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日志
-
-
分享
因果报应真的存在吗?
-
热度 1
延章 2024-7-16 07:04
-
人谓因果报应,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岂然?! 农夫与蛇是真的, 东郭先生与狼也是真的。 什么意思? 君子报直:或义或利或善或恶, 小人报私:必因私利而报恶。 于君子,因果报应自然而然, 于小人,必循其私乃可知其报, 故非必因果相应也。 又:乱世酬奸,盛世酬义。 乱世以奸乱,故报以奸, 此奸雄所以大立也; 盛世以义兴, 故义得人心,皆报以义, 此圣贤所以大立也。 卒而言之, 有因或有果, 而果非必以其因也。
-
个人分类: 法制|
2266 次阅读|
16 个评论
-
-
分享
父子、兄弟情义并非天生的,是需要用心培养
-
延章 2024-1-3 08:30
-
由于儒家思想的长期熏陶影响,很多中国人以为,家庭伦理是天然存在的,像父母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情义也是必然存在的。 然而,从当今世界其他民族来看,从西化的现代中国社会来看,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情义并不是必然存在的。可能亲人之间的『情』,在子女未婚前,由于父母的养育恩情,能一直存在,但是,未必能转化成『义』。 情如果不能转化成义,就是有情无义,虽然比无情无义好些,但很容易就沦为无情无义。 所以,儒家文化几千年,终归要讲的就是恩情化义,育义养情。不管是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还是夫妻婆媳,都需要按照礼法去做,依据『仁义忠智信』这人性的五常去规范自身。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禀性仁义的人总是占小数的,所以,绝大多数家庭里的兄弟姐妹,是不存在情义的。 有人就会问,不存在难道不是自然而然的吗?我们为什么要这些情义?这些情义的作用是什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家庭里的情义,存在与不存在,当然都是天道使然,但是为什么要维护要保存这些情义? 当然是为了能让家庭里的每个人,能让整个家庭都获得最佳最优的发展机会。 家庭是每个人降世之后,身处的第一个集体。人活在社会上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独立,除非独自一人在荒岛上生存。既然身处家庭里,就应该尽最大的可能,利用集体资源去发展自身。 在儒家文化看来,要利用集体的资源,首先要维护集体,而维护集体的根本,就是『义』。家庭作为一个以夫妻之『情』组建并维系的集体,在子女降生之后,就会转化成为『亲情』,这个亲情就包括夫妻之情、父母子女之情、兄弟姐妹之情。 但这个亲情并非天生的,也并非必然存在的,一旦这个『情』消失了,家庭也就瓦解了。 所以维护家庭,就要培养亲情,要维护家庭的义,要保障『情』『义』的有效转化。 有了情义,家庭才能健康的发展,兄弟姐妹之间的团结协作才能得到保障。 喜欢单打独斗(自私独立)的人,是很难有大成就的。对社会所有奉献,自身成就大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必须依靠团队、依靠集体的。 集体的力量永远比个人要强大,正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兄弟姐妹之间的团结协作,对于个人的发展与成就,是极其重要的。 所以我们经常能见到,一个学历达到博士的独生子女,其谋生能力,及生存条件,甚至远远不如只有小学毕业的两兄弟的共同发展。
-
个人分类: 隨筆|
757 次阅读|
0 个评论
-
-
分享
新五德说:仁义尽忠智信
-
热度 1
延章 2022-12-8 01:49
-
