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说苑》卷8尊贤诗解2治乱之端在乎审己任贤而吉以古鉴今 题文诗: 春秋之时,天子微弱,诸侯力政,皆叛不朝; 众以暴寡,强以劫弱,南夷北狄,交侵中国, 不绝若线.桓公乃用,管仲鲍叔,隰朋宁戚, 三存亡国,一继绝世,而救中国,攘击戎狄, 卒胁荆蛮,以尊周室,称霸诸侯.晋文公用, 咎犯先轸,阳处父也,而强中国,击败强楚, 而合诸侯,以朝天子,以显周室.楚庄王亦, 用孙叔敖,司马子反,将军子重,征陈从郑, 打败强晋,无敌天下.秦穆公也,用由余及, 百里子者,蹇叔子与,王子廖也,据有雍州, 攘败西戎.吴用延州,莱季子幷,翼州扬威, 于鸡父也.郑僖公富,有千乘国,贵为诸侯, 治义不顺,人心而取,弑于臣者,不先得贤. 至郑简公,任用子产,裨谌世叔,行人子羽, 贼臣乃除,正臣以进,远去强楚,而合中国, 国家安宁,二十余年,无强楚患.故虞国也, 有宫之奇,献公为之,终夜不寐;楚国也有, 子玉得臣,文公为之,侧席而坐,远乎贤者, 厌难折冲.夫宋襄公,不用公子,目夷之言, 大辱于楚;曹不用僖,负羁之谏,败死于戎. 是故共惟,五始之要,治乱之端,在乎审己, 而任贤也.任贤而吉,国家之任,不肖而凶, 案察往世,而视己事,其必然也,如合符此, 为人君者,不可不慎.以古鉴今,贤贯古今. 《原文》 春秋之时,天子微弱,诸侯力政,皆叛不朝;众暴寡,强劫弱,南夷与北狄交侵,中国之不绝若线。桓公于是用管仲、鲍叔、隰朋、宾胥无、宁戚,三存亡国,一继绝世,救中国,攘戎狄,卒胁荆蛮,以尊周室,霸诸侯。晋文公用咎犯、先轸、阳处父,强中国,败强楚,合诸侯,朝天子,以显周室。楚庄王用孙叔敖、司马子反、将军子重,征陈从郑,败强晋,无敌于天下。秦穆公用百里子、蹇叔子、王子廖及由余,据有雍州,攘败西戎。吴用延州莱季子,幷翼州,扬威于鸡父。郑僖公富有千乘之国,贵为诸侯,治义不顺人心,而取弑于臣者,不先得贤也。 至简公用子产、裨谌、世叔、行人子羽,贼臣除,正臣进,去强楚,合中国,国家安宁,二十余年,无强楚之患。故虞有宫之奇,晋献公为之终夜不寐;楚有子玉得臣,文公为之侧席而坐,远乎贤者之厌难折冲也。夫宋襄公不用公子目夷之言,大辱于楚;曹不用僖负羁之谏,败死于戎。故共惟五始之要,治乱之端,在乎审己而任贤也。国家之任贤而吉,任不肖而凶,案往世而视己事,其必然也,如合符,此为人君者,不可以不慎也。 【注释】 1由余,一作繇余,罕之第三十七世孙。(轩辕黄帝之五世孙夏禹的三子少康氏,又名罕,封于无余;为无余王,余氏即由此始),春秋时天水人。由余的祖先原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后来,由余奉命出使秦国。他见秦穆公贤明大度,便留在了秦国,秦穆公元年(前659年)投入秦国,被秦穆公任为上卿(即宰相),为秦穆公出谋划策,帮助秦国攻伐西戎,一举攻伐锦诸戎、绲戎、翟戎、义渠等十二个戎国,遂称霸西戎,使秦位列春秋五霸。由余的子孙遂以他的名字以姓氏,称为由氏和余氏。 2五始:《春秋》纪事,始以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等五事,谓之“五始”。
引《汉书·王褒传》:“共惟《春秋》法五始之要,在乎审己正统而已。”
颜师古 注:“元者,气之始;春者,四时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月者,正教之始;公即位者,一国之始,是为五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