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35|回覆: 0

[儒家學說] 【文心雕龍】卷20檄移詩解2述休敘苛事昭理辨氣盛辭斷移風易俗

[複製連結]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1-9-27 11:23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文心雕龍】卷20檄移詩解2述休敘苛事昭理辨氣盛辭斷移風易俗
題文詩:
隗囂之,亡新,布其三逆,文不雕飾,
意切事明,隴右文士,得檄之體.陳琳討袁,
之檄豫州,壯有骨鯁;奸閹攜養,章實太甚,
發丘摸金,誣過其虐,抗辭書釁,皦然露骨,
敢矣,曹公之鋒,幸哉也免,袁黨之戮.
鍾會檄蜀,徵驗甚明;桓溫檄胡,觀釁尤切,
並壯筆也.大體,述此,休明,
敘彼苛虐.天時,人事,算強弱,
權勢,標蓍前驗,懸鑒已然,雖本國信,
實參兵詐.譎詭馳旨,煒曄騰說.凡此莫違.
植義揚辭,務在剛健.插羽示迅,辭不可緩;
露板宣眾,義不可隱.事昭理辨,氣盛辭斷,
此其要也.曲趣密巧,無所取才.州郡徵吏,
亦稱為檄,明舉之義.移者易也,移風易俗,
令往民隨.司馬相如,難蜀,文曉喻博,
有移檄骨.及劉歆之,移太常書,辭剛義辨,
文移之首;陸機之,移百官書,言約事顯,
武移.檄移為用,事兼文武;其在金革,
逆黨用檄,順命資移;洗濯民心,堅同符契,
意用小異,體義大同,與檄參伍,故不重論.
三驅弛網,九伐先話.鞶鑒吉凶,蓍龜成敗.
摧壓鯨鯢,抵落蜂蠆.易俗移風,草偃風邁.
【原文】全文2  凡檄之大體,或述此休明,或敘彼苛虐。指天時,審人事,算強弱,角權勢,標蓍龜於前驗,懸鞶鑑於已然,雖本國信,實參兵詐。譎詭以馳旨,煒曄以騰說。凡此眾條,莫之或違者也。故其植義揚辭,務在剛健。插羽以示迅,不可使辭緩;露板以宣眾,不可使義隱。必事昭而理辨,氣盛而辭斷,此其要也。若曲趣密巧,無所取才矣。又州郡徵吏,亦稱為檄,固明舉之義也。  移者,易也,移風易俗,令往而民隨者也。相如之【難蜀老】,文曉而喻博,有移檄之骨焉。及劉歆之【移太常】,辭剛而義辨,文移之首也;陸機之【移百官】,言約而事顯,武移之要者也。故檄移為用,事兼文武;其在金革,則逆黨用檄,順命資移;所以洗濯民心,堅同符契,意用小異,而體義大同,與檄參伍,故不重論也。  贊曰∶三驅弛網,九伐先話。鞶鑒吉凶,蓍龜成敗。  摧壓鯨鯢,抵落蜂蠆。移風易俗,草偃風邁。

【原文分段釋解】
觀隗囂之【檄亡新】45,布其三逆46,文不雕飾,而辭切事明,隴右文士47,得檄之體矣48。陳琳之【檄豫州】49,壯有骨鯁50,雖奸閹攜養51,章密太甚52;發邱摸金53,誣過其虐54;然抗辭書釁55,皦然露骨矣56。敢指曹公之鋒57,幸哉免袁黨之戮也58。鍾會【檄蜀】59,徵驗甚明60;桓公【檄胡】61,觀釁尤切62:並壯筆也。
【譯文】
東漢隗囂的【移檄告郡國】,列舉王莽『逆天』、『逆地』、『逆人』三大罪狀。它的文字不加雕飾,但用辭確切,事理明顯,這說明隗囂門下的文士,已掌握檄文的基本體制了。漢未陳琳的【為袁紹檄豫州】,寫得理直氣壯。雖然其中罵曹嵩是宦官的養子等,對其隱密揭露過分;說曹操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從事的挖墳盜墓活動,有點誣過其實,但能以抗直的文辭寫其罪過,他的揭露就十分明白了。陳琳敢於對着曹操的鋒芒,幸而後來竟免於被曹操當做袁紹的黨羽而殺掉。魏國鍾會的【移蜀將吏士民檄】,用歷史事實作證驗,也講得很明白。東晉桓溫的【檄胡文】,着眼於敵人的罪惡更為急切。以上這些,都是寫得很有力的檄文。
 〔注釋〕