极仁者,全众全友亡己也,而天诛之,是割肉而饱人,妇人之仁也,而人地皆生之。 极义者,全友亡己亡众,而天人共诛之,是匪所必重者也,据地而生而已也。 极忠者,全众亡友亡己,而天地共诛之,是诤谏者也,人欲生之而无以。 极智者,全己亡众亡友,而地人共诛之,是灵人者也,得天而害地宜乱人和。 极信者,全己全友不亡众,而天人共生之,是佞人者也,佞人,唯地可诛之,而不临其危也。 圣贤至仁至义至忠至智至信,五德相生相克,相消相长,至于不极其一,故得天地人共生之也。
-
1526 次阅读|
0 个评论
-
-
分享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延章 2021-12-25 03:53
-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这章看似废话,其实却是人们最普遍最容易犯错的,它的核心就是『仁义』『道义』。 只有懂得了『道义』『仁义』,这个人才能真正明白如何好人,如何恶人,好什么人,恶什么人,否则,就只懂得通过比较的方法,模仿的方法,学着别人去好人恶人。比如父母辈对他们的某类亲友好,自己也模仿父母去对自己的某类亲友好,这就是不懂好人,因为父母的此类亲友可能是有道义的人,自己的此类亲友却可能是不仁不义的人。 这一章同时也告诉我们,教育子女,要以『道义』『仁义』为原则去教育他们。
-
个人分类: 隨筆|
1099 次阅读|
1 个评论
-
-
分享
孝悌与仁义忠智信的关系
-
延章 2021-1-22 04:14
-
儒学,说到底就是一门人文科学。说他是人文科学,是因为其学说不是假设出来的,而是建立在一套成熟的思维之上,并提练于现实生活实践的完整理论。 如果说道家是研究客观规律的天道之学,那么,儒学就是研究人性,研究人道(主观的心、性)如何和合天道(客观规律),达到中庸的人文之学。 道家作为主张客观天道的科学,始于人性无善恶之名,【道德经】主要运用的思维有阴阳、象类、五行、辨证、逻辑等。 儒家作为主张人文的科学,始于辨人性以善恶,并克己复礼,系以公平正义之准则。人之为人,正是因为人有心(欲望)、性(品性),【中庸】认为,人就是要率性修道,性为心之主,然后才能平衡心与性,使得言行合礼,遵循仁义忠智信五常。 儒学的主要思维是阴阳、五行、辨证。 阴阳思维,生化尊卑之说,亲疏之说,内外之说。 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义五常的基础,一个不懂孝悌的人,绝对不会具备五常之德,但反过来,具备孝悌之德,则未必具备五常之德,这就是内外之别。 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多重圈子,最内最亲的,是家庭,是父母儿女,其外是家族,其外是亲戚,其外是朋友,其外是同事,其外是同仁,其外是民族,其外是社会,从内到外,就是亲疏渐变的关系。 孝悌之说,其初是一个人在最内最亲的圈子里的关系,后来演变为其与师门的关系,甚至同事、上司的关系。 由孝悌的扩展,直接衍生出仁义忠智信五常,子思认为这五常是五行关系,但实践应用一直难以进展,说明这个五常的关系未必符合五行关系。 其实五常,作为孝悌的延伸扩展,其内涵可以这样理解:仁,是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和谐中庸关系,即一个人在面对陌生人时,不能预先假设他人是恶性的,要假设他的品性是不善不恶的,而自己先善处之,则恭宽信敏惠的态度对待他,然后再视其回馈。 义,则是一个人与某特定的人相处时,自己先做到恭宽信敏惠,再视他的回馈做出应对改进;仁义的差别在于,仁如果只是一种品性,义则是切实的实践了,而且仁是两个人之间的相处态度,义则可以是两个人之间的,也可以是人与集体之间的,更可以是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处态度。 忠是人与集体之间的相处态度,而且往往是指家族以外的圈子里的集体,因为家族之内,一般用孝悌论述其相处关系。 智、信其实与仁义忠不是同层次的概念,孔子就说过恭宽信敏惠是仁德的表现,这其中就有信,而智,更类似于一种思辨能力。 仁义忠,又以仁为基础,不仁的人,必然不义;而义是最普遍的,所以人们时刻都能听到义气的说法,但义气其实只是义的部分内涵,如果要表述完整,恐怕『义务、义理』更全面;忠是一个立足社会的根本,很多人义薄云天,却往往不忠,是因为他们往往只看到人与人之间,或与小团体之间的义,看不到更高层次的大局的义,因此,需要将忠独立表述,很多人误以为忠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误解,这种误解会导致愚忠,因为集体往往会由某个人代表,并履行部分权责,所以如果将自己与这个人之间的义理解为忠,就是致命的了,因为这个人未必就对得起其所代表的集体。 