛苦,督促牙門將領要加強防衛等,都具有詔策的古義。
〔注釋〕
11 周穆:指西周穆王。【穆天子傳】卷一載:『丙寅,天子屬官效器(郭璞註:會官司閱所得寶物),乃命正公郊父受敕憲。』郊父:周穆王的大臣。憲:教令。
12 魏武:魏武帝曹操,他論敕戒的話,今不存。
13 依違:不決斷。
14 晉武:晉武帝司馬炎。
15 都督:地方軍政首領。晉武帝給都督的敕戒,今不存。
16 州牧:州的軍政首領。董:督察。司:主管。司馬炎有【省州牧詔】尚存,見【全晉文】卷六。
17 郡守:一郡之長。恤(xù續)隱:【國語·周語上】:『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韋昭註:『恤,憂也;隱,痛也。』司馬炎有【敕戒郡國計吏】,見【全晉文】卷六。
18 勒:迫使。牙門:指牙門將,魏晉時的一種武官。司馬炎給牙門將的敕戒今不存。
19 有訓典:指有『訓戎』,『敷政』的古意。訓典:和上面所說『文同訓典』的『訓典』略同。
【原文】
『戒』者,慎也。禹稱:『戒之用休。』1君父至尊,在三罔極2。漢高祖之【敕太子】3,東方朔之【戒子】4,亦顧命之作也5。及馬援已下6,各貽家戒7。班姬【女戒】8,足稱母師也9。『教』者,效也,出言而民效也。契敷五教10,故王侯稱『教』11。昔鄭弘之守南陽12,條教為後所述13,乃事緒明也14。孔融之守北海15,文教麗而罕於理16,乃治體乖也17。若諸葛孔明之詳約18,庾稚恭之明斷19,並理得而辭中,教之善也。自教以下,則又有『命』。【詩】云:『有命在天。』20明為重也21。【周禮】曰22:『師氏詔王。』23為輕命24。今『詔』重而『命』輕者,古今之變也。
【譯文】
所謂『戒』,就是謹慎。夏禹曾說:『用讚美來進行警戒。』國君、父母和老師是最尊嚴的,作為君、父和師,他們給人的恩德是無窮無盡的。漢高祖的【手敕太子】、東方朔的【誡子】,都是臨終之前所作的遺命。從東漢馬援以後,便開始留下自己的家戒。班昭的【女戒】,可以稱之為傅母和女師了。
所謂『教』,就是效法,講出話來老百姓便按照去做。舜的臣子契曾提出『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所以後來王侯大臣對老百姓的訓示就叫做『教』。西漢鄭弘任南陽太守時,他條列教令為後世所稱述,就因為他講的事情頭緒清楚明白。漢末孔融做北海相,他的教令雖寫得雅麗,治理上卻差一些,這是治理和教令不一致。如諸葛亮的教令,內容周詳而辭采簡樸;庾翼的教令,明確而果斷:他們都寫得道理得當而文辭切中,這就是優秀的教令了。教令之外還有『命』。【詩經】中說:『命來自天。』這表明『命』很重要。【周禮】中說:『主管教育的官員詔告周王。』這表明『詔』是用於臣對君的。秦以後則重『詔』而輕『命』,這是古今變化的不同。
〔注釋〕
1 『戒之用休』:見【尚書·大禹謨】,是後人偽托的話。休,美。
2 在三:指君、父、師。【國語·晉語一】:『成(晉大夫共叔成)聞之,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師教之,君食之。……唯其所在,則致死焉。』在:韋昭註:『在君父為君父,在師為師也。』罔極:沒有終極。【詩經·小雅·蓼莪(liùé六俄)】:『欲報之德,昊(hào誥)天罔極。』指父母的恩德沒有終極。
3 【敕太子】:指劉邦的【手敕太子】,載【古文苑】卷十。
4 東方朔:字曼倩,西漢文人。【戒子】:指他的【誡子】,見【藝文類聚】卷二十三。
5 顧命:臨終前的命令,即遺囑。顧:回視。
