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卷4仲尼詩解3得意忘言盡知無言無所不言無所不知 題文詩:子夏問曰:顏回其之,為人奚若?子曰回之, 仁賢於丘.曰子貢之,為人奚若?子曰賜之, 辯賢於丘.曰子路之,為人奚若?子曰由之, 勇賢於丘.曰子張之,為人奚若?子曰師之, 莊賢於丘.子夏避席,問曰然則,四子何為, 事夫子焉?曰居語汝,夫回能仁,而不能刃, 賜也能辯,而不能訥,由也能勇,而不能怯, 師也能莊,而不能同;兼四子之,有以易吾, 吾弗許也;此其所以,事吾不貳.子列子師, 壺丘子林,伯昏瞀人,友居南郭;從之處者, 日數不及;雖然列子,微焉朝朝,相與之辯, 無不聞也.與南郭子,連牆廿年,不相謁請. 相遇於道,若不見者.門之徒役,以為二子, 有敵不疑.有楚來者,問故列子,子列子曰: 南郭子也,貌充心虛,無聞無見,無言無知, 其形無易,往將奚為?雖然吾試,與汝偕往. 弟子四十,閱而同行.見南郭子,果若欺魄, 不可與接.顧視列子,形神不偶,不可與群. 南郭俄而,指子列子,末行弟子,而與之言, 衎衎然若,專直在雄.列子之徒,駭之返舍, 咸有疑色.子列子曰:得其意者,無言盡其, 知者無言;能用無言,為言亦言,能用無知, 為知亦知;無言不言,無知不知,亦言亦知, 無所不言,無所不知,亦無所言,亦無所知. 如斯而已,奚妄駭哉?得意忘言,至知非言.
【原文】
子夏問孔子曰①:『顏回之為人奚若②?』子曰:『回之仁賢於丘也。』曰;『子貢之為人奚若③?』子曰:『賜之辯賢於丘也。』曰:『子路之為人奚若④?』子曰:『由之勇賢於丘也。』曰:『子張之為人奚若⑤?』子曰:『師之莊賢於丘也。』子夏避席而問曰:『然則四子者何為事夫子?』曰:『居!吾語汝。夫回能仁而不能反⑥,賜能辯而不能訥⑦,由能勇而不能怯,師能莊而不能同。兼四子之有以易吾,吾弗許也。此其所以事吾而不貳也。』
【譯文】 子夏問孔子說:『顏回的為人怎樣?』孔子說:『顏回的仁慈之心比我強。』又問:『子貢的為人怎樣?』孔子說:『端木賜的辯說能力比我強。』又問:『子路的為人怎樣?』孔子說:『仲由的勇敢程度比我強。』又問:『子張的為人怎麼樣?』孔子說:『顓孫師的莊重嚴肅比我強。』子夏離開座位問道:『那麼這四個人為什麼要來做您的學生呢?』孔子說:『坐下!我告訴你。顏回能仁慈卻不能狠心,端木賜能辯論卻不能沉默,仲由能勇敢卻不能怯弱,顓孫師能莊重卻不能隨和。把四人的長處合起來交換我的長處,我也是不干的。這就是他們拜我為師而不三心二意的原因。』
【注釋】
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弟子。
②奚若——何如,怎麼樣。
③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衛人,孔子弟子。
④子路——名仲由,字子路,孔子弟子。
⑤子張——姓顓孫,名師,字子張,陳人,孔子弟子。
⑥反——張湛註:『反,變也。夫守一而不變,無權智以應物,則所適必閡矣。』俞樾:『「反」字無義,疑「刃」字之誤。』,『刃與忍通。』忍,忍心,【新書·道術】:『惻隱憐人謂之慈,反慈力忍。』
⑦訥——說話遲鈍。
【原文】
子列子既師壺丘子林,友伯昏瞀人,乃居南郭①。從之處者,日數而不及②。雖然,子列子亦微焉③。朝朝相與辯,無不聞。而與南郭子連牆二十年,不相謁請。相遇於道,目若不相見者。門之徒役以為子列子與南郭子有敵不疑④。有自楚來者,問子列子曰:『先生與南郭子奚敵?』子列子曰:『南郭子貌充心虛,耳無聞,目無見,口無言,心無知,形無惕⑤,往將奚為?雖然,試與汝偕往。』閱弟子四十人同行⑥。見南郭子,果若欺魄焉⑦,而不可與接。顧視子列子,形神不相偶,而不可與群。南郭子俄而指子列子之弟子末行者與言,衎衎然若專直而在雄者⑧。子列子之徒駭之⑨。反舍,咸有疑色。子列子曰:『得意者無言,進知者亦無言⑩。用無言為言亦言,無知為知亦知。無言與不言(11),無知與不知,亦言亦知,亦無所不言,亦無所不知,亦無所言,亦無所知。如斯而已,汝奚妄駭哉?』【譯文】 列子拜壺丘子林為師,以伯昏瞀人為友,然後居住在城南邊上,跟列子相交往的,以百計數也不夠。即使這樣,列子也不誇耀自大。他們天天地一起討論問題,遠近沒有不知道的。而與南郭子隔牆為鄰二十年,卻從不互相拜訪來往。在路上相遇時,眼睛像不認識一樣。門下的弟子和僕役都以為列子與南郭子有仇,一點不懷疑。有一個從楚國來的人,問列子說:『先生與南郭子為什麼互相敵視?』列子說:『南郭子形貌充實而心靈空虛,耳朵不聽,眼睛不看,口不說話,心靈沒有知覺,形體沒有變動,去拜訪他幹什麼呢?即使這樣,我姑且和你一起去一趟看看吧。』於是列子選了四十個弟子同行。見到南郭子,果然和土偶一樣,不能同他交 談。回頭看看列子,精神與形體已不在一起,也不能同他談論了。沒有一會兒,南郭子指着列子弟子末行一人,和他談話,一副好勝的神氣,好像抓住了真理,是一位勝利者。列子的弟子大為驚駭。回到住處,都帶着疑問的面色。列子說:『懂得真意的人不再說話,什麼都懂的人也不再說話。以無言為言也是一種言,以無知為知也是一種知。應當以無言為不言,以無知為不知。這樣,也說了,也知了,也是無所不說,也是無所不知,也是什麼都沒有說,也是什麼都不知道。像這樣就行了,你們為什麼要胡亂驚訝呢?』
【注釋】
①乃——【釋文】:『「乃居」,一本作「反居」。』楊伯峻:『【御覽】四零六引正作「反」。』郭——外城。
②日——胡 懷琛:『「日」為「百」字之誤。』王叔岷:『【初學記】十八引「處」作「游」,「日」作「百」,【御覽】四百四引「日」亦作「百」,疑作「百」者是也。』
③微——幽昧,不明。【詩·小雅·十月之交 】:『彼月而微,此日而
微。』鄭玄箋:『微謂不明也。』
④敵——仇。
⑤惕——陶鴻慶云:『「惕」當為「易 」。【說文】:「易 ,交也。」即「易」之本字。「形無惕 」者,謂其形無交易也。』
⑥閱——匯集。
⑦欺魄——張湛註:『欺魄,土人也。』土人即泥人。王重民:『欺魄用以請雨。』『此謂南郭子若欺魄者,以見其得道之深,即所謂形若槁木、心若死灰也。』
⑧衎衎然——衎,音 kàn(看)。盧重玄解:『衎衎然,求勝之氣耳。』
⑨子列子之徒駭之——張湛註:『見其屍居,則自同土木;見其接物,則若有是非,所以驚。』
⑩進——通『盡』。
(11)與——俞樾:『與猶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