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夫论》卷34德志诗解1伏羲木德结绳以渔后稷播种文王昭穆 题文诗: 自古在昔,天地开辟.三皇迭制.各树号谥, 以纪其世.天命五代,正朔三复.神明感生, 爰兴有国.亡于慢易,灭于积恶.微精以神, 天命罔极.或皇冯依,或继体育.太嗥三皇, 以前尚矣.迪斯以来,颇可纪录.虽一精思, 议而复误.故撰古训,著五德志.世传三皇, 五帝多以,伏羲神农,而为二皇;其一也者. 或曰燧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娲,其是与非, 未可知也.我闻古有,天皇地皇,人皇以为, 或及此谓,亦不敢明.凡斯数者,于五经皆, 无正文故,略依易系,记伏羲后,以遗后贤. 未必获正,虽然罕可,浮游博观,共求厥真. 燧人世有,大人迹出,雷泽华胥,以足履之, 而生伏羲.其相日角,世号太昊.虚都于陈. 其德木以,龙纪故为,龙师龙名.乃作八卦, 结绳为网,教民以渔.后嗣帝喾,代颛顼氏. 其相戴干,其号高辛.厥质神灵,德行只肃, 迎送日月,顺天之则,能叙三辰,以周民也. 作乐六英.世有才子:伯奋仲堪,叔献季仲, 伯虎仲雄,叔豹季狸,忠肃恭懿,宣慈惠和, 天下之人,谓之八元.后嗣姜嫄,足履大人, 迹生姬弃,厥相岐颐,为尧司徒,又主播种, 农植嘉谷.尧遭水灾,万民以济.故舜命曰, 后稷者也.烈山氏之,初有天下,其子曰柱, 能植百谷,故而立以,为稷自夏,以上祀之. 周之兴也,以弃代之,至今祀之.母太妊梦, 长人感己,而生文王.厥相四乳.为西伯昌, 兴于岐山.断虞芮讼,而始受命.武王骈齿, 胜殷遏刘,以成周道.姬之别封,众多管蔡, 成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文之昭也. 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邗茆,祚祭皆为, 周公之胤.周召虢吴,随邠方卬,息潘养滑, 镐宫密荣,丹郭杨逢,管唐韩杨,觚栾甘及, 鲜虞王氏,皆姬姓也.真情不灭,至德始终. 《原文》 自古在昔〔2〕,天地开辟〔3〕。三皇迭制,各树号谥,以纪其世。天命五代,正朔三复〔4〕。神明感生〔5〕,爰〔6〕兴有国。亡于嫚以〔7〕,灭于积恶。神微精以〔8〕,天命罔极〔9〕。或皇冯依〔10〕,或继体育〔11〕。太嗥〔12〕以前尚矣。〔13〕迪斯用来〔14〕,颇可纪录。虽一精思〔15〕,议而复误。故撰古训〔16〕,着五德志〔17〕。【注释】 〔1〕○铎按:大戴礼有五帝德、帝系二篇,此文本之,皆上古兴亡史也。
〔2〕诗那。
〔3〕御览一引尚书中候云:“天地开辟。”○铎按:已见卜列篇。
〔4〕白虎通三正篇云:‘礼三正记曰:“正朔三而改,文质再而复。”’
〔5〕礼记大传郑注云:“王者之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详卜列篇注。
〔6〕“爰”旧作“爱”。
〔7〕“以”当作“易”,易、以声近之误。说文云:“嫚,侮易也。”经典通作“慢易”,注见断讼篇。(《管子·内业》:“思索生知,慢易生忧。”)
〔8〕“以”字误,或当在“精”字上,明忠篇“精微而神”是其例(夫术之为道也,精微而神,言之不足,而行有余;有余,故能兼四海而照幽冥。)。论衡奇怪篇云:“说圣者以为禀天精微之气。”此文意盖与彼同。
〔9〕诗维天之命毛传:‘孟仲子曰:“大哉!天命之无极。”’文十七年左传云:“命之罔极。”
〔10〕诗閟宫云“上帝是依”,郑笺:“天用是冯依而降精气。”僖五年左传云:“神所冯依。”(冯依:犹凭依;依附。《左传·僖公五年》:“神所冯依,将在德矣。”)
〔11〕史记外戚世家序云:“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
〔12〕“?嗥”与“?昊”同。隶书从“皋”之字多作“睾”。 (太昊,是上古华夏部族的祖先和首领,三皇之首,亦作大嗥、太嗥、风姓,号伏羲氏。以木德王,是为春皇。在位百十一年,一云百六十四年,定都汶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春秋战国前期的主要文献《左传·昭公十七年》“陈,太皞之虚也。”)