  45 隗囂(wěiáo委熬):字季孟,東漢初將軍。【檄亡新】:指隗囂的【移檄告郡國】,載【後漢書·隗囂傳】。新:王莽的國號。

  46 三逆:【移檄告郡國】中列舉了王莽『逆天』、『逆地』、『逆人』的三種惡過。

  47 隴右:即隴西,今甘肅省隴山以西地區。隗囂曾據隴西,自稱西州上將軍。

  48 體:指體制,格式。

  49 陳琳:字孔璋,建安七子之一。【檄豫州】:指陳琳的【為袁紹檄豫州】,載【文選】卷四十四。豫州:指劉備,他當時做豫州刺史。東漢豫州刺史治所在今安徽毫(bó脖)縣。

  50 骨鯁(gěng耿):耿直。

  51 奸閹(yān淹)攜養:陳琳在【為袁紹檄豫州】中,罵曹操是『贅(zhuì墜)閹遺丑,本無懿(yi意)德』。【文選】李善註:『贅,謂假相連屬也。』閹:宦官。懿:美好。曹操本姓夏侯,其父夏侯嵩為東漢大宦官曹騰養子,改姓曹,所以陳琳在檄文中又罵曹嵩是『乞丐攜養』。

  52 章:明,這裏是揭露的意思。密:細。

  53 發邱摸金:陳琳在檄文中又說:『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huī灰)突,無骸不露。』邱:同丘,土堆,這裏指墳墓。發邱:即發丘中尉。摸金:即摸金中郎將。陳琳說曹操專設這兩種官職掘墳挖金。隳:毀壞。

  54 虐:殘暴,這裏指實際干的壞事。

  55 抗:抗直。釁(xìn信):裂痕,引申為罪過。【左傳·宣公十二年】:『用師觀釁而動。』註:『釁,罪也。』

  56 皦(jiǎo矯):明亮。露骨:【太平御覽】卷五九七作『曝露』,譯文據『曝露』,即暴露。

  57 曹公:即曹操。

  58 袁黨:袁紹的黨羽。袁紹:字本初,東漢末年軍閥。戮(lù路):殺。陳琳初附袁紹,後歸曹操,曹操重其才,沒有因陳琳曾替袁紹大罵曹操,而把他當做袁黨殺掉。

  59 鍾會:字士季,三國時魏國的司徒。【檄蜀】:指鍾會的【移蜀將吏士民檄】,載【三國志·魏志·鍾會傳】。

  60 徵驗:證驗,指鍾會檄文中所列舉歷史上蜀地不能長久獨立,凡降魏的人都得到優待等使蜀人『深鑒成敗』的事理。

  61 桓公:指桓溫,字元子,東晉大司馬。【檄胡】:指桓溫的【檄胡文】,文今不全,見【藝文類聚】卷五十八。胡:這裏指建立後趙(十六國之一)的石勒。

  62 觀釁:視罪。切:迫切。
【原文】

  凡檄之大體,或述此休明1,或敘彼苛虐;指天時2,審人事,算強弱,角權勢3;標蓍龜於前驗4,懸鞶鑑於已然5;雖本國信,實參兵詐;譎詭以馳旨6,煒曄以騰說7:凡此眾條,莫或違之者也。故其植義颺辭8,務在剛健。插羽以示迅9,不可使辭緩;露板以宣眾,不可使義隱:必事昭而理辨10,氣盛而辭斷11,此其要也。若曲趣密巧12,無所取才矣。又州郡徵吏13,亦稱為『檄』,固明舉之義也14。  
【譯文】
檄文的主要寫作特點,或者是表明我方的美善興盛,或者是述說敵方的苛刻殘暴;指明天道,分析人事,計算強弱,衡量權勢;引往事以預卜敵方失敗的命運,舉成例示對方以鑑戒。這樣說雖要本於國家的信用,其實要加上用兵的詐謀。用巧詐之辭來宣傳自己的意旨,用光明有正大的言辭來宣揚自己的主張。以上幾點,是所有的檄文都不能違背的。因此,檄文的寫作,無論確立意義或運用文辭,都必須堅強有力。插上羽毛的檄文是表示緊急,就不能把文辭寫得過於鬆緩;敞露簡板向大眾宣傳的檄文,就不應把意義寫得隱晦不明。必須把事理寫得清楚明白,氣勢旺盛而文辭果斷,這就是寫檄文的基本要點。如果賣弄曲折之趣,細密之巧,這種才能對檄文來說,就沒有什麼可取了。此外,州郡徵召官吏的文書,也叫做『檄』,這也是取公開推舉的意思。

