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54|回復: 0

[道学研究] 【庄子】外篇卷5天地诗解9圣治任贤自为自化德人兼济神人真情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1-12-24 11: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庄子】篇卷5天地诗解9圣治任贤自为自化德人兼济神人真情
题文诗:
谆芒,东之大壑,适遇苑风,于东海滨.
苑风:子将奚之?曰之大壑.曰奚为焉?
曰夫大壑,之为物也,注焉不满,酌焉不竭;
吾将游焉.苑风:子无意于,横目民乎?
愿闻圣治.谆芒:所谓圣治,官施教,
不失其宜,拔举贤才,不失其能,情事毕见,
行其所为,行言自为,而天下化,手挠顾指,
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谓圣治.苑风又问:
愿闻德人?谆芒答:德人,居无思,
无虑,其心不藏,是非美恶;四海之内,
共利之,之谓悦也,人共给之,之谓安也;
怅然,若婴儿之,失其母也,傥乎若行,
而失其道;财用有余,不知所来,饮食取足,
不知所从,之所,德人之容.至德德人,
亲亲仁民,至德自得,不得不得.苑风再问:
愿闻神人.谆芒对:上神乘光,与形灭亡,
此谓照旷;致命尽情,天地乐而,万事销亡,
万物复情,此谓混冥.至神真情,达性畅情,
精诚自神,通无化有,通古达今,通天达地.
 
    【原文】

  谆芒将东之大壑(1),适遇苑风于东海之滨(2)。苑风曰:『子将奚之?』曰:『将之大壑。』曰:『奚为焉?』曰:『夫大壑之为物也,注焉而不满(3),酌焉而不竭(4);吾将游焉。』  苑风曰:『夫子无意于横目之民乎(5)?愿闻圣治。』谆芒曰:『圣治乎?官施而不失其宜(6),拔举而不失其能,毕见其情事而行其所为(7),行言自为而天下化(8),手挠顾指(9),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谓圣治。』『愿闻德人(10)。』曰:『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四海之内共利之之谓悦(11),共给之之谓安(12);怊乎若婴儿之失其母也(13),傥乎若行而失其道也(14)。财用有余而不知其所自来,饮食取足而不知其所从,此谓德人之容(15)。』『愿闻神人。』曰:『上神乘光(16),与形灭亡,此谓照旷(17)。致命尽情,天地乐而万事销亡(18),万物复情,此之谓混冥(19)』。
  
【译文】
谆芒向东到大海去,正巧在东海之滨遇到苑风。苑风问道:『你打算去哪儿呢?』谆芒说:『打算去大海。』苑风又问:『去做什么呢?』谆芒说:『大海作为一种物象,江河注入它不会满溢,不停地舀取它不会枯竭;因而我将到大海游乐。』

  苑风说:『那么,先生无意关心庶民百姓吗?希望能听到圣人之治。』谆芒说:『圣人之治吗?设置官吏施布政令但处处合宜得体;举贤任才而不遗忘一个能人,让每个人都能看清事情的真情实况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把情况摸清以后,就放手让他们去做),行为和谈吐人人都能自觉自动而自然顺化,挥挥手示示意,四方的百姓没有谁不汇聚而来,这就叫圣人之治。』
苑风说:『希望再能听到关于顺应外物凝神自得的人。』谆芒说:『顺应外物凝神自得的人,居处时没有思索,行动时没有谋虑,心里不留存是非美丑。四海之内人人共得其利就是喜悦,人人共享财货便是安定;那悲伤的样子像婴儿失去了母亲,那怅然若失的样子又像行路时迷失了方向。财货使用有余却不知道自哪里来,饮食取用充足却不知道从哪儿出。这就是顺应外物凝神自得的人的仪态举止。』苑风说:『希望再能听到什么是神人。』谆芒说:『精神超脱物外的神人驾驭着光亮,跟所有事物的形迹一道消失,这就叫普照万物。穷尽天命和变化的真情,与天地同乐因而万事都自然消亡,万物也就自然回复真情,这就叫混同玄合没有差异。』
【注释】

  (1) 谆芒:虚拟的寓言人物,并寓含谆和、迷茫的意思。东之向东去到。大壑(huò):深深的沟谷,这里指大海。

  (2) 苑风:小风,这里拟人化而成为一人名。

  (3) 注:注入,流入。

  (4) 酌:舀取。

  (5) 横目之民:亦即人民。人的双目横生于面部,故『横目』成为『人』的代称。

  (6) 官:用如动词,指设置官吏。施:施布政令。

  (7) 行其所为:做自己应做之事。

  (8) 自为:自动地去做,自己管束自己。

  (9) 挠:动;『手挠』即用手指挥。顾指:用眼示意。
  (10) 德人:德行充实的人,这里指体察于道,顺应外物而居安自得的人。
  (11) 共利之:共同以之为利,是说恩泽施及广众,人人都共有好处。谓:通作『为』,『之谓』即『之为』。
  (12) 共给之:共同资给财货。
  (13) 怊(chāo)乎:怅然有所失的样子。
  (14) 容:容迹、举止。
  (15) 上:至高无尚。乘光:驾驭光亮。
  (16) 旷:广远。『照旷』犹如普照万物。
  (17) 天地乐:与天地同乐。
  (18) 混冥:混同玄合没有差别。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