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30|回復: 2

[道学研究] 【庄子】外篇卷12达生诗解6木鸡德全始乎故习长乎成性顺命自然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2-1-10 14: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庄子】篇卷12达生诗解6木鸡德全始习长乎自然
题文诗:
纪渻子也,乃,养斗鸡.十日而问:
鸡已?曰未也方,恃气.十日又问,
曰未也,犹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
疾视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
已无变矣,望似木鸡,其德全矣.异鸡同类,
无敢应者,见者反走.孔子观于,吕梁,
三十仞也,水达,四十,鼋鼍鱼鳖,
所不能游.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欲死,
使弟子,并流拯之.出数百步,被发行歌,
游于塘下,孔子从而,问焉曰吾,以子为鬼,
察子则人,请问蹈水,有道乎?丈夫曰亡,
吾无道也,吾始乎故,长乎,有所成乎,
自然;俱入,与汨偕出,从水之道,
不为私焉,所以蹈之.子曰何谓,始乎故也,
长乎性也,成乎命也?丈夫对:吾生于陵,
而安于陵,所谓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
所谓性也;不知所以,然而然也,所谓命也.
丈夫真情,顺其自然,自然而然,精诚非私.
 
【原文】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1)。十日而问:『鸡已乎(2)?』曰:『未也,方虚而恃气(3)。』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4)。』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5), 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6)。异鸡无敢应者(7),反走矣。』   孔子观于吕梁(8),县水三十仞(9),流沫四十里(10),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11)。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12)。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13),孔子从而问焉,曰:『吾以子为鬼(14), 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15)?』曰:『亡,吾无道。吾始乎故(16), 长乎性,成乎命。与齐俱入(17),与汨偕出(18),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19)。此吾所以蹈之也。』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20),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21);不知吾所以然而然(22), 命也。』
【译文】
纪渻子为齐王驯养斗鸡。十天后来问:『驯练成了吗?』回答说:『还没有,现正表现为内心空虚而神态高傲,挟气陵人的样子。』十天后又来问, 回答说:『还没有,听到鸡的声音,看到鸡的影子就有反应。』十天后又问, 回答说:『还没有,现在还视物敏锐而充满怒气。』十天后再来问,回答说: 『差不多了,鸡虽有鸣叫挑战者,也没有什么反映,看上去象个木鸡了,他已精神安定专一,不动不惊了。其他的鸡没有敢与应战者,都退走了。』
 孔子在吕梁观光,见到瀑布从二十多丈高处泻下,水沫流至四十里外,鱼鳖鼋鼍也无法游过。看见一个男人在那里游水,以为是有困苦想投水而死的人。令弟子们傍水流而下去援救他。数百步以外那个人从水中浮出上岸, 披散着头发,边走路边哼着歌在岸边闲游。孔子跟过去问道:『我以为你是鬼,仔细观察你才知是人呐。请问,游水有什么道术吗?』回答说:没有, 我没有什么道术。我开始于习惯,长大了变成习性,成年后就顺其自然。我与旋涡中心一同入水,又随涌出的旋涡浮出,顺从水之性而不按己私意妄动。 这就是我游水之方法。』孔子说:『什么叫作开始于习惯,长大了成为习性, 成年后顺其自然?随着脐一样的漩涡一起入水,再随着上泼的大浪一块儿出来,顺从水流的形势并不掺杂个人的私念,这就是我在水里善于行走的方法。』 孔子说: 『什么叫开始是遵照老规矩,接着熟悉了顺物之性,最后做到了顺自然之命?』』回答说:『我生在高地而安于高地生活,这就叫开始于习惯;在水边长大,安于水上生活而久习成性,这就叫长大了成为习性:自然而然就那样做了,而不知为什么要那样做,就是成年后顺其自然。』
【注释】
(1)纪渻(shèng)子:纪姓,渻子名。王:指齐王。纪渻子当为纪国后代,纪为齐所灭,纪渻子即在齐国供职。而斗鸡之戏也是春秋战国时齐国最为盛行。据此,文中『王』,当为齐王,而不是 周宣王。
(2)已乎:练成了吗。问其是否已将斗鸡练成。

(3)虚:内心空虚而神态高傲,色厉内荏的样子。,同骄。恃气:昂头鼓翅挟气以威吓对方。

(4)向景:向同响,景同影。发觉鸡的声音影子就有所反映。
(5)无变:没有反映。

(6)德全,精神安定专一,不动不惊。

(7)异鸡:其他的鸡。应:应战,对敌。
(8)吕梁:究指何处,说法不一。钟泰【庄子发微】:『吕梁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南,所谓吕梁洪者,是也。郦道元【水经注】云:「泗水过吕县南,水上有石梁,谓之吕梁」。』其地当时属宋国, 距孔子故里曲阜不远。孔子曾游历宋,国吕梁指此较可信。他说不足取。
(9)县水,瀑布。县。同悬。仞: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尺为仞,汉制七尺为仞。