〔13〕大戴礼五帝德篇云:‘孔子曰:“黄帝尚矣。”’史记三代世表序云:“五帝三代之记尚矣”,索隐:‘刘氏云:“尚犹久古也。”’
〔14〕犹云“由斯以来”也。○铎按:楚辞九章怀沙:“易初本迪兮。”史记屈原传“迪”作“由”。
〔15〕史记邹阳传云:“虽竭精思。”一,读“专壹”之“壹”。
〔16〕诗烝民云:“古训是式。”说文云:“僎,具也。”“撰”即“僎”之借。
〔17〕大戴礼有五帝德篇。史记三代世表序云:“终始五德之传”,索隐云:‘谓帝王更王,以金木水火土之五德传次相承,终而复始,故云“终始五德之传”也。’
《原文》 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为伏羲、神农为二皇〔1〕;其一者或曰燧人〔2〕,或曰祝融〔3〕,或曰女娲〔4〕。其是与非,未可知也。我闻古有天皇、地皇、人皇〔5〕,以为或及此谓,亦不敢明。凡斯数〔6〕,其于五经,皆无正文。故略依易系,记伏羲以来,以遗后贤。虽多未必获正,然罕可以浮游博观〔7〕,共求厥真。 【注释】 〔1〕淮南子原道训云:“泰古二皇”,高诱注:“二皇,伏羲、神农也。”独断云:“上古天子,庖牺氏、神农氏称皇。”
〔2〕尚书大传及礼纬含文嘉。说见风俗通皇霸篇。礼记曲礼疏云:“宋均注援神契引甄耀度数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
〔3〕礼号谥记。说见风俗通。白虎通亦引之。
〔4〕春秋运斗枢。说见风俗通。
〔5〕史记秦始皇纪:‘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索隐云:“泰皇当人皇也。”初学记九引春秋纬云:“天皇、地皇、人皇,兄弟九人,分九州,长天下。”御览七十八引徐整三五历纪云:“天皇、地皇、人皇为太古。”
〔6〕“数”下脱一字。○铎按:邵校本臆补“者”字。
〔7〕○俞樾云:‘“然罕”二字绝句,言此义为世所罕闻也。篇中所陈,与太史公五帝纪、三代世表绝异。太史公曰:“余读谍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稽其历谱谍,终始五德之传,古文咸不同乖异。”然则当时原有异同。今依潜夫说,则舜无娶曾祖姑之嫌,而稷、契皆非尧弟,故自舜始举之,于理为近也。’孙诒让札移八云:‘“罕”疑当作“幸”。谓冀幸可以浮游博观,与学者共求其真也。’○铎按:俞读固非,孙改恐亦未是。罕,少也。“罕可”盖犹后世言“少可”、“差可”耳。陶潜感士不遇赋:“罕无路之不涩”,“罕”义与此同,盖汉末、魏、晋时方俗有此语。
《原文》
大人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1〕。其相日角〔2〕,世号太〔3〕昊。都于陈〔4〕。其德木〔5〕,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6〕。作八卦,结绳为网以渔〔7〕。【注释】
〔1〕御览七十八引诗含神雾云:“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又引孝经钩命决云:“华胥履迹,怪生皇牺。”注云:“迹,灵威仰之迹也。” (《诗·含神雾》记载:“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这箍。”皇甫谧《帝王世纪》载:“燧人之世有大人迹出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长于成纪。”司马贞《补三皇本纪》记载:伏羲“蛇身人首,有圣德”。)
〔2〕御览引孝经援神契云:“伏羲氏日角,衡连珠。”五行大义五引孝经钩命决云:“伏羲日角,珠衡,戴胜。”
〔3〕汉书古今人表:“太昊帝宓羲氏”,张晏曰:“太昊,有天下号也。”按律历志云:‘易曰:“炮牺氏之王天下也。”言炮牺继天而王,为百皇先,首德始于木,故为帝太昊。作罔罟以佃渔,取牺牲,故天下号曰炮牺氏。是班氏以太昊为身号,炮牺为世号矣。先儒言身号、世号往往歧异,今就与本书合者录之。
