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90|回覆: 0

[道學研究] 【莊子】外篇卷6天道詩解5法天則地非仁非義無私乃私放德循道

[複製連結]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1-12-27 16: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莊子】篇卷6天道詩解5法天則地非仁非義無私乃私放德循道
題文詩:
昔舜問曰:天王,用心何如?也,
無告,不廢窮民,死者,孺子,
而哀婦人,此吾所以,用心.舜曰美則,
美矣未大.堯曰何如?謂之:天德出寧,
日月照而,四時行焉,若晝夜之,有經雲行,
而雨施矣.堯曰膠膠,擾擾乎哉;子天之合;
我人之合.夫天地者,古之,黃帝堯舜,
之所共美.古之,王天下者,奚為?
天地而已.自然而然,無為虛靜.孔子西,
藏書周室,子路謀曰:由聞周之,征藏史有,
老聃,免而歸居,夫子藏書,試往因焉.
孔子曰善.往見老聃,而不,於是翻說,
十二經.老聃中曰:願聞其要.孔子:
要在仁義.聘曰仁義,人之性邪?孔子:
君子,不仁不成,不義不生.仁義也,
真人之性,又將奚為?聘曰請問,何謂仁義?
孔子:中心物愷,兼愛無私,仁義.
老聃曰意,幾乎後言.夫兼愛也,不亦迂乎?
無私乃私;子若欲使,天下無失,牧乎?
則天地也,固有常矣,日月固明,星辰固列,
禽獸有群,樹木固立;夫子若能,放德而行,
循道而趨,已至;何偈偈乎,又揭仁義,
若擊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也.亂人之性.
   
【原文】

   昔者舜問於堯曰:『天王之用心何如(1)?』堯:『吾不敖無告(2),不廢窮民,苦死者(3),嘉孺子而哀婦人(4)。此吾所以用心已。』舜曰:『美則 美矣,而未大也(5)。』堯曰:『然則何如?』舜曰:『天德而出寧(6),日月 照而四時行,若晝夜之有經(7),雲行而雨施矣。』堯曰:『膠膠擾擾乎(8)! 子,天之合也(9);我,人之合也。』夫天地者,古之大也,而黃帝堯舜之所共美也。故古之王天下者,奚為哉?天地而已矣(10)。
【譯文】
從前舜問堯說:『天王您用心怎樣呢?』堯說:『我不侮慢求告無門處境悲慘的人,不拋棄貧窮之民,憂勞死者,親愛孩子又憐憫婦女,這就是我用心之處。』舜說:『好卻是很好,只是其心還不夠弘大。』堯說:『那麼 應該怎樣呢?』舜說:『天德運行而虛靜安寧,日月照耀而四時運行,好象 晝夜更替之有常規,雲行而雨降一樣。』堯說:『我真是粘滯紛擾啊!你與 天道相合,我只是與人道相合。』天地,自古以來被認為是弘大的,為黃帝、 堯舜所共同讚美。所以古時為天下之王的人,還要作什麼呢?象天地那樣虛靜無為就是了。