义的义理内涵,体现在法制之上。 为了维持社会的公义,需要将公义解构为一套五行理论:权利责务。虽然只有四个概念,但四个概念之间是五行关系。作为法制的成套理论,『权利责务』融合了法治与德治,其整合因素便是无处不有的『义』。 法治与德治,又是外与内的阴阳关系,二者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德治的义理,就没有法治的必要。
-
个人分类: 隨筆|
4 次阅读|
0 个评论
-
-
分享
孝悌与仁义忠智信的关系
-
延章 2021-1-22 04:14
-
儒学,说到底就是一门人文科学。说他是人文科学,是因为其学说不是假设出来的,而是建立在一套成熟的思维之上,并提练于现实生活实践的完整理论。 如果说道家是研究客观规律的天道之学,那么,儒学就是研究人性,研究人道(主观的心、性)如何和合天道(客观规律),达到中庸的人文之学。 道家作为主张客观天道的科学,始于人性无善恶之名,【道德经】主要运用的思维有阴阳、象类、五行、辨证、逻辑等。 儒家作为主张人文的科学,始于辨人性以善恶,并克己复礼,系以公平正义之准则。人之为人,正是因为人有心(欲望)、性(品性),【中庸】认为,人就是要率性修道,性为心之主,然后才能平衡心与性,使得言行合礼,遵循仁义忠智信五常。 儒学的主要思维是阴阳、五行、辨证。 阴阳思维,生化尊卑之说,亲疏之说,内外之说。 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义五常的基础,一个不懂孝悌的人,绝对不会具备五常之德,但反过来,具备孝悌之德,则未必具备五常之德,这就是内外之别。 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多重圈子,最内最亲的,是家庭,是父母儿女,其外是家族,其外是亲戚,其外是朋友,其外是同事,其外是同仁,其外是民族,其外是社会,从内到外,就是亲疏渐变的关系。 孝悌之说,其初是一个人在最内最亲的圈子里的关系,后来演变为其与师门的关系,甚至同事、上司的关系。 由孝悌的扩展,直接衍生出仁义忠智信五常,子思认为这五常是五行关系,但实践应用一直难以进展,说明这个五常的关系未必符合五行关系。 其实五常,作为孝悌的延伸扩展,其内涵可以这样理解:仁,是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和谐中庸关系,即一个人在面对陌生人时,不能预先假设他人是恶性的,要假设他的品性是不善不恶的,而自己先善处之,则恭宽信敏惠的态度对待他,然后再视其回馈。 义,则是一个人与某特定的人相处时,自己先做到恭宽信敏惠,再视他的回馈做出应对改进;仁义的差别在于,仁如果只是一种品性,义则是切实的实践了,而且仁是两个人之间的相处态度,义则可以是两个人之间的,也可以是人与集体之间的,更可以是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处态度。 忠是人与集体之间的相处态度,而且往往是指家族以外的圈子里的集体,因为家族之内,一般用孝悌论述其相处关系。 智、信其实与仁义忠不是同层次的概念,孔子就说过恭宽信敏惠是仁德的表现,这其中就有信,而智,更类似于一种思辨能力。 仁义忠,又以仁为基础,不仁的人,必然不义;而义是最普遍的,所以人们时刻都能听到义气的说法,但义气其实只是义的部分内涵,如果要表述完整,恐怕『义务、义理』更全面;忠是一个立足社会的根本,很多人义薄云天,却往往不忠,是因为他们往往只看到人与人之间,或与小团体之间的义,看不到更高层次的大局的义,因此,需要将忠独立表述,很多人误以为忠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误解,这种误解会导致愚忠,因为集体往往会由某个人代表,并履行部分权责,所以如果将自己与这个人之间的义理解为忠,就是致命的了,因为这个人未必就对得起其所代表的集体。 义的义理内涵,体现在法制之上。 为了维持社会的公义,需要将公义解构为一套五行理论:权利责务。虽然只有四个概念,但四个概念之间是五行关系。作为法制的成套理论,『权利责务』融合了法治与德治,其整合因素便是无处不有的『义』。 法治与德治,又是外与内的阴阳关系,二者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德治的义理,就没有法治的必要。
