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83|回复: 1

[中医理论] 中医科学原理研究— 中医病理学与病因解析—中医病理学的病因学说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纪永臣 发表于 2021-12-12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中医科学原理研究

第四章  中医病理学与病因解析
第二节  中医病理学的病因学说

一、三因学说
1、三因学说的由来
三因学说最早见于张仲景的《金匮玉函要略方》,但由于《金匮玉函要略方》失传,直到北宋时期才被发现并以《金匮要略》重新面世。因此张仲景的“三因说”并未得到后人的认可,一般认为南宋的陈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了“三因学说”。
2、三因学说概述
《三因学说》对中医病因学贡献极大。中医学所谓病因,就是指破坏人体阴阳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病因学说就是研究病因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的学说。
中医的病因学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萌芽,陈无择在继承《黄帝内经》和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基础上,认为“医事之要,无出三因”,将复杂的疾病分为“内因”,即伤于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外因”,即外感于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不内外因”,包括饮食饥饱、叫呼伤气及虎、狼、毒虫、金疮等之类。
在有关病因传导途径上,三因学说认为“六淫”为天之常气,先从血脉流入,内含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乃人之常性,先从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不从邪气情志所生的,为“不内外因”。还认为各种致病因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常常相互错杂致病。陈无择非常注重病因,其目的是为了正确施治,“分别三因,归于一治”,他说“不知其因,施治错谬”,“三因既明,则所施无不切中”,陈无择论述诸病,无不详别三因,随因施治,因此对后世在临床上审因辨证,极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3、三因学说逻辑图
既然我们在前文已经根据黑箱理论完成了人体生理过程逻辑图的绘制,那我们就可以结合人体生理过程逻辑图与三因学说,完成三因学说逻辑图的标识。其中:
由内因引发病症主要作用于人体内部,包括五脏循环系统、六腑运化系统和神志控制系统等,阴阳五行失衡都是病发之根源。
由外因引发病症主要作用于人体输入侧,人体不能承受外界风、寒、暑、湿、燥、火变化时,将引发人体内部各系统的病变。这在病理上属于由外因引发内病。
不内外因病症主要作用于人体对外输出端,因为人体内部某一部分系统失调,使得人体的某些功能无法正常发挥。这在病理上属于由内病引发外病。
三因说逻辑图见下图:

图片1.png

二、五因学说
1、中医学派的兴起
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学派的形成有一个过程。春秋战国时代,百家蜂起,形成争鸣之势,医学是这股文化洪流的一个重要分支,受主导文化思潮的影响,因立论的学术宗旨不同,研究的角度、方法与手段的不同,以及研究者的哲学观念、所处的地域环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医疗方式和学术见解,形成用针、用药和重切脉的三大派。
西汉时代已汇合为医经和经方两大派别。其中针灸和切脉者并为医经一派,重视使用药物方剂者则发展为经方派。《汉书·艺文志》明确记载,当时有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治疗外感热病卓有疗效,以六经辨证,在理论上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石,著成《伤寒论》一书,以后其学术络脉承传,成为一大学派。
宋代科技发达,儒学打破了汉代经学定于一尊的局面,始有门户之分,这成为中医学家突破意识的前提,形成了金元时代医学家的争鸣局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把这种儒学和医学的相关变迁现象称之为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在金元时代有被称为四子学派的四大医家,即刘完素、李东垣、张子和、朱丹溪等人,他们各有所长,刘完素创立火热论;李东垣师承于张元素,主补脾,著《脾胃论》;张子和立论邪之法而主攻下;朱丹溪则撰著《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而创立了滋阴学派。此四大家,又据其师传和地域,可概括为以刘完素为代表的河间学派和以张元素、李东垣为代表的易水学派
明清一些医家,在治疗外感热病方面有所创新,在病因上从热立论,提出了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方法,由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一批医学家,发展成为温热学派。清末民初,西医学传入中国以后,有一批中医学家如王宏翰、朱沛文、唐容川张锡纯等,主张中西医学汇聚而沟通之,而衍成汇通学派。该派虽然历时较短,但提倡取长补短,在一个时期他们办刊兴学,起到传承中医的作用,又成为中西医结合的先导。
中医学派的成熟意味着中医分科而学的开始,所谓的“术有专攻”,其实质就是现代科学的曙光,可惜我们没有延续这个道路进一步发展为科学理论。
2、《脾胃论》出现开始细化中医病因理论
在中医病理学研究过程中,脾胃论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从三因学说原理分析脾胃系统疾病属于内因,从现代生理学分析脾胃系统属于消化道系统,脾胃论的出现即是中医病理学研究的细化,也符合现代医学原理和分科规范。
《脾胃论》的出现开启了五因学说时代。
3、五因学说提出的依据和意义
五因学说起源于《脾胃论》,随后产生的四大学派更加细化了中医病理学内涵。虽然中医临床上已经完成了五因学说的实践,但没有从病理学上形成五因学说理论。
五因学说是本文作者纪永臣根据现代医学生理学原理,在中医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把三因学说的内因进一步细化,将其分为脾胃不和、五脏失调和神志紊乱,让中医病理学与现代医学病理学殊途同归。这样中医病理学对病因的表述就是伤寒温热症(外因),脾胃运化不和(内因)、五脏阴阳失调(内因)、奇恒神志紊乱(内因),杂病(不内外因)等五种。
五因学说对于中医病理学研究非常重要,其重要意义在于中医病理学基本原理与符合现代医学原理,由此开启了中医重新现代化的进程。
4、五因学说及逻辑图
如果三因学说的核心以“因”分病,那五因学说的核心则是以“病”分科,根据病理特征将人体致病原因分为伤寒温热、脾胃不和、五脏失调、神志紊乱、杂病等五个科目。其中:
(1)伤寒温热病证
病因:外因致病,人体不能承受外界风、寒、暑、湿、燥、火变化引发病变。
主要病症:体温变化超过正常值。
辩证方法:六经辩证
(2)脾胃不和病证
病因:内因致病,六腑运化系统工作失常造成人体能量与营养不足。
主要病症: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辩证方法:脾胃论
(3)五脏失调病证
病因:内因致病,五脏循环系统失调造成人体器官与基本组织功能失常。
主要病症:五脏阴阳不和,百病根源。
辩证方法:阴阳五行之法
(4)神志紊乱病症
病因:内因致病,人体遭遇喜、怒、忧、思、悲、恐、惊引发神经系统调整超限致病。
主要病症:神经错乱,行为诡异,百病缠身。
辩证方法:举痛论治标;因势利导,去除心病治本。
(5)杂病
病因:不内外因致病,因为人体内部某一部分系统失调,致使人体某些功能失常。
主要病症:每个病症各有不同。
辩证方法:金匮要略。
五因说逻辑图见下图:

图片2.png

...


来自学社: 中医基础研究

本文来自以下《文集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