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73|回覆: 1

[漢語教育] 一個文明的文字觀,可以反映出該文明的歷史沉澱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21-11-8 12: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近日,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張朋朋先生發表了西方語言學的文字觀是錯誤的西方語言學的文字觀是錯誤的】一文。文章主旨論述了文字與口語是不同的表義體系,張教授認為,文字的本質是字形,字形是表示意義的視覺符號,語言(即話語)從口發出,由耳接收,是以『音』示『意』的聽覺符號。

張朋朋教授認為西方文字觀是錯誤的.jpg

張朋朋教授認為西方文字觀是錯誤的.jpg

張朋朋教授的文章在學界引起了一定的關注及反思,其主旨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筆者曾在2019年時就與張教授在『口語書面語』的應用及原理缺憾上有過簡單交流,並探討了『文言文』作為書面語的必要性及不可替代性。張教授對於近代以來,中國學者及領導層,都將口語作為書面語進行普及、研究、發展,並標新立異地創造出『現代漢語』,這一行為深感擔憂,其認為這種行為勢必阻礙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阻塞中國軟實力的發展,從而阻滯中華民族的崛起。雖然即將步入耄耋之年,張教授表現出來的辨證思維,及思想活力,令人敬佩。

漢字的歷史沉澱-商代金文

漢字的歷史沉澱-商代金文

漢字的歷史沉澱-商代金文

回歸正題。

筆者將在張教授所闡述的『文字與口語不同』這一基礎上,進一步簡單論述『一個文明的文字觀,可以反映出該文明的歷史沉澱』。

每一個發展充分,並且成熟,有着長期歷史沉澱的文明,其文字及口語肯定是分離的。從現代漢語口語書面化的發展歷程來看,某個時期借鑑其他語言體系語法,創造並發展出自己語法,所形成的口語及其書面化應用,會在未來被實際使用的口語,所發生的變異,拉開距離並產生衝擊。也就是說,在這個時期所形成的書面語,所書寫的各種文獻,其語法及詞彙都會在未來,與實際使用的口語產生理解偏差,如果相隔的時間足夠長,文獻使用的書面語就必須與未來的口語分離,成為固定的書面用語。

比較直觀的是,快速發展的現代網絡小說,其書面用語就與寫在教材上的現代漢語書面用語,已經產生極大的差異。很多人會將網絡小說中不遵守現代漢語語法的現象,斥為語病,但這是妥妥的主觀臆斷,畢竟,客觀上不同地區、時期的群體,所使用的口語有所區別,這個現象是必定存在的。

口語和書面語有哪些區別

口語和書面語有哪些區別

再者,古代的白話(口語)也與現代白話有很大的不同,不管是語法上,還是詞彙上,閱讀過四大名著四大名著四大名著三言二拍金瓶梅四大名著三言二拍金瓶梅等著名的古典小說的讀者,對此會有很深的感觸。

這就是文言文的產生原理之一,『文以載道』要求文字的文法、字義固定下來,而口語表述卻隨着地區和時間的推移而產生變化,二者的不可調和,就要求書面語與口語區別開來。另外,中國歷史上能快速發展出文言文的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古代書寫不便,及書寫的媒介稀少。

西方將口語直接作為書面語來書寫,並由此創造出表音『文字』,一說明他們的文明歷史短暫,尚未受到口語的發展變化,與文獻所用書面語所產生的差異,帶來的不便的影響,二說明他們的文字發展史短暫,尚未達到需要創造以『形』表『義』的文字的階段。

漢字的演變

漢字的演變

中國上古的書面語,也曾有與白話合流的時候,比如【尚書】,就保存了大量的上古白話語彙,即使春秋時期的學者,也未必能探其究竟。【易》裡面所使用的書面語,即已與口語有了分歧,表現了極其簡易的特點。春秋時期,由於儒家學派的崛起,儒學經典所使用的文言文,在後來的歷朝歷代得到廣泛的學習及應用,才逐步形成固化的文言文法,這也是今人還能讀得懂兩千年前的典籍的原因,像其他學派的一些典籍,由於其文法大異,甚至受到口語的嚴重影響,致使今人極難讀得懂,最極端的案例就是早期的佛教書籍。

由此可見,統一的固化文法的書面語,是一個文明深度發展之後的最顯著的特徵,也是這個文明得以繼續發展的基礎,將口語強行書面化,既是文盲行為,也是不懂文明發展規律的錯誤行為。一個文明的文字觀,可以反映出該文明的歷史沉澱。

勤勤懇懇 發表於 2021-11-8 14:2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把口語當作書面語來書寫文獻,也是醉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