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53|回复: 0

[儒家学说] 《论语》卷4里仁篇第四诗解2礼让忠恕君子喻义

[复制链接]
达性畅情 发表于 2021-9-27 19: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语》卷4里仁篇第四诗解2礼让忠恕君子喻义
题文诗: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利而行,子曰多怨.子曰能以,礼让为国,
难之?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哉?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人之,
莫己知也,求为可知.子曰吾道,一以贯之.
曰唯.出门人问:何谓也?曾子: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子曰君子,喻于义也,
小人喻利.:见贤思齐,见不贤而,
内自省也.事父母也,子曰,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曰父母在,不远游也,
游必有方.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
礼,失之者鲜.君子谨慎,欲讷于言,
而敏于行.不孤,有邻.子游:
事君,辱矣;朋友,疏矣.
《原文》
4·11 子曰:“君子怀(1)德,小人怀土(2);君子怀刑(3),小人怀惠。”

【注释】
(1)怀:思念。
(2)土:乡土。(卓注:安身)
(3)刑:法制惩罚。

【译文】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原文》
4·12 子曰:“放(1)于利而行,多怨(2)。”

【注释】
(1)放:音fǎng,同仿,效法,引申为追求。
(2)怨:别人的怨恨。

【译文】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原文》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1)?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2)?”

【注释】
(1)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不难的意思。
(2)如礼何:把礼怎么办?

【译文】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原文》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原文》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原文》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原文》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原文》
4·18 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
【注释】
(1)几:音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2)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原文》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1),游必有方(2)。”

【注释】
(1)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
(2)方:一定的地方。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原文》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
【注释】
(1)本章内容见于《学而篇》1·11章,此处略。
《原文》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原文》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原文》
4·23 子曰:“以约(1)失之者鲜(2)矣。”

【注释】
(1)约:约束。这里指“约之以礼”。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原文》
4·24 子曰:“君子欲讷(1)于言而敏(2)于行。”

【注释】
(1)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原文》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原文》
4·26 子游曰:“事君数(1),斯(2)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1)数:音shuò,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的意思。
(2)斯:就。

【译文】
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