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01|回覆: 0

[道學研究] 【列子】卷8說符詩解3得時者昌失時者亡投隙抵時應事無方

[複製鏈接]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2-3-7 15: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列子】卷8說符詩解3得時者昌失時者亡投隙抵時應事無方
題文詩
魯施氏有,好學,好兵.好學者以,
術干齊侯,齊侯納之,為諸,公子之傅.
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悅之,以為軍正,
祿富其家,爵榮其親.施氏之,鄰人孟氏,
同有二子,所業亦同,而窘於貧.羨施氏有,
因從請教,進趨之方.二子以實,孟氏.
孟氏一子,之秦,術於秦王.秦王:
當今諸侯,力爭所務,兵食而已;若用仁義,
治吾國是,滅亡道遂,宮而放之.一子,
之衛,法干衛侯,衛侯:吾弱國而,
攝乎大國,之間大國,吾事之也,國撫,
求安之道;若賴兵權,滅亡可待;若全而歸,
適於他國,為吾之患,不輕矣.刖之,
而還諸魯.既反孟氏,父子叩胸,而讓施氏.
施氏曰凡,得時者昌,失時者亡;子道,
功與吾異,失時者也,非行之謬;且天下理,
無常是,事無常非;先日所用,今或棄之;
今之所棄,後或用之;用與不用,無定是非;
投隙抵時,應事無方,屬乎智慧;智苟不足,
使若博如,孔丘術如,呂尚焉往,而不窮哉?
孟氏舍然,容曰:吾知之矣,子勿重言.
至智至情,真情適時,三因制宜,無所不適.
【原文】

    魯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學,其一好兵。好學者以術干齊侯,齊侯納之,以為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悅之①,以為軍正②。祿富其家,爵榮其親。施氏之鄰人孟氏同有二子,所業亦同,而窘於貧。羨施氏之有,因從請進趨之方③。二子以實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術於秦王。秦王曰:『當今諸侯力爭,所務兵食而已。若用仁義治吾國,是滅亡之道。』遂宮而放之④。其一子之衛,以法干衛侯。衛侯曰:『吾弱國也,而攝乎大國之間。大國吾事之,小之,是求安之道。若賴兵權,滅亡可待矣。若全而歸之,適於他國,為吾之患不輕矣。』遂刖之,而還諸魯。既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讓施氏⑤。施氏曰:『凡得時者昌,失時者亡。子道與吾同,而功與吾異,失時者也,非行之謬也。且天下理無常是,事無常非。先日所用,今或棄之;今之所棄,後或用之;此用與不用,無定是非也。投隙抵時,應事無方。屬乎智。智苟不足⑥,使若博如孔丘,術如呂尚,焉往而不窮哉?』孟氏父子舍然無容,曰:『吾知之矣。子勿重言。』
【注釋】

①王悅之——王重民:『【御覽】六百四十八引「王」上有「楚」字,是也。上文「以術干齊侯,齊侯納之」句法相同。』
②軍正——軍隊中掌握法律的官職。
③請——【集釋】:『北宋本、秦刻盧解本、汪本「請」作「謂」,今從吉府本正。』
④宮而放之——宮,閹割。放,驅逐。
⑤讓——責讓,責備。
⑥不——【集釋】:『北宋本無「不」字,汪本從之,今依【道藏】各本、吉府本、元本、世德堂本增。』

【譯文】
魯國的施氏有兩個兒子,一個愛好學問,一個愛好打仗。愛好學問的用仁義學術去勸齊侯,齊侯接納了他,用他做各位公子的老師。愛好打仗的到了楚國,用作戰方法去勸楚王,楚王很高興,用他做軍正的官。俸祿使全家富裕起來,爵位使親人榮耀起來。施氏的鄰居孟氏同樣有兩個兒子,所學的東西也相同,卻被貧困所窘迫。羨慕施氏的富有,便去請教上進的方法。施氏的兩個兒子把真實情況告訴了孟氏。於是孟氏的一個兒子到了秦國,用仁義學說勸秦王。
秦王說:『現在各國諸侯用武力競爭,所做的不過是徵集兵士與糧食罷了。如果用仁義來治理我的國家,便是滅亡的道路。』於是施以宮刑並驅逐了他。另一個兒子到了衛國,用作戰方法去勸衛侯。衛侯說:『我國是個弱小的國家,卻夾在大國之中。對大國我順服,對小我安撫,這是求得平安的方法。如果依靠兵權,滅亡也就很快了。如果讓你保全身體回去,到了別的國家,那麼我國的禍患就不輕了。』於是砍斷他的腳,送回到了魯國。回家以後,孟氏的父子捶胸頓足責罵施氏。施氏說:『凡是適合時宜的人便昌盛,違背時宜的人便滅亡。你們的道理與我們相同,而結果卻與我們不同,是違背時宜的緣故,不是行為的錯誤。而且天下的道理沒有長久是對的,事情沒有長久是錯的。以前所用的方法,今天有可能拋棄;今天所拋棄的方法,以後有可能使用。這種用與不用,沒有一定的是非。抓住機會,適應時宜,處理事情不用固定的方法,這要依靠智慧。如果智慧不夠,即使博學像孔丘,計謀如呂尚,到什麼地方而不窮困呢?』孟氏父子一下子明白了,不再怨恨,說:『我明白了,你不要再說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