〔4〕昭十七年左传云:“陈,太?之墟也。”杜注:“太?居陈。”
〔5〕御览引春秋内事云:“伏羲氏以木德王。”
〔6〕昭十七年左传。
〔7〕易系辞下传。○铎按:下系:“作八卦,作结绳而为罔罟。”下“作”字涉上衍。王念孙说,见经义述闻。
《原文》
后嗣帝喾〔1〕,代颛顼氏〔2〕。其相戴干〔3〕,其号高辛〔4〕。厥质神灵〔5〕,德行只肃,迎送日月〔6〕,顺天之则,〔7〕能叙三辰以周民〔8〕。作乐六英〔9〕。世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雄、叔豹、季狸,忠肃恭懿,宣慈惠和,天下之人谓之八元〔10〕。【注释】
〔1〕钱宫詹大昕云:“太史公三代世表谓尧、舜、禹、稷、契皆出黄帝。稷、契与尧同父,尧不能用,至舜始举之。舜娶尧二女,乃是曾祖姑。此皆昔人所疑。惟潜夫论五德篇谓帝喾为伏羲之后,其后为后稷;尧为神农之后,舜为黄帝后,禹为少昊后,契为颛顼后。少昊、颛顼不出于黄帝,尧不出于喾,则舜无娶同姓之嫌,而稷、契之不为尧所知,亦无足怪。于情事似近之。又考春秋命历序称黄帝传十世二千五百二十岁,少昊传八世五百岁,颛顼传二十世三百五十岁,帝喾传十世四百岁。然则颛顼非黄帝孙,尧亦非帝喾子。可以正史记之谬,与潜夫论亦相合。”
〔2〕汉书律历志云:“春秋外传曰,颛顼之所建,帝喾受之,水生木,故为木德。”
〔3〕御览八十引春秋元命苞云:“帝喾戴干,是谓清明,发节移度,盖像招摇。”王先生云:‘按元命苞言“厥象招摇”,则“干”当作“斗”,字形相涉而误。戴斗者,顶方如斗也。’
〔4〕汉书律历志云:“天下号曰高辛氏。”史记索隐:‘宋衷曰:“高辛地名,因以为号。”’
〔5〕大戴礼五帝德篇云:“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
〔6〕大戴礼云:“历日月而迎送之。”
〔7〕大戴礼云:“顺天之义。”
〔8〕礼记祭法云:“帝喾能叙星辰以着众。”
〔9〕周礼大司乐疏引乐纬云:“颛顼之乐曰五茎,帝喾之乐曰六英。”注云:“能为五行之道立根茎。六英者,六合之英。”高诱注淮南子齐俗训以六英为颛顼乐,御览七十九、八十引帝王世纪又云:“颛顼作乐五英,帝喾作乐六茎。”白虎通礼乐篇则以六茎属颛顼,五英属帝喾,汉书礼乐志同。然此自本乐纬。下云:“颛顼作乐五英”,“英”当为“茎”,盖传写之误。
〔10〕文十八年左传。“雄”今作“熊”,“狸”作“狸”,“恭”作“共”。○铎按:下四人皆以兽为字,则作“雄”者借字也。帝王世纪:“伏羲曰皇雄氏”,亦作“黄熊”,易林蹇之大过“熊”与“宏”协,是二字音近相通之证。
《原文》
后嗣姜嫄,履大人迹生姬弃〔1〕。厥相披颐〔2〕。为尧司徒〔3〕,又主播种,农植嘉谷〔4〕。尧遭水灾,万民以济〔5〕。故舜命曰后稷〔6〕。初,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故立以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之兴也,以弃代之,至今祀之〔7〕。【注释】
〔1〕御览一百卅五引春秋元命苞云:“周本姜嫄游閟宫,其地扶桑,履大迹,生后稷。”史记周本纪云:“帝舜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
(后稷是周朝王族的始祖,名弃,出生于稷山(今山西运城稷山县)。母为帝喾高辛氏元妃有邰女姜嫄。曾经被尧举为“农师”,被舜封为后稷,封地古邰城)
〔2〕“披颐”宋书符瑞志作“枝颐”。按披、枝并“岐”之误。御览三百六十八引春秋元命苞云:“后稷岐颐自求,是谓好农。盖象角亢,载上食谷。”王先生云:‘按诗大雅生民:“克岐克嶷”,“岐嶷”即“岐颐”也。岐者,头骨隆起而岐出,嶷嶷然高,故象角亢。’○铎按: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二十五云:‘元命苞“歧颐”,潜夫论“披颐”,皆即诗“岐嶷”之转借,或本三家诗。’
〔3〕“司徒”当作“司马”。诗閟宫郑笺云:“后稷生而名弃,长大,尧登用之,使居稷官,民赖其功。后虽作司马,天下犹以后稷称焉。”疏引尚书刑德放云:“稷为司马,契为司徒。”御览二百九引尚书中候云:“稷为大司马。”论衡初禀篇云:“弃事尧为司马,居稷官,故为后稷。”