【注釋】

(1)天王,帝王,指堯。因其具有天德,故稱為天王。

(2)敖:同傲,侮慢。無告:有苦無處訴、處境極為悲慘之人,或指鰥寡孤獨者。

(3)廢:拋棄,苦:憂勞。苦死者:對死者表示哀痛和撫慰。

(4)嘉:善,親愛之意。孺子:小孩。哀:憐憫。

(5)未大:不算弘大。因為堯所講皆有心而為,所及有限,故其心不算弘大。

(6)天德:虛靜無為也。出:運行。

(7)經:不變之常規、常法。

(8)膠膠:粘台在一起不能解開。擾擾:紛亂不寧。堯聽了舜的話受到啟示,覺得自己的用心是多餘的,不如靜默無為,復歸天德。

(9)天之合,與天道相合。

(10)天地而已矣:象天地那樣虛靜無為就是了。

 
【原文】

   孔子西藏書於周室(1),子路謀曰:『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2),免而 歸居(3),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焉(4)。』孔子曰:『善。』往見老聃而老聃 不許,於是翻十二經以說(5)。老聃中其說(6),曰:『大謾,願聞其要(7)。』孔子曰:『要在仁義。』老聘曰:『請問,仁義,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則不成,不義則不生(8)。仁義,真人之性也,又將奚為矣(9)?』老聘曰:『請問何謂仁義?』孔子曰:『中心物愷(10),兼愛無私,此仁義之情 也。』老聃曰:『意,幾乎後言(11)!夫兼愛,不亦迂乎(12)!無私焉,乃私 也(13)。夫子若欲使天下無失其牧乎(14)?則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 星辰固有列矣,禽獸固有群矣,樹木固有立矣(15)。夫子亦放德而行(16),循 道而趨,已至矣(17)!又何偈偈乎揭仁義(18),若擊鼓而求亡子焉(19)?意,夫子亂人之性也。』

 【譯文】
    孔子要西去把書藏於周王室,學生子路出主意說:『我聽說周王室有位掌管圖書的史官老吶,現已辭官在家隱居,先生想藏書周室,可依靠老聃出面幫助。』孔子說:『好吧。』前往拜見老聃,而老聃不同意,於是孔子就對六經內容演繹發揮,想說服老聃。在講述中老聃插言說:『太冗長煩瑣, 願意聽聽要點。』孔子說:『要點在仁義。』老聃說:『請問,仁義是人的本性嗎?』孔子說:『是的,君子沒有仁就不能成長,沒有義就不能生存。 仁義,確實是人的本性,捨棄仁義,人又將何為呢?』老聃說:『請問,什麼叫仁義?』孔子說:『心中正無偏私,與物和樂而不毀傷,兼愛萬物而無私心,這就是仁義的實質。』老聃說:『唉,這些話近似於後代之言!講兼愛不是太迂遠了麼!講無私就包含了私。先生如果要想使天下不失去其養育嗎?則天地原本就有恆常之規則,日月本來就是光明的,星辰本來就排列有序,禽獸本來就是群居的,樹木本來就有植立之處。先生也循性而行,遵道而進,就達到了理想境界!又何必用力去倡導仁義,象擊鼓聚眾去尋找丟失小孩那般急切呢?唉,先生是在擾亂人性啊。』
【注釋】

(1)書:指孔子編輯整理之書。孔子何以要藏書周王室,不可確知。或以為當時列國紛爭,戰禍連年,周天子還保持形式上的共主地位,可避免戰火波及,書藏在那裏較為安全。

(2)子路:姓仲名田,孔子弟子。征藏史:周王室管理藏書之官。

(3)免而歸居:去職歸家隱居。據載老子見周室衰微,不可匡復,便辭官而去。

(4)因:依也,依靠老聃幫助聯絡舒通藏書事宜。

(5)翻(fan):演繹發揮。十二經:有三種說法:一說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經書加上相應的六種緯書;一說指【周易】上下經和十翼,共十二篇;一說指【春秋】十二公之經,三說皆不可信。嚴靈峯先生以為十二應為六,此說可從。說:說服。

(6)中:中間。孔子解說過程中,老子插言。

(7)大謾:大冗長,大煩瑣。謾,或作曼,長。

(8)這句的意思為:離開仁義就沒有君於生成,以此推斷仁義為人之本性。

(9)又將奚為:捨棄仁義,又將何為呢。

(10)中心物愷:心地中正無偏私,與物和樂而下使毀傷。愷,和樂。

(11)意:同噫,嘆詞,幾:接近。後言:泛指與上古先聖之言相對的後代言論,也就是拋棄天道無為根本,把仁義札法之未放在首位的說法。

(12)迂:迂遠。莊子認為:行虛靜無為之道,則無有不愛,何心又說兼愛,既講兼愛,則有兼 之所不及者,因此反而更為迂遠。

(13)這句的意思為:私與無私的區分與對立,正是私產生的根源。講無私即包含有私,只有混同私與無私,抹滅二者對立,才能達到真正無私。

(14)牧:養。

(15)立:樹立。樹木植立生長之所。

(16)放德:循性。對自性不加約束,任其自然。

(17)已至:已達,達到嚮往的理想境界。

(18)偈(jiá)偈:用力的樣子。揭:舉,引申為提倡、倡導。

(19)亡子:丟失的孩子。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