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卷4仲尼詩解6不識不知順帝之則順物自然至道真情 題文詩:
堯治天下,五十余年,不知天下,治不治歟? 不知億兆,願戴已歟,不願戴歟?顧問左右, 左右不知.問於外朝,外朝不知.問於在野, 在野不知.堯乃微服,游於康衢,聞兒謠曰: 立我蒸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堯喜問曰:誰教此言?童兒曰我,聞之大夫. 問於大夫,曰古詩也.還宮召舜,禪以天下, 舜受不辭.關尹喜曰:在己無居,形物自著. 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故其道也, 順物者也.物自違道,道不違物.善順道者, 亦不用耳,亦不用目,亦不用力,亦不用心; 欲順道而,用視聽形,智以求之,則弗當矣. 至道真情,真情遍在,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用之彌滿,六虛廢之,莫知其所.非有心者, 所能得遠,非無心者,所能得近;默而得之, 性成之者,唯能得之.知而亡情,能而不為, 真知真能.發由無知,何能情欲?發由不能, 何能有為?聚塊積塵,雖無為而,非至理也.
【原文】
堯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歟,不治歟?不知億兆之願戴已歟,不願戴己歟?顧問左右,左右不知。問外朝,外朝不知。問在野,在野不知。堯乃微服游於康衢①,聞兒童謠曰:『立我蒸民②,莫匪爾極③,不識不知④,順帝之則⑤。』堯喜問曰:『誰教爾為此言?』童兒曰:『我聞之大夫。』問大夫。大夫曰:『古詩也⑥。』堯還宮,召舜,因禪以天下⑦。舜不辭而受之。
【譯文】 堯治理天下五十年,不知道天下治理好了呢,還是沒有治理好?不知廣大百姓願意擁戴自己呢,還是不願意擁戴自己?回頭問左右的人,左右的人不知道。問宮外朝廷上的百官,他們也不知道。問不做官的百姓,他們又不知道。堯於是穿上百姓的衣服在四通八達的大路上遊覽打聽,聽到有兒童唱的歌謠說:『您養育我們百姓,沒有不合您的準則。大家全都不知不覺,遵循着天帝的法則。』堯高興地問道:『誰教你唱這首歌的?』兒童答道:『我們是從大夫那裏聽來的。』又問大夫。大夫說,『這是一首古詩。』堯回到宮中,召見舜,便把帝位讓給了他。舜沒有推辭便接受了。
【注釋】
①康衢——衢,音 (渠)。康衢,四通八達的大路。
②立我蒸民——立,成。蒸,張湛註:『蒸,眾也。』
③莫匪爾極——匪,通『非』。爾,你。極,準則。
④不識不知——猶言不知不覺。
⑤順帝之則——則,法則。此句言順應天帝的法則,以上四句詩,前二句今見於【詩·周頌·思文】,後二句今見於【詩·大雅·皇矣】。
⑥古詩也——張湛註:『當今而言古詩,則今同於古也。』古人把上古想像為最理想的社會,『今同於古』是對天下治理得好的讚揚。
⑦禪——音 (善),以帝位讓人。張湛註:『功成身退。』
【原文】
關尹喜曰:『在己無居①,形物其箸②。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故其道若物者也③。物自違道,道不違物。善若道者,亦不用耳,亦不用目,亦不用力,亦不用心;欲若道而用視聽形智以求之,弗當矣。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用之彌滿六虛④,廢之莫知其所。亦非有心者所能得遠,亦非無心者所能得近,唯默而得之而性成之者得之⑤。知而亡情⑥,能而不為,真知真能也。發無知,何能情?發不能,何能為?聚塊也,積塵也。雖無為而非理也⑦。
【譯文】 關尹喜說:『只要自己不執著,一切有形之物就會自然顯著。這時事物的運動就會像水一樣流暢,事物的靜止就會像鏡子一樣平淨,事物的反應就會像回聲一樣迅速,所以事物的道本來是順應事物的變化的。只有事物違背道,道不會違背事物。善於順應道的人,也不用耳朵,也不用眼睛,也不用體力,也不用心思;想去順應道卻又使用眼睛、耳朵、形體與心智去尋求,就不得當了。道看上去在前面,忽然又到了後面;使用它能充滿上下四方,不用它又不知道它在哪裏。也不是有心人能使它遠離,也不是無心人能使它靠近,只有能以沉默去取得、順應本性去成就的人才能得到它。懂得了而不去用情,有能力而不去作為,這才是真正的知、真正的能。發用無知,怎麼會有情?發用無能,怎麼會有為?不過是聚集起來的土塊,積累起來的塵埃罷了。僅僅是無為,還不是自然的理。 【注釋】
①居——固執,執著。張湛註:『汛然無系,豈有執守之所?』
②形物其著——張湛註:『形物猶事理也。事理自明,非我之功也。』楊伯峻,『【莊子·天下篇】作「形物自著」。細味張注,似張湛所據本亦作「自箸」。作「其」者於義不長,或「為」字之訛誤歟?』
③若——順從。
④六虛——上下四方空虛之處。
⑤而性成之——俞樾:『「而性成之」當作「性而成之」。【湯問篇】「默而得之,性而成之」是其證。』性,本性,自然之性,此處指順應事物的本性。
⑥亡——【集釋】:『亡,北宋本、吉府本、世德堂本作「忘」。』
⑦雖無為而非理也——盧重玄解:『夫無為者而無不為也。若兀然如聚塊、積塵者,雖則去情無為,非至理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