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78|回覆: 0

[中醫理論] 中醫科學原理研究—人體內部生理平衡與發病原理—人體內部失衡與發病過程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紀永臣 發表於 2021-11-24 08: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中醫科學原理研究
第三章  人體內部生理平衡與發病原理
第三節  人體內部失衡與發病過程
一、人體內部失衡與發病過程
1、中醫認為人體內部失衡為病態
人體內部是一個完美平衡系統,自身具有一套內再的機能修復與再生機能。
人體內部自身平衡關係被打破中醫稱為失衡,當這種失衡不能及時得到恢復就會引發人體部分器官或系統功能發生異常,造成人生理或心理痛苦或失常、甚至危及生命,這就是中醫所謂的發病。
2、人體內部發病過程
人體內部發病(有別於外部創傷)一般都經歷一個由輕到重、由緩至急的過程。其發病過程一般經歷如下幾個階段:
人體不適階段(未病)—人體單一功能失常階段(小病)—人體功能性障礙階段(大病)—人體器官性壞死階段(重病)。
中醫理論對人體病症發展過程早有論述,【黃帝內經】就對未病、病入膏肓等病情態勢有所提及,戰國時期的扁鵲更對此有獨特見解。
二、人體內部發病等級定義
1、人體內部發病等級定義
(1)未病
當人體的三大平衡中的任何一個平衡出現異常,但尚未影響人體內部臟器功能發揮中醫視為『未病』。
中醫理論對治未病極力推崇,所謂上醫治未病,這也是因為中醫基本原理是利用人體自身調節機制的緣故。未病涵蓋範圍很廣,包括未病先防 既病防變 愈後防復三個概念。而治未病正是現代醫學不擅長的短板所在。
(2)小病
當人體某一單一系統功能失常,患者表象出現明顯的症狀、但其正常的活動尚未受到影響,小病與大病之間並沒有顯著的界限。
(3)大病
當人體某些功能性障礙,患者表象出現明顯的症狀、甚至其正常的活動受到顯著的影響,但尚未出現人體器官與基本組織壞死的狀況。
(4)病入膏肓
單指人體的某個器官發生壞死性病變。由於人體器官壞死中醫從理論上無法治癒,因此視為『病入膏肓』。
2、進行病證分級的目的
所謂的大病與小病之間雖然沒有顯著的界限,病情是隨時可以相互轉化的。中醫對病證進行分級的目的是提醒中醫師和患者注意,所有疾病都要及早治療,病情一旦耽擱就可能無藥而治。
需要指出的是:病入膏肓只是中醫師個體對患者病情的診斷,對於中醫而言沒有具體指標進行甄別。重病與其他類型的病證之間雖然有着質的區別,但中醫也沒有具體的手段對此進行甄別。但是古代只有中醫一種治療手段,患者所能選擇的只是個體中醫師的水平高低。
現代社會情形截然不同,大多數急重患者首選現代醫學進行診治,有些中醫粉絲也無須把『西醫治標』掛在嘴上,危難之際先治標是必須的。只有『標』還在才有機會治『本』;如果標都不在了,那你的本又何存?
我們對病證進行的分級,其主要目的是搞清楚中醫治病的優勢所在,中醫只有放棄不擅長的病證診療,才能把擅長的領域做得更好。這也是我們現在研究中醫科學原理時,特別對病情等級進行分析的緣由。
綜上所述,中醫從原理上可以有效的治療未病和後天之氣範圍內的病變,診療程序簡便並且可以消除疾病根源。
切記,所謂的中醫治本也是有前提條件的。
三、人體發病不同階段分析
根據中醫理論對人體發病過程的定義,我們可以把人體發病過程分為未病階段、後天之氣病變階段和先天之氣病變階段。其中:
1、未病階段
未病是指人體內部相關系統失去平衡,相關系統功能出現偏差但還可以維持基本功能,為其他系統提供功能性保障。根據扁鵲對未病的注釋,未病就是病情發作之前。如果診斷調理得,一般的針灸與湯藥就可以恢復正常。
2、後天之氣病變階段
單指人體的食物運化、吸收與消耗的功能出現了問題,涵蓋了中醫定義的小病和大病。如果把人體視為一台機器,就如同這台機器運行參數異常、產品質量出了問題。根據扁鵲對小病、大病的注釋,使用藥劑或多種醫治手段同時治理才能恢復正常。
3、先天之氣病變階段
單指人體基本組織結構、臟器出現毀傷性的問題,中醫視為『病入膏肓』。如果把人體視為一台機器,就如同機器部件壞了。由於中醫治病的基本原理基於恢復人體各系統的正常功能,當人體某個系統徹底失去功能的時候中醫就無能為力了,這個時候即使神醫扁鵲都會及時躲避。
綜上所述,古代社會由於沒有其他選項,有使命感的中醫師還會盡其所能進行保守治療,給患者以情緒安慰。也有中醫師『積極作為』,開險方、用上藥以求回天之力,但往往事倍功半無果而終。
現代社會醫學飛速發展,原先被中醫視為病入膏肓的絕症,對於現代醫學而言也許就是小菜一碟。手術療法可以直接對損壞的器官進行修復,原來許多不可想象的技術現在都習以為常,這一點中醫及相關從業者必須虛心接受。
中醫的未來和發展空間集中在治未階段和後天之氣病變階段,不必與現代醫學一論高下。而現代醫學的原理決定了他們在治未病和後天之氣病變上存有先天不足。所以中醫與現代醫學可以協調發展。

來自學社: 中醫基礎研究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