6 馬援:字文淵,東漢初年名將。他有【戒兄子嚴敦書】,載【後漢書·馬援傳】。
7 貽(yí宜):遺留。
8 班姬:班固之妹班昭,字惠姬,東漢女作家。有【女戒】七篇,載【後漢書·烈女傳】。
9 母師:班昭在【女戒】中曾說她『賴母師之典訓』。劉勰這裡是用以讚揚班昭堪稱封建家庭的傅母(保母)和女師。
10 契(xiè屑):傳為虞舜的司徒。【尚書·舜典】:『帝曰:'契,……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寬。」』敷:施布。五教:五種封建倫理道德。指『父義,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見【左傳·文公十八年】)。
11 王侯稱教: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秦法,王侯稱教;而漢時大臣亦得用之,若京兆尹王尊出教告屬縣是也。故陳繹曾以為大臣告眾之詞。』
12 鄭弘:字稚卿,西漢人,曾任南陽太守。南陽:今河南南陽附近。
13 條教:條列之教令。【漢書·鄭弘傳】中說:『弘為南陽太守,……條教法度,為後所述。』鄭弘的教令今無存。
14 緒:端緒。
15 孔融:字文舉,漢末作家。他的教令有【告高密縣立鄭公鄉教】等,見【全後漢文】卷八十三。北海:今山東壽光縣附近。孔融曾任北海相。
16 文教麗而罕於理:司馬彪【九州春秋】中有云:『融在北海,……及高談教令,盈溢官曹,辭氣溫雅,可玩而誦。論事考實,難可悉行。但能張磔(zhé哲)網羅,其自理甚疏。租賦少稽,一朝殺五部督郵。奸民污吏,猾亂朝市,亦不能治。』(【三國志·魏志·崔琰傳】注引)這類記載,可能是劉勰所本。
17 治體:指孔融的政治教令。
18 諸葛孔明:即諸葛亮,三國時蜀國政治家。他的教令有【答蔣琬教】、【教與軍師長史參軍掾屬)等,見【全三國文】卷五十八。詳約:內容周詳而辭采簡約。
19 庾稚恭:名翼,東晉將領。他的教令今存【與僚屬教】,見【太平御覽】卷七五四。
20 有命在天:當作『有命自天』。【詩經·大雅·大明】:『有命自天,命此文王。』
21 明為重也:一作『明命為重也』,譯文據此。
22 【周禮】:原名【周官】,漢代列為儒家經書之一。主要講周代官制,但其中不少與周代官制不符,所以有人疑為漢人偽托。
23 師氏詔王:【周禮·地官·師氏】中說:『師氏掌以媺(同『美』)詔王。』師氏:掌管貴族教育的官吏。詔:告,這裡是下告上。秦以後才以『詔』字專指帝王的詔令。
24 為輕命:一作『明詔為輕也』,譯文據此。『命』字是衍文。
【原文】
贊曰:皇王施令,寅嚴宗誥1。我有絲言2,兆民尹好3。輝音峻舉4,鴻風遠蹈5。騰義飛辭,渙其大號6。
【譯文】 帝王發號施令,老百姓敬仰聖旨。國君能慎重地發布詔令,萬民都很高興。光輝的詔策高舉,鴻大的教化遠播。充分發揚詔策的意義和文辭的作用,使帝王的號令更為盛大。
〔注釋〕
1 寅:恭敬。宗:尊,仰。
2 我:指帝王。【後漢書·楊賜傳】:『天齊乎人,假我一日。』註:『我,謂君也。』絲言:指帝王的詔令,這裡有慎重地發布詔令的意思。參閱本篇第一段注26。
3 兆:百萬,指眾多。尹:應作『伊』,是。好(hào浩):此字和『誥』、『蹈』、『號』叶韻,讀作『愛好』的『好』。
4 輝音:指帝王的詔令。
5 鴻風:指帝王詔令的巨大教化作用。
6 渙:盛大。號:號令。參看本篇第一段注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