(10)流沫,瀑布泻下溅起的水沫。

(11)鼋(yuán):鳖中之大者为鼋。鼍(tuò),鳄鱼类,俗称猪婆龙,有说即扬子鳄。

(12)并:傍。拯:援救。

(13)被发:披散着头发。行歌,边走边哼着歌谣.显出潇洒悠闲的样子。塘下:岸边。

(14)以子为鬼,孔子以为那个人一定淹死了,故而把他当成鬼。
(15)蹈水:踩水、游水。
(16)故,习惯。(常)
(17)与齐俱入:与漩涡中心一起入水。齐,同脐。石磨中央上下扇连接之处称脐,水流旋转如磨,旋涡中央即是脐。
(18)汨(gù):涌出之旋涡。

(19)不为私:顺水之性,不按己之私意妄动。 (20)陵:高地。
(21)这句的意思是:在水边长大,安于水上生活,久习而成性。

(22)这句的意思是:自然而然就那样作了,不知为什么要那样,其中还有什么道理。

阿弥佗佛 發表於 2025-3-27 19:38 | 顯示全部樓層
《庄子·达生》析义:论木鸡之德与顺命之道

《达生》篇以“纪渻子驯鸡”“吕梁丈夫蹈水”二喻,阐发“德全”“顺命”之旨,其理可通于修身养性之道。

一、木鸡之德:由技入道
纪渻子驯斗鸡,经四阶段乃成:初时“虚憍恃气”,心浮气躁;继而“犹应响影”,外境易扰;再则“疾视盛气”,锋芒未敛;终至“呆若木鸡”,神全形忘。此过程暗合《人间世》“心斋”之阶——由外驰而内敛,终达“德全”之境。所谓“德全”,非谓泯灭本性,乃消解争心、返归自然,如郭象注:“忘其所以为而任其自化。”异鸡见之反走,正因其已超脱斗技之表,入乎“不争而莫能与之争”之道。

二、蹈水之命:安故成性
吕梁丈夫“悬水三十仞”而游,孔子惊为神技,实则其道无他——“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生于陵而安于陵,习于水而忘于水,终至“与汨偕出,从水之道”。此即《大宗师》“鱼相忘于江湖”之喻:非刻意造作,乃长期熏习后之自然契合。所谓“命”,非宿命论,而是“不知其所以然而然”的纯熟境界,如成玄英疏:“率性而动,任之自然。”

三、习以成性,顺命达生
二事虽异,其理一也:
1. 工夫论:皆强调“始乎故”——从既有条件出发,通过持续实践(“习”)转化本能(“性”),终至与道冥合(“命”)。
2. 境界论:木鸡“德全”与蹈水“顺命”,俱是消解主体意志后的“以天合天”(《达生》),此即《齐物论》“丧我”之实践注脚。

结语:庄子之“达生”,非追求形骸之存,而在精神之通。木鸡无斗心而全其斗德,丈夫忘水险而顺其水性,皆启示世人:唯有摒弃机心、因任自然,方能臻于“物物而不物于物”(《山木》)的真人之境。

(全文498字)
唐侏 發表於 2025-4-13 11:12 | 顯示全部樓層
《庄子·达生》木鸡喻德与吕梁蹈水之道发微

《达生》篇以二则寓言递进阐发"德全""顺命"之旨,其义理层深,颇可玩味。纪渻子驯鸡四阶段,实为修道者祛除妄心之次第:首旬"虚憍恃气"状逐外之躁心,次旬"应响影"显分别之妄念,三旬"疾视盛气"犹存胜负之执,终至"呆若木鸡"方达"神全"之境。郭象注"德全者非矜其能,故无敢应者",此正《齐物论》"丧我"之具体呈现——斗鸡之"德全"非技进于道,乃心斋坐忘之效验,其凝寂之态使"异鸡丧其所以应",恰如《人间世》"虚室生白"之喻。

吕梁丈夫"蹈水有道"之论,尤契庄子"安命"思想。"始乎故"者,郭庆藩释为"因乎本然",即《大宗师》"安排而去化"之谓;"长乎性"承《骈拇》"任其性命之情";"成乎命"则同于《德充符》"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丈夫"与齐俱入,与汨偕出"之状,实乃《逍遥游》"乘天地之正"的水中具现。成玄英疏此段云:"随漩涡同入,与涌波俱出,委质造物,取譬无心",可谓得其三昧。

二则寓言实有深层呼应:木鸡之"德全"与蹈水之"顺命",皆指向"去人为而任自然"的修养极境。吕梁丈夫"不知所以然而然"的自白,正是对纪渻子"无敢应者"的内在机理说明。王夫之《庄子解》点破此中关纽:"养斗鸡者治其气,蹈悬水者忘其形,一也。"这种"形全精复,与天为一"的境界(《达生》开篇语),既不同于儒家"克己复礼"的德性修养,亦有别于佛家"明心见性"的顿悟路径,乃庄子特有的"堕肢体,黜聪明"的体道方式。

当代读者观此,当思"技术异化"之弊:纪渻子所祛除的"虚憍""应响""盛气",恰似今人沉迷手机时的焦虑反应;吕梁丈夫"从水之道"的智慧,适可为生态危机提供古老启示。庄子之"德全",在现象学视域中近乎"悬置自然态度";其"顺命"思想,与海德格尔"泰然任之"(Gelassenheit)亦有神契。然庄子终以艺术精神超越存在困境,此木鸡呆立之姿、丈夫行歌之态,不正是生命最本真的诗性呈现么?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