-
个人分类: 隨筆|
4 次阅读|
0 个评论
-
-
分享
孝悌与仁义忠智信的关系
-
延章 2021-1-22 04:14
-
儒学,说到底就是一门人文科学。说他是人文科学,是因为其学说不是假设出来的,而是建立在一套成熟的思维之上,并提练于现实生活实践的完整理论。 如果说道家是研究客观规律的天道之学,那么,儒学就是研究人性,研究人道(主观的心、性)如何和合天道(客观规律),达到中庸的人文之学。 道家作为主张客观天道的科学,始于人性无善恶之名,【道德经】主要运用的思维有阴阳、象类、五行、辨证、逻辑等。 儒家作为主张人文的科学,始于辨人性以善恶,并克己复礼,系以公平正义之准则。人之为人,正是因为人有心(欲望)、性(品性),【中庸】认为,人就是要率性修道,性为心之主,然后才能平衡心与性,使得言行合礼,遵循仁义忠智信五常。 儒学的主要思维是阴阳、五行、辨证。 阴阳思维,生化尊卑之说,亲疏之说,内外之说。 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义五常的基础,一个不懂孝悌的人,绝对不会具备五常之德,但反过来,具备孝悌之德,则未必具备五常之德,这就是内外之别。 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多重圈子,最内最亲的,是家庭,是父母儿女,其外是家族,其外是亲戚,其外是朋友,其外是同事,其外是同仁,其外是民族,其外是社会,从内到外,就是亲疏渐变的关系。 孝悌之说,其初是一个人在最内最亲的圈子里的关系,后来演变为其与师门的关系,甚至同事、上司的关系。 由孝悌的扩展,直接衍生出仁义忠智信五常,子思认为这五常是五行关系,但实践应用一直难以进展,说明这个五常的关系未必符合五行关系。 其实五常,作为孝悌的延伸扩展,其内涵可以这样理解:仁,是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和谐中庸关系,即一个人在面对陌生人时,不能预先假设他人是恶性的,要假设他的品性是不善不恶的,而自己先善处之,则恭宽信敏惠的态度对待他,然后再视其回馈。 义,则是一个人与某特定的人相处时,自己先做到恭宽信敏惠,再视他的回馈做出应对改进;仁义的差别在于,仁如果只是一种品性,义则是切实的实践了,而且仁是两个人之间的相处态度,义则可以是两个人之间的,也可以是人与集体之间的,更可以是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处态度。 忠是人与集体之间的相处态度,而且往往是指家族以外的圈子里的集体,因为家族之内,一般用孝悌论述其相处关系。 智、信其实与仁义忠不是同层次的概念,孔子就说过恭宽信敏惠是仁德的表现,这其中就有信,而智,更类似于一种思辨能力。 仁义忠,又以仁为基础,不仁的人,必然不义;而义是最普遍的,所以人们时刻都能听到义气的说法,但义气其实只是义的部分内涵,如果要表述完整,恐怕『义务、义理』更全面;忠是一个立足社会的根本,很多人义薄云天,却往往不忠,是因为他们往往只看到人与人之间,或与小团体之间的义,看不到更高层次的大局的义,因此,需要将忠独立表述,很多人误以为忠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误解,这种误解会导致愚忠,因为集体往往会由某个人代表,并履行部分权责,所以如果将自己与这个人之间的义理解为忠,就是致命的了,因为这个人未必就对得起其所代表的集体。 义的义理内涵,体现在法制之上。 为了维持社会的公义,需要将公义解构为一套五行理论:权利责务。虽然只有四个概念,但四个概念之间是五行关系。作为法制的成套理论,『权利责务』融合了法治与德治,其整合因素便是无处不有的『义』。 法治与德治,又是外与内的阴阳关系,二者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德治的义理,就没有法治的必要。
-
个人分类: 隨筆|
4 次阅读|
