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12|回復: 0

[古文观止] 刘向【说苑】卷8尊贤诗解16事君谏过彰善荐贤用贤祛奸用贤不疑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2-6-20 14: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题文诗:
赵简子曰:吾之欲得,范中行氏,之良臣也.
史黡侍曰:将安用之?谓曰良臣,人所愿也,
又何问焉?曰臣以为,不良故也.夫事君者,
谏过彰善,荐可替否,献能进贤,择材而荐;
朝夕诵善,败而纳之;道之以文,行之以顺,
勤之以力,致之以死,君听则进,君否则退.
范中行氏,今之良臣,不能匡君,使至于难;
君出在外,又不能入.亡而弃之,何良之为;
若不之弃,君安得之.二子之良,将营其君,
使复其位,死而后止,何曰以来,若来其则,
乃非良也.简子曰善.子路问曰:治国何如?
孔子谓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问曰:
范中行氏,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曰范中行,其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
不能去也;知不己用,贤者怨之,知其贱己,
不肖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怨雠并前,
范中行氏,虽欲无亡,其可得乎?晋荆战邲,
晋师败绩,荀林父将,归而请死,晋侯将许,
士贞伯曰:其则不可,城濮之役,晋胜于荆,
文公犹有,忧色而曰:子玉犹存,忧未歇也;
困兽犹斗,况国相乎?荆杀子玉.而乃喜曰:
莫予毒也.是晋再克,而楚再败,楚国是以,
再世不竞;今天或者,大警晋也,又杀林父,
以重楚胜,其无乃晋,久不竞乎!林父事君,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今杀之也,
是重荆胜;其败也如,日月食焉,何损于明?
昭公曰善!乃使复将.用贤不疑,奸人不用.
赵简子曰:『吾欲得范中行氏良臣。』史黡曰:『安用之?』简子曰:『良臣,人所愿也,又何问焉?』曰:『君以无为良臣故也。夫事君者,谏过而荐可,章善而替否,献能而进贤;朝夕诵善,败而纳之,(道之以文,行之以顺,勤之以力,致之以死)听则进,否则退。今范中行氏之良臣也,不能匡相其君,使至于难;出在于外,又不能入。亡而弃之,何良之为;若不弃,君安得之。夫(二子之)良将(勤)营其君,使复其位(复使立于外),死而后止,何曰以来,若未能(来),乃非良也。』简子曰:『善。』
注释出自【国语】晋语·史黯论良臣
赵简子曰:『吾愿得范、中行之良臣。』史黯侍,曰:『将焉用之?』简子曰:『良臣,人之所愿也,又何问焉?』对曰:『臣以为不良故也。夫事君者,谏过而赏善,荐可而替否,献能而进贤,择材而荐之,朝夕诵善败而纳之。道之以文,行之以顺,勤之以力,致之以死。听则进,否则退。今范、中行氏之臣不能匡相其君,使至于难;君出在外,又不能定,而弃之,则何良之为?若弗乘,则主焉得之?夫二子之良,将勤营其君,复使立于外,死而后止,何日以来?若来,乃非良臣也。』简子曰:『善。吾言实过矣。』
译文赵简子说:『我希望能得到范吉射、中行寅手下的良臣。』史黯在一旁侍候,说:『用范氏、中行氏的良臣做什么?』简子说:『良臣是人所希望的,又有什么可问的呢?』史黯回答说:『我认为他们算不上良臣,所以才问的。事奉君主的人,应当谏正君主的过失,鼓励君主的善行,赞同好的,去除不好的,贡献自己的才能,进荐贤人,选择有才能的加以推荐,早晚讲述善恶成败的事迹给君主听。用文德来引导君主,帮助君主实行正道,勤心尽力为君主效劳,不惜以生命来捍卫君主。君主能听从采纳,就在朝任事,不能听从采纳,就辞官退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注释1范中行氏之乱,指前497年至前489年,晋国六卿家族第一次大兼并,结果范、中行两家退出卿的行列,晋国从此进入了一个『四卿制』的时代。
译文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子路说:『晋国的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他的灭亡是什么缘故?』孔子说:『中行氏尊重贤人却不能重用他们,轻视不贤之人却不能罢免他们;贤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贤能的人埋怨他,不贤之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
晋荆战于邲,晋师败绩,荀林父将归请死,昭公将许之,士贞伯曰:『不可,城濮之役,晋胜于荆,文公犹有忧色,曰子玉犹存,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及荆杀子玉,乃喜曰:『莫予毒也。今天或者大警晋也,林父之事君,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今杀之,是重荆胜也。』昭公曰:『善!』乃使复将。
注释荀林父(?-前593年),姓不详,荀氏,名林父,因曾任中行之将,以官为氏,别为中行氏,谥桓,又称荀伯、荀桓子、中行伯、中行桓子、中行林父,是逝敖的长子,知氏始祖荀首的哥哥。晋国中军将。因荀林父任中行之将,故以中行为氏,史料中多用其大宗本家氏号,故多称荀林父。因死后的谥号为『桓』,称中行伯、中行桓子、荀桓子。春秋中期晋国正卿,中军元帅,名将。主要活动在晋文公、襄公、灵公、成公、景公时期(前636年—前581年)。
【左传】宣公十二年
秋,晋师归,桓子请死,晋侯欲许之。士贞子谏曰:『不可。城濮之役,晋师三日穀,文公犹有忧色。左右曰:「有喜而忧,如有忧而喜乎?」公曰:「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及楚杀子玉,公喜而后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是晋再克而楚再败也,楚是以再世不竞。今天或者大警晋也,而又杀林父以重楚胜,其无乃久不竞乎!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夫其败也,如日月之食焉,何损于明?』晋侯使复其位。
译文秋季,晋国军队回国,荀林父自己请求处以死罪,晋景公打算答应他。士贞子劝谏说:『不行,城濮那一次战役,晋军三天吃着楚军留下的粮食,文公还面带忧色。左右的人说:「有了喜事而忧愁,如果有了忧事反倒喜悦吗?」文公说:「得臣还在,忧愁还不能算完结。被困的野兽还要争斗一下,何况是一国的宰相呢?」等到楚国杀了得臣,文公便喜形于色,说:「没有人来同我作对了。」这是晋国的再次胜利,也是楚国的再次失败,楚国由此两世都不能强盛。现在上天或者是要大大地警戒晋国,但又杀了荀林父以增加楚国的胜利,这恐怕会使晋国好久还不能强盛的吧?荀林父的事奉国君,进,想着竭尽忠诚,退,想着弥补过错,是捍卫国家的人,怎么能杀他?他的失败,如同日蚀月蚀,怎么会损害日月的光明?』晋景公就命令荀林父官复原位。

本文来自以下【文集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