  〔注釋〕

  1 休:美好。

  2 天時:指天道,天命之類。

  3 角:量。

  4 標:表示。蓍(shī師):占卜用的草。龜:占卜用的龜甲。

  5 鞶(pán盤)鑒:大帶上的鏡。這裏主要是取鑑戒的意思。鞶:古代束衣的大帶。

  6 譎詭(juéguǐ決軌):怪異不實。

  7 煒曄(wěiyè委夜):光輝,明盛。

  8 颺(yáng羊):飛揚,引申為施展。

  9 插羽:古代檄文,插鳥毛表示緊急。

  10 昭:明顯。辨:明。

  11 斷:果斷。

  12 曲趣:曲折微妙的旨趣。

  13 征:召。

  14 舉:推薦。

【原文】

  移者,易也;移風易俗,令往而民隨者也。相如之【難蜀老】1,文曉而喻博,有移檄之骨焉2。及劉歆之【移太常】3,辭剛而義辨,文移之首也4。陸機之【移百官】5,言約而事顯,武移之要者也。故檄移為用,事兼文武,其在金革6,則逆黨用檄,順命資移7;所以洗濯民心8,堅同符契9,意用小異而體義大同10,與檄參伍11,故不重論也。
 【譯文】

  所謂『移』,就是轉變;就是移風易俗,發出命令老百姓就隨從執行。西漢司馬相如的【難蜀父老】,文辭明白而比喻廣博,已具有移和檄的特徵。到東漢劉歆寫的【移太常博士書】,文辭有力而意義明辨,這是政治方面最早的一篇移文。西晉陸機的【移百官】,言辭簡約而敘事明顯,這是軍事方面一篇重要的移文。所以,檄和移通用於政治和軍事兩個方面。在軍事上,對反對派用檄,對順從的人則用移。用(移文)來淘洗老百姓的思想,使上下牢固一致。移和檄的意思和運用雖然稍有不同,但體制和基本意義是大致相同的;移文的情況和上述檄文錯綜相近,所以就不再重複論述了。

  〔注釋〕

  1 相如:即司馬相如,字長卿,西漢文學家。【難蜀老】:指司馬相如的【難蜀父者】,載【漢書·司馬相如傳】。

  2 骨:這裏指特徵。

  3 劉歆(xīn新):字子駿,西漢末年學者。【移太常】:指劉歆的【移太常博士書】,載【漢書·劉歆傳】。

  4 文:文事,這裏指政治方面。

  5 陸機:字士衡,西晉文學家。【移百官】:此移今不存。

  6 金革:兵器和戰衣,這裏指軍事。

  7 資:取。

  8 濯(zhuó濁):洗。

  9 符契:符合的意思。符:古代用作憑信之物。契:約券。

  10 『意用』句:指移文和檄文的大同小異。

  11 參(sān三)伍:意即錯綜比較,以為證驗。 

【原文】
  贊曰:三驅弛剛1,九伐先話2。肇鑒吉凶,蓍龜成敗。惟壓鯨鯢3,抵落蜂蠆4。移寶易俗5,草偃風邁6。

  【譯文】


  總之,好像三面驅趕禽獸,要把捕網的一面放鬆;對各種罪人的征伐,先要用檄文聲討。檄文要像明鏡一樣讓對方照清其吉凶,像占卜一樣向敵人表明其成敗。要狠狠打擊罪魁禍首,消滅那害人的毒蟲。移文確實可以移風易俗,就如草的順風倒伏。

  〔注釋〕

  1 三驅弛剛:『剛』應作『網』。三面驅趕禽獸而把捕網放開一面。【周易·比卦】說:『王用三驅,失前禽。』王弼註:『夫三驅之禮,禽逆來趣己則舍之,背己而走則射之,愛於來而惡於去也;故其所施,常失前禽也。』弛:松,放開。

  2 九伐:有九種罪行之一的人應予討伐。據【周禮·大司馬】,九種罪行是:一、欺侮弱小;二、損害賢人和百姓;三、對內暴虐,對外欺侮;四、田野荒蕪而百姓散離;五、仗恃險地而不順服;六、殺害親人;七、驅逐或殺害國君;八、違背命令而忽視政治;九、道德敗壞,行同禽獸。先話:討伐之前先予聲討。

  3 惟:當作『摧』。鯨鯢(jīngní京泥):吞食小魚的大魚,這裏比喻惡人。

  4 抵:擊。蠆(chǎi柴去聲):蠍子一類的毒蟲。

  5 寶:當作『實』。

  6 草偃(yǎn眼)風邁:這四字是為押韻而倒用,意為風邁草偃,比喻移文的作用,偃:倒下。邁:行。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