0 个评论
-
-
分享
孝悌与仁义忠智信的关系
-
延章 2021-1-22 04:14
-
儒学,说到底就是一门人文科学。说他是人文科学,是因为其学说不是假设出来的,而是建立在一套成熟的思维之上,并提练于现实生活实践的完整理论。 如果说道家是研究客观规律的天道之学,那么,儒学就是研究人性,研究人道(主观的心、性)如何和合天道(客观规律),达到中庸的人文之学。 道家作为主张客观天道的科学,始于人性无善恶之名,【道德经】主要运用的思维有阴阳、象类、五行、辨证、逻辑等。 儒家作为主张人文的科学,始于辨人性以善恶,并克己复礼,系以公平正义之准则。人之为人,正是因为人有心(欲望)、性(品性),【中庸】认为,人就是要率性修道,性为心之主,然后才能平衡心与性,使得言行合礼,遵循仁义忠智信五常。 儒学的主要思维是阴阳、五行、辨证。 阴阳思维,生化尊卑之说,亲疏之说,内外之说。 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义五常的基础,一个不懂孝悌的人,绝对不会具备五常之德,但反过来,具备孝悌之德,则未必具备五常之德,这就是内外之别。 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多重圈子,最内最亲的,是家庭,是父母儿女,其外是家族,其外是亲戚,其外是朋友,其外是同事,其外是同仁,其外是民族,其外是社会,从内到外,就是亲疏渐变的关系。 孝悌之说,其初是一个人在最内最亲的圈子里的关系,后来演变为其与师门的关系,甚至同事、上司的关系。 由孝悌的扩展,直接衍生出仁义忠智信五常,子思认为这五常是五行关系,但实践应用一直难以进展,说明这个五常的关系未必符合五行关系。 其实五常,作为孝悌的延伸扩展,其内涵可以这样理解:仁,是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和谐中庸关系,即一个人在面对陌生人时,不能预先假设他人是恶性的,要假设他的品性是不善不恶的,而自己先善处之,则恭宽信敏惠的态度对待他,然后再视其回馈。 义,则是一个人与某特定的人相处时,自己先做到恭宽信敏惠,再视他的回馈做出应对改进;仁义的差别在于,仁如果只是一种品性,义则是切实的实践了,而且仁是两个人之间的相处态度,义则可以是两个人之间的,也可以是人与集体之间的,更可以是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处态度。 忠是人与集体之间的相处态度,而且往往是指家族以外的圈子里的集体,因为家族之内,一般用孝悌论述其相处关系。 智、信其实与仁义忠不是同层次的概念,孔子就说过恭宽信敏惠是仁德的表现,这其中就有信,而智,更类似于一种思辨能力。 仁义忠,又以仁为基础,不仁的人,必然不义;而义是最普遍的,所以人们时刻都能听到义气的说法,但义气其实只是义的部分内涵,如果要表述完整,恐怕『义务、义理』更全面;忠是一个立足社会的根本,很多人义薄云天,却往往不忠,是因为他们往往只看到人与人之间,或与小团体之间的义,看不到更高层次的大局的义,因此,需要将忠独立表述,很多人误以为忠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误解,这种误解会导致愚忠,因为集体往往会由某个人代表,并履行部分权责,所以如果将自己与这个人之间的义理解为忠,就是致命的了,因为这个人未必就对得起其所代表的集体。 义的义理内涵,体现在法制之上。 为了维持社会的公义,需要将公义解构为一套五行理论:权利责务。虽然只有四个概念,但四个概念之间是五行关系。作为法制的成套理论,『权利责务』融合了法治与德治,其整合因素便是无处不有的『义』。 法治与德治,又是外与内的阴阳关系,二者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德治的义理,就没有法治的必要。
-
个人分类: 隨筆|
4 次阅读|
0 个评论
-
-
分享
孝悌与仁义忠智信的关系
-
延章 2021-1-22 04:14
-
-
个人分类: 隨筆|
0 个评论
-
-
分享
孝悌与仁义忠智信的关系
-
延章 2021-1-22 04:13
-
-
个人分类: 隨筆|
0 个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