〔4〕书吕刑。“植”今作“殖”。○铎按:农,勉也。言勉植嘉谷也。经义述闻三王念孙说。
〔5〕系辞云:“臼杵之利,万民以济。”
〔6〕书尧典。
〔7〕昭廿九年左传云:“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礼记祭法云“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郑注:“厉山氏或曰有烈山氏。”此合二书言之。
《原文》
太妊梦长人感己,生文王〔1〕。厥相四乳〔2〕。为西伯,兴于岐〔3〕。断虞、芮之讼而始受命〔4〕。武王骈齿〔5〕,胜殷遏刘〔6〕,成周道〔7〕。姬之别封众多,管、蔡、成、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邗、茆、祚、祭,周公之胤也〔8〕。周、召、虢、吴、随、邠、方、卬、息〔9〕、潘〔10〕、养、滑、镐、宫、密、荣、丹、郭〔11〕、杨、逢、管、唐、韩、杨、〔12〕觚、〔13〕,栾、甘、鳞虞〔14〕、王氏〔15〕,皆姬姓也〔16〕。
【注释】
〔1〕御览八十四引诗含神雾云:“大任梦长人感己,生文王。”
〔2〕御览引春秋元命苞云:“文王四乳,是谓含良。盖法酒旗,布恩施惠。”
〔3〕史记周本纪云:‘古公止于岐,少子季历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昌立,是为西伯,西伯曰文王。’说文云:‘?。周文王所封。或从山作“岐”,因岐山以名之也。’
〔4〕史记刘敬传云:“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始受命。”齐太公世家云:“周西伯政平,及断虞、芮之讼,而诗人称西伯受命。”周本纪又云:“诗人道西伯,盖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芮之讼。”
〔5〕御览三百六十八引春秋元命苞云:“武王骈齿,是谓刚强。参房诛害,以从天心。”
〔6〕诗经武。(于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刘:杀戮。)
〔7〕汉书律历志云:“武王伐商纣,水生木,故为木德,天下号曰周室。”五行志云:“昔周公制礼乐,成周道。”
〔8〕僖廿四年左传。“成”作“郕”,“邗”作“邢”,“茆”作“茅”,“祚”作“胙”。茆,读为“茅”,详交际篇。
(管蔡 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邗茆、祚祭,周公之胤也。 译文:菅蔡 霍等十二国,都是文王的儿子。邗晋应韩四国,都是武王的儿子。凡蒋刑茅胙祭六国,都是周公的后代。胤,后代)
〔9〕“息”旧作“自”,据路史国名纪五、后纪十改。隐十一年左传疏引世本:“息国,姬姓。”说文作“鄎”。
〔10〕广韵二十六桓“潘”字注云:“周文王子毕公之子季孙食采于潘,因氏焉。”
〔11〕僖五年左传云:“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疏引贾逵云:“虢仲封东虢,制是也。虢叔封西虢,虢公是也。”按“虢公”僖二年公羊传作“郭”。○铎按:公羊释文云:“郭,音虢,又如字。”
〔12〕“杨”重见。后纪十载姬国有阳,在杨上。上文“杨”字盖?“阳”之讹。此“杨”字当从手,襄廿九年左传云:“虞、虢、焦、滑、霍、扬、韩、魏,皆姬姓也。”○铎按:左传“扬”当从木,辩见洪亮吉春秋左传诂。
〔13〕“觚”疑“狐”。晋语云:“狐氏出自唐叔。”○铎按:狐氏,晋姬姓。见下篇。
〔14〕“鳞”当作“鲜”。昭十二年谷梁传“晋伐鲜虞”,范宁注:“鲜虞,姬姓,白狄也。”疏云:“世本文。”郑语云:“北有卫、燕、狄、鲜虞”,韦昭注:“鲜虞,姬姓国。”
〔15〕国名纪、后纪“王”作“主”,以“主”为国名。按太子晋之后为王氏,见志氏姓篇。
〔16〕○铎按:以上伏羲,木